《逆史读袁》
第30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阎会长:“善于待机而动的努尔哈赤,曾值熊廷弼下台之机,夺占沈、辽;这次又得到孙承宗罢去、高第撤军向关内、宁远孤守的哨报,决定兵锋直指宁远城。”
  金大侠:“满清看出了明朝的虚实,知道高经略无用,袁崇焕无人支持,于天启六年(一六二六)正月大举渡辽河攻宁远,兵十三万(在这几年中,清军的实力已扩充了一倍),号称二十万。”

  要说那帮修史的文人们写这段史文的时候,还是真花了心思的,几个字的闲笔(我大清知经略易与),就把孙阁老、马大帅给捧上了天,而将高经略作践成了废柴。如今看来,这里的忽悠还是很出色的,只可惜稍加考据就不攻自破了,而三位大能的说法也是错漏百出。
  首先,要让努尔哈赤去害怕一帮手下败将,那是怎么说也说不通的,所以明月大能所谓努尔哈赤“知道孙承宗的可怕,所以从不敢惹此人”就很让人无语。
  其次,努尔哈赤确实是在熊廷弼不在任时夺取了沈阳、辽阳,但却也是在熊大人任职期间,夺取了广宁以及整个辽东,所以阎会长那样的类比显得非常蹩脚。
  再次,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前夕获得的“哨报”内容如下:
  “有前锋至西平堡,捉哨探问之,告曰:大明兵右屯卫一千,大凌河五百,锦州三千,以外人民,随处而居”
  这个“哨报”证实了当时宁远已经处于“孤守”状态的说法是瞎编的,因为宁远之前的数座城池都还有军民,且随处而居,根本没有撤退的迹象。所以阎会长那个努尔哈赤获得了“宁远孤守的哨报”显然不符合史实。
  第四,后金确实看出了明朝的虚实,只不过并非是高经略无用,而是孙阁老和马大帅的队伍不堪一击(因为有柳河之败)。
  最后,努尔哈赤虽然是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但宁远大战之时,他手下绝对没有十三万军队。原因有二,一他不会撒豆成兵;二是因为后金的八旗制度下,要达到十三万军队是不太可能的!
  后金的八旗制度管理的是男丁人数,一旗五固山,一固山五牛录,一牛录300人,每个旗凑足了也就7500人(5 X 5 X300=7500人),八旗总共也就6万。而这还是男丁数,不是兵力数(兵力数更小),况且许多牛录还总是凑不齐300人,因此男丁也不足六万。

  此外,后金在牛录中实行的是三丁抽一,或二丁抽一从军,所以若要达到十三万人的军力,那起码得有三四十万的男丁来“抽”。倘若后金真有这么多的男丁,那肯定就不是八旗了,估计得有四十八到五十八旗!
  当然,如果后金五六万男丁,出动一半或三分之一,但都拖家带口的一起来,那凑个十二三万也确实不在话下,只不过那样的话,努尔哈赤率领的就不是军队来远征,而是带着大批难民在迁移了(估计是辽东提前遭遇了2012)……
  好了,纠错到此为止,三位大能其他的笔误也不多提了,这里只想再强调一点,那就是说努尔哈赤害怕孙老师、马总兵完全是在瞎掰!试问,哪有害怕手下败将的?而且还是败得那么惨的?
  ---------------------------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313页】

  【金庸著《碧血剑(下)袁崇焕评传》 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692页】
  【《清太祖实录》】
  日期:2012-05-06 15:27:00
  连载45:没有人说过不守宁远
  关于宁远在战时是否应当据守的问题,其实是个很无聊的话题,因为宁远跟锦州、右屯这些地方不同,它和关门一样都是“信地”,属于登记在册,榜上有名,是挂了号的,所以一旦开战,那是必须坚守的。在宁远大战之后,袁大人高升为巡抚了,曾发表了一通言论,就证明了这一点。袁巡抚当时说,在宁远大战之后,“宁前以东”的地区都还没有被归为“信地”,依然是“哨探屯种”之地。

  依照袁巡抚的说法,既然以“宁前以东”为界划出了“非信地”的区域,那“宁前”就必然属于信地,因此就必须人在阵地在。
  而锦州、右屯等地作为“哨探屯种”的区域,在战时应该如何处置,那是有定例的。关于这个问题,袁大人在战后,还没升巡抚之前,也曾特别作过一番解释。
  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在宁远以东的地区,虽然有驻军,但却只是“哨探”,不是据守,而如果一旦“有事”那就得“收还宁远”!所谓“有事”其实就是指的碰到了战事,这在边镇一致都是定例,就好比下雨了得收衣服,打雷了别放风筝一样。
  从常理来看,如果有天气预报说,就要下雨打雷了,那您就得马上收衣服,早点下风筝,是不用特别讨论的,而先前那位提醒孙阁老、马大帅别去惹事儿的李大人就是个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柳河败报一传到京师,李大人当即就发出了警告,说马上有雷雨天气要从东边来(东方之祸害愈甚),所以他要求收衣服、下风筝——建议把还在锦州、右屯的兵马全部撤退回宁远来。
  可是,袁县令却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典型,浑然不知危险临近,而且还进行了很无敌的强辩,说什么撤了锦、右等地就会示弱以敌,所以反而会招敌,意思是收了衣服,下了风筝,才会导致雷雨(人工降雨有新招)。
  不过,无论袁参政针对李大人的天气预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按照李大人的要求宁远都是必须坚守的。

  李大人的“天气预报”是在天启五年九月发出了,此时距离天启六年正月爆发的宁远大战,还有足足三个月多月的时间,期间袁大人却是衣服也不收,风筝也不下,很悠闲地干等着打雷、下雨。
  到了正月,努尔哈赤大军汹汹而来,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形势那是万分危急,非但是“有事”,而且是“出事”了,所以兵部尚书王永光当即就提出,需要启动预案而归并宁远了。
  王大人上疏里说得很清楚,因为高经略报称,后金十八日渡河,所以王大人要求宁远、前屯以东的“哨探前锋各营”,一律撤往宁远、前屯各城堡。这里王尚书所谓的“并宁前各城堡”,还要“一意坚守”,就是在强调要坚守宁远。
  除王永光、李鲁生以外,强烈要求坚守宁远的,还有一位辽东的老人,就是那位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大搞“神出鬼没”点兵法的阎鸣泰。阎大人此时官拜兵部侍郎,协理京营兵政,比在辽东当孙阁老跟班儿的时候风光多了。此刻,宁远必有一战,已经不可避免,所以曾为辽东巡抚,又久在关外任职的阎大人也发表了意见。
  阎大人的意见也是要坚守宁远,而且还具体谈了怎么守,比如什么首山、笔架山要埋伏精兵、暗藏火炮,而觉华岛上水师又应该如何出击敌后等等。
  王大人是兵部尚书,代表的是战略决策层的态度;李大人是兵科给事中,代表的是参谋部的看法;阎大人曾为辽东巡抚,代表的是前线作战预案设计团队的意见。由于他们三人的说法都比较雷同,所以可见当时对于坚守宁远这个问题,京师里头是比较统一的,没人说不守宁远,也没人提出不执行预案。

  京师里廷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如此热烈,那身在辽东的高经略又是个什么态度呢?高大人的处置意见,基本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较之廷臣们的意见,他老人家是“全面概括,高度一致”!
  高大人一句“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 把王大人、李大人、阎大人的意思都包揽了,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求坚守宁远,而不是放弃宁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