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33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的是袁参政陡然提出的所谓“装逃以诱敌”的解释,实在太令人错愕了,因为袁县令前后两个说法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他先前刚刚才强调过,说什么“脱一动移示敌以弱”,意思是一退逃就要招敌,而接下来袁大人却亲自身体力行了这一点,因为敌人没来他就先撤了——“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

  试问,如此的行径(先行撤入)不正是他自己所谓的“脱一动移示敌以弱”吗?
  再说,您袁大人撤了,却又不拉走右屯的储粮,这不正是“委弃米粟十余万”吗?
  另外,仓促撤退、狼狈奔逃之下,造成了锦州、松山、大凌河、小凌河、杏山、连山、塔山七城军民“焚房谷而走”的悲惨景象,这不正是《明史》里所载——“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的局面吗?
  看到这里,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明史》中那位下令逃跑,引敌进攻,损失巨万的指挥官,其原型并不是高经略,而正是袁英雄!
  至此,笔者不得不感叹,编修《明史》的那帮文人手实在太黑了,他们为了确立袁大人在《明史》中的“光辉象形”,可以无中生有、凭空杜撰,继而大行颠倒黑白、栽赃嫁祸的手法,其不择手段的程度已近乎疯狂了。

  修史文人杜撰捏造的轨迹可以总结如下,他们先是编造一个高大人要“尽弃关外”的谎言(其实人家要求归并宁远),从而将袁大人原本的抗命不撤锦、右等地军民、粮料而酿成惨剧的行径,最终变成了“抗命独守宁远”;如此一来袁县令在锦州、右屯、大凌河一带的玩忽职守,则全都记到高经略帐上了,而他所执行的高经略“归并宁远”的将令,却成了了不起的壮举……这还有天理吗?

  而真正的事实是,袁崇焕才是导致大米白面丢巨万,沿途百姓死难众多,大路两旁满是哭声等等悲凉景象的罪魁祸首,而高经略在《明史》中的角色不过是帮他顶雷罢了。
  ---------------------------
  【《清太祖实录》“……大兵将至右屯卫,守城参将周守廉率军民已遁。帝令八官领步兵四万,将海岸粮俱运贮右屯卫。大兵前进,锦州游击萧圣、中军张贤、都司吕忠、松山参将左辅、中军毛凤翼,并大凌河、小凌河、杏山、连山、塔山七城军民大惧,焚房谷而走。”】
  【《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日期:2012-05-12 16:58:04

  连载50:耐人寻味的总结:(一)
  在清修《明史》中“宁远之战”是一场袁县令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大戏,作为一个以大无畏的气概“抗命独守孤城”,且炮伤后金可汗致死的英雄实在令人叹服,袁大人在“宁远大战”中的亮相堪称完美而精彩。
  战后袁崇焕受到了朝廷的嘉奖,由宁前道晋升为辽东巡抚,成为了他发迹的源头,而那位高经略则黯然下课,离开了辽东。
  在后来的许多记载中,此战都一直被用来表现袁县令的英雄气概和足智多谋,同时也是袁大人在辽东战事中最为耀眼的一个亮点,且相传而有之的“光辉事迹”更是层出不穷,以下我们一一罗列出来一些彩头浓重的:
  1、他对辽东经略高第“尽撤关外”的命令敢于抗拒;

  2、他在后金倾巢而出的情况下敢于独守孤城宁远;
  3、他在宁远给予后金主力重大伤亡;
  4、他运用先进武器炮伤后金一大头目;
  5、由于后金伤亡惨重,又被炮伤一大头目,所以被迫撤离战场,此战致使努尔哈赤不得不感慨,戎马一生,攻无不克,惟独宁远未下,甚为遗憾。
  正因为袁县令有以上这些“光辉事迹”,所以在三位大能那里,宁远大战是很光鲜的,几乎没有瑕疵,评价也可谓竹子开花节节高,一个赛一个的,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
  阎会长:“努尔哈赤以劳赴逸,以主为客,以骑攻城,以箭制炮,引诱而明军不出城,派谍而城中不内应,以短击长,终至败北。”
  当年明月:“四十年平凡的生活,不断地磨砺,沉默地进步,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决心:只为一天的不朽。”
  金大侠:“努尔哈赤一生只打了这一个大败仗。清人从此对袁崇焕十分敬畏。”

  不过,虽然有这么一片赞许之词,但笔者却总觉得有些别扭,因为许多事情似乎不太合乎逻辑,而且跟史实也有不小的差异。
  我们先从阎会长的总结说起,他老人家一口气总结出了好几个后金军失败的原因,第一个是“以劳赴逸”,意思是兵法本来讲求“以逸待劳”,结果努尔哈赤却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就成了败因之一。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未免过于牵强,因为既然是远征,那都得走路,总不能说,走点儿路,就成败因了吧?
  其实,只要不是跑得差点断了气地赶赴到战场,那都不至于被人家“以逸待劳”。就宁远大战而言,后金军十七日渡辽河,二十三日才到宁远,一百多公里的路,走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并不算赶(人正常的散步速度为每小时7公里左右,如果每天上下午分别散步2小时,五六天就能从三岔河走到宁远),加之一路上还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应该很是悠闲,所以“以劳赴逸”这个“败因”太过勉强了些。

  接下来阎会长又提出的所谓“以主为客”也让笔者看不太明白。请问,何为主,何为客?三十六计里有一计“反客为主”,讲求的是乘隙而入、步步为营、取而代之,不知道阎会长所谓“以主为客”跟这个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阎会长或许是在说,努尔哈赤于此战中丢失了战争的主动权。可是,这个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因为后金军由头至尾都一直是大摇大摆地来去自如,相当的主动。

  当然,阎会长如果是在说,袁县令战前用了召唤术——以右屯三十万粮料将努尔哈赤套来了,那倒还能说得过去,只是人家从容地将一大票大米白面,美美地搬回家去了,难道这也算是败因?敢情走了就算败啊(哪怕满载而归的)?
  再有就是阎会长总结的“以骑攻城,以箭制炮”,笔者更是不能认同。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四十多年,攻城略地是家常便饭,难道他还不知道,骑兵不是用来攻城的?另外,明朝虽然有火炮,但毕竟有射击死角,如果后金的弓箭手在城墙根往上放箭,那火炮还真起不了作用,可这也能算败因吗?
  最后,来阎会长又总结了两大败因,一是努尔哈赤没能把明军引出城来野战,二是他派了内应进去却没有发挥作用。笔者看了也非常不解,因为这两个项目对于攻城而言,都是旁门左道,一般情况下都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若将成败押宝在这两个项目上的,那也太容易败了。
  那为什么阎会长总结的败因,看起来都这么蹊跷呢?笔者认为,问题应该是出在阎会长总结这些“败因”的思路上。
  日期:2012-05-12 16:58:54

  连载51:耐人寻味的总结:(二)
  阎会长的思路大概是这样来的——因为袁崇焕是坐守城池的一方,所以阎会长就想到“以逸待劳”的典故,因此就给努尔哈赤论了个“以劳赴逸”;又因为袁县令提出过“凭坚城,用大炮”的方略,所以阎会长就用“出骑兵,射弓箭”与之对应,其实牛头不对马嘴;而袁大人在宁远亲自负责的项目是捉奸细,所以阎会长就说努尔哈赤的内应没有起作用(不论究竟有没有派);最后,袁县令没能出城救援觉华岛,所以阎会长就说努尔哈赤引诱明军出城失败(实在很周到)。

  阎会长这样,那完全是用放大镜,在给袁大人找“优点”,而且还特意给努尔哈赤安排了与之对应的“缺点”。要说阎会长的用心,那可真是良苦啊,不过就是不知道他老人家到底是为了什么?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袁县令若有真材实料,那又何必如此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