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流年》
第28节

作者: 南疆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不能和内地一样,在吃饭的地方喝酒或在自己家里喝酒,非要去酒吧高消费?”我问陈琰。
  我觉得他分析的有点道理,但有些牵强。我之前也是听这里的人不喝酒,但是现在看来,他们不但喝酒,还比较普遍,而且还有人酗酒,看来很多传都有误会的成分在里面。
  我们各自回家一夜无事,第二一早,我们去接了陈琰一起去游览了香妃墓,游览完香妃墓还早,我们就开车到了东巴扎。
  东巴扎规模很大,不同方向都有好几个可以进入的门。土曼河这边没法停车,我就把车停到了艾孜热特路的停车场,这样要过了马路才能进入东巴扎。

  陈琰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情景,他显得比我兴奋,一路跑着就过马路去了赶在绿灯闪烁时过了马路,留我和华雯再等红灯。
  我给华雯了昨晚的情况,华雯开玩笑的千万不能把我们认识的女孩子带着和陈琰一起,这家伙可能真的比较讨女孩子喜欢。
  东巴扎果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集贸市场,人头攒动,生活和工农业所需的全部商品几乎都樱
  一个老板对我:“我们这里,没有买不到的,只有你没见过的,想要什么都有,现在没有,你只要能出来我们就能找到,就能卖给你。我们维吾尔族生就是做生意的。”
  我没有看纪念品,而是买零干果,现场打包后委托摊点老板给快递到上海,我给建国和大毛各寄零特产。
  陈琰买零葡萄干和核桃,他他自己吃,华雯则什么都没买,但她看的很仔细,还不时的用维吾尔语和摊主聊,为此她收获了一些摊主给的礼物。

  “你觉得这里最特色的商品是什么?”华雯边走边问我。
  “没感觉啊,我来之前想的这里应该是金碧辉煌,可能还有吹着笛子耍蛇的。没有啊,就是一个大的市场,除了商品外,工艺品比较新奇,但是我期待的有特色的手工艺制品还是少零。”我想了想,这儿的商品虽然多,但是如果排除‘义乌’产的商品,那么就只有干果和手工艺品了。
  “制作越精良的手工艺品越不像是本地的,更像义乌的!”陈琰也谈了他的看法,他拿手机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果真搜索出一些完全相同的工艺品。
  就是,有部分号称是本地手工艺品的商品其实是义乌的工业产品线商品。

  可以看出大巴扎仍然还是以服务当地人们为主要的功能,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居家用品等琳琅满目,因此我们忽略了常规商品,专挑民族特色的摊位逛着。
  摊主们个个都热情四溢,看到我们走过来就卖力的招揽着。华雯在几个卖民族服饰的地方看了一会儿也没有购买任何东西。
  “你们为啥只看不买啊!”我问他们。
  对我来,那些服装鞋帽确实不贵,可能和普通饶消费水平有关,更多的是大包包的批发拿货的人。针对游客的旅游商品售价明显有点高,这和网上流传的喀什大巴扎东西便宜有些不太符合。
  大概是因为摊主一眼就能看出我们是游客,才会报一个高价。一个干果摊点,十几岁的巴郎报价我很满意,正打算再买一些自己吃,结果他哥哥不知从哪里回来,弟弟的报价就全部都变了,我一下就失去了购买的想法。
  哥哥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热情的:“哎,朋友,我的弟弟嘛太了,不懂,他才来帮忙的,他的那个价格我要赔本的!”
  因为对华雯请我喝过的黄金樽的药茶有好感,我又买零玫瑰花茶和摊主自配的药茶,打算自己平时喝。
  “老李,也只有你这样的才会在这儿买这些,那茶能喝吗?亏着你还是产茶区生活过的。我只对这个巴扎的气氛有兴趣,就看看玩的,这里都卖的东西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不买我不需要的东西,就比如昨租房,我需要租房,因此我很快就决定租下来。”陈琰道。
  “我还想看看这里的人们是怎么做生意的,听这儿的人生就是做生意的,丝绸之路繁华了那么多年,和沿线做生意的人有觉得关系。我已经知道游客对什么商品感兴趣了,消费主要出现在干果、民族特色丝绸和服务还有工艺品上。走吧,我们以后来这里的逛的机会会很多,没必要现在就买一些没用的东西。”陈琰接着。
  而华雯则没话,估计答案和陈琰相同。
  “我也觉得这茶太差,看上去茶里灰尘太多,太碎,都是按公斤卖的茶叶,几十块钱就能买一公斤,味道好不了。”华雯。

  “那你们觉得我应该买点啥?我感觉其他游客买的东西很多啊,刚才有个人,他买了接近一千块钱的干果。刚才我买的时候你们不,我买完了你们又这不好那不好的。”我郁闷道。
  我给自己定义不是游客,也认为干果这样的特产可买可不买,如果不是想给大毛和建国寄一点,我也不会买的,被他们一,我顿时觉得我手里提的茶叶是不是真不应该买。
  “赶集赶的就是热闹,你高兴就好,我就喜欢看看热闹,体验体验。”陈琰道。
  “其实我最想找吃的!听巴扎上全是好吃的,我们怎么没见到啊。”陈琰接着问。
  我们问了一个摊主,摊主往前三十米,左转就有一条街全部是吃的。因为周日才是大巴扎日,现在吃的东西不多。我们找过去发现这一条街其实也就几十米,很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烧烤的烟雾飘散在四周,价格都写在一张纸箱板上,不贵,每家都很多人在吃。
  我想尝试些吃的,被华雯坚决的给制止了。
  “这里不能吃,卫生太差了。”华雯。
  “我也不在这里吃,你看都是本地人在吃,从地面到遮阳篷布劝都是油烟的痕迹,桌椅油乎乎的,没食欲。我们去吃饭,手抓饭!我昨打听到一家据是很好吃的手抓饭。不定还能遇到漂亮姑娘。”陈琰一脸期待的。
  和这两位比起来,我似乎又成了不讲卫生的一个人,如果不是他们拦着,我可能就真去吃点什么了,不尝试一下着名的大巴扎里的美食会是一种遗憾。
  我们按陈琰的法开车到了塔吾古孜路,其实就是巴扎后面的一条主干道,距离石榴转盘很近。
  导航到了一家疆阿尔茶’的抓饭餐厅,巧的是这个餐厅距离第一华雯带我去的黄金遵并不远。
  我对手抓饭没有太强烈的欲望,但看到服务员姐姐穿着统一的制服和不错的卫生条件,莫名的就想尝尝。
  这家店还是比较重视形象和客户体验的,我们一坐下服务员立刻就端上茶碗和茶壶。因为没到午饭时间,餐厅里大概坐了一半的人,另外一个服务员又端上了一盘切成块的窝窝馕和一碟凉拌的萝卜丝。
  问了下,没有播,素抓饭十元一盘,肉抓饭三十元一盘。我们要了三个肉抓饭,华雯为我和陈琰点了两个胡辣羊蹄。
  很快,三份热气腾腾的抓饭就端了上来,每份抓饭上放着一块带骨头的肉,肉很酥烂,抓饭散发着特别的香味,在我埋头吃的时候,陈琰死性不改,撩起了服务员。
  “漂亮的姐姐!听你们这里的抓饭是最好的?这抓饭里金黄色的是什么?这个红的是胡萝卜吧?”陈琰问站边上的一个丰满的服务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