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传说》
第46节

作者: 北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说,徐妙锦不是真正笃信佛法,只是无可奈何而已。
  若非如此,也不会因为刘淳的几句话,就轻易放弃了。
  当然,这也跟她年纪小,中毒不深有关,要是到了二十几岁以后,怕是圣旨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皇祖父最知道小姨的心思了。”小胖墩突然道:“皇祖父担心她受委屈,这才经常让她进宫,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不许怠慢了小姨。”
  朱高炽在京几年,还真知道不少事情。
  让刘淳惊讶的是朱元璋居然有如此细腻的心思?
  他照顾徐妙锦,显然是看在徐达的面子上,这对从小长大的伙伴,一起创业的君臣,彼此的感情真是深厚啊!
  只不过朱元璋虽然贵为皇帝,却也没法改变徐妙锦的想法。

  “你一定有办法,对不对?”
  朱高炽满脸期盼,望着刘淳,期望他能化身少女的救星,彻底打开徐妙锦的心结……可刘淳唯有苦笑,他哪来那么大的本事!
  而且王公贵胄,高门大户乱七八糟的事情,在刘淳看来,多少有点矫情,就像那些言情小说似的,为什么都喜欢写豪门公子,霸道总裁,因为这帮人没挨过饿,信不信,三天不吃饭,他们就光想着馒头了!
  刘淳同情理解徐妙锦,但他觉得大可不必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刘淳的眼珠转了转,想到一个主意。
  他立刻转身,去把张嫂子找了过来,这是个四十出头的妇人,身形微胖,收拾得很干净,平时是负责给军粮记账的。

  “麻烦张嫂照顾徐姑娘,她人很好,也不娇贵,你和她好好相处,若是徐姑娘有什么问题,你就尽量开导她。”
  张嫂子忙点头道:“行,伺候人的活我能干,可我就是不太会说话,怕惹恼了人家。”
  刘淳笑着摇头,“没事的,实话实话,怎么想的怎么说,回头我给你加一倍的工钱!”
  听到涨工钱,张嫂子笑了。
  “好,我现在就去。”她刚走了两步,又转头回来,向四周看了看,才压低声音道:“柳小爷,我听说这些日子有人接连拿到了工钱和田地,他们都不准备干了,你可要防着他们啊!这帮没良心的,三爷和小爷对他们那么好,还给他们田,说走就走,还有没有良心了!”
  张嫂子怒气冲冲,刘淳听在耳朵里,微微颔首,果然来了,从开始他就知道,农民不会一下子成为合格的工人,考验来了……
  第43章 女人当男人用
  “都是一帮喂不熟的白眼狼!”
  三爷不停拍桌子,震得刘淳耳朵嗡嗡响,“那个,爹,别那么大火气啊!”
  “哼!”三爷豁然站起,伸出手指,怒冲冲敲着桌子道:“我能不上火吗?干得好好的,他们拿了田产,掉头就跑了,扔下了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军粮怎么办?火药怎么办,还有炼铁的作坊……你说,还干不干了?”
  “当然要干,这可是咱们家的来钱路子啊!”刘淳确定道。
  三爷一屁股坐下,抓起茶壶,直接灌了一大口茶,把壶放下,怒冲冲道:“说得轻巧,现在人都跑了,我看你怎么办?别的不说,宋国公和燕王那边还有军粮呢,如果不能按时交上去,人家办咱们一个贻误军机,你的脑袋就没了!”
  “当然了,我也好不了,要砍头,先砍我的!”三爷觉得跟刘淳生气没有道理,他叹口气,“你说这帮人,怎么就那么不懂得知恩图报,实在是可恶!要不……我现在就带着兵马,把他们抓起来!”

  柳三总算想起来,他还是白羊口的百户,又是锦衣卫的身份,权力还是有的!
  刘淳却急忙拦阻,“可别犯傻,公差官吏,若是下乡为非作歹,老百姓是能抓了,扭送京城的!”
  老朱的确有这条规矩,柳三被气得翻白眼,心里头埋怨,陛下啊陛下,你这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吗?
  你老人家干嘛那么照顾那帮泥腿子?
  果不其然,谁也逃不掉屁股决定脑袋的命运。
  这些日子,三爷竟然有了资本家的觉悟。
  刘淳深吸口气,“抱怨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弄明白,工人们为什么都跑了?”

  “这还用问?还不是拿到了田地,说他们是白眼狼,一点都不冤!”
  三爷嘴上骂着,可心里头也盘算起来……严格说起来,白羊口的工人还是民夫,是以战事的名义征调的。
  按照朝廷的规矩,他们只需要承担一个月的徭役就够了,最多可以延长到四十天……而且还是计田出丁,一顷田出丁夫一人即可。
  很显然,这些规定,都是朱元璋对穷苦百姓的照顾。
  可若是按照老朱同志的规定,刘淳如何能聚集起足够的工人,快速加工军粮?
  没法子,他只能给民夫开工钱,这还不够,又把土地拿出来,这才短时间聚集了足够工人……当初刘淳是规定,干满三个月,就能拿到土地。
  实际干活的时候,有人卖力气,有人会技术,纷纷提前拿到了应得的土地。
  得到了土地可不打紧,工人们都开始计算起来。
  平均每人多了一亩多的田产,有的人家出丁多,能拿到五亩之多!
  眼看到秋天了,现在回去,还能种一茬秋菜,留着冬天吃,没准还能买一点,加上挣的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过一个肥年了。
  更何况再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还有自家的土地等着他们呢!
  这不,他们纷纷跑了。
  “我跟他们讲,给加三文工钱,他们也不干!这帮榆木脑袋,活该守着那点田穷死算了!”三爷还是怒火不息。

  刘淳却相对坦然,他太熟悉这种情况了,说穿了,这些人就是农民工!
  而且还是被逼着出来干活的。
  小农经济为什么稳定?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农民自种自吃,自给自足。
  让他们离开家门,听别人的指挥,老老实实当个工人,简直势比登天。
  哪怕到了后世,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也愿意开个小饭店,小发廊,小水果店……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只有没什么选择的,才会跑去生产线当工人。
  这个毛病,在大明的老百姓身上,更严重无数倍!
  老朱分田才二十年,北方还相对地广人稀,靠着种地就能活着,若不是刘淳拿土地引诱他们,才不会坚持到今天呢!
  怎么办?
  刚刚建立起来的家业,就要垮了吗?
  三爷急得冒火,他还指望着赚钱娶冯小姐呢!看现在的样子,别说赚钱了,恐怕连订单都没法如期完成!
  刘淳认真想了想,道:“其实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他给三爷分析情况……诚然,工人走了不少,但工匠还在!
  这些工匠是北平的匠户,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他们没法跑。
  刘淳能快速建立起作坊,可不是靠着他金手指一点,什么都来了。其实燕王朱棣出了大力气。

  生产木桶要木匠,要漆匠,摆弄石磨要石匠,还要铁匠,车夫……这一套的人,全是朱棣给安排的。
  刘淳只是负责把他们分配好,让他们各司其职,带领着白羊口的工人干活而已。
  工匠们在白羊口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刘淳给的工钱比朝廷多,还把他们安排在吕家的大宅子里住,吃的也好,又有人伺候着,比起在北平可强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