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传说》
第25节

作者: 北元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个朱兄,我给你看过了,你额头宽阔,下巴厚实,耳大有轮,人中修长,是大富大贵之相,不但是你,就连后代子孙都会受到恩泽,公侯绵延,香火不绝!”
  “哎呦!”
  朱能喜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我的柳小哥啊,你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我算是服了!你放心,朱能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只要如你所说,我一定涌泉相报。哪怕你落魄了,残疾了,要饭了,都是我们家的座上宾!”
  “呸,你才要饭,你全家都要饭!”刘淳算是看透了,什么主人,带出什么部下,这个朱能跟朱棣一样无耻。
  刘淳懒得在王府多待,大军北伐在即,他要快点赶回去,筹办军粮。
  第一次去白羊口,他们爷俩有的不过是一百亩山坡地,这次回去,吕家的田都是他的了!
  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
  “感觉还不错吧?”刘淳笑嘻嘻道。
  柳三却不以为然,“臭小子,你别得意忘形,军中办差,最是严苛,置办一万人的军粮,并不容易,光靠着吕家的财产,未必能填得了窟窿。若是不能按时完成,小心脑袋!”
  刘淳打了个冷颤,不会是周瑜对付诸葛亮的那一招吧?
  刘淳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不过很快他就挺直了胸膛,冲着柳三笑道:“我有办法,保证能完成任务!”
  “怎么保证,不是靠着你的一张嘴吧?”
  刘淳摇头,“当然不是,我准备把吕家的田产,都给散出去!”
  “什么?”三爷大惊,急忙一扯马缰绳,车辆停下。
  三爷从车辕上跳下来,几乎提着刘淳,下了马车!

  “小兔崽子,你疯了!”
  三爷气急败坏,爷俩早就定好了,要积攒家业,做个富翁,进退如意。好不容易,天大的馅饼掉下来,这小子居然要给散出去。
  脑子是不是抽了?
  “我告诉你,田一分一亩都不能丢,这是咱们的家业!”三爷恶狠狠道,他从来没有这么渴望过土地!
  刘淳用力甩头,纠正道:“这不是咱们的家业,这是燕王把吕家的产业转给我们的。”
  “有什么差别吗?”
  “当然有,燕王要我们完成军粮,若是土地田产还有剩余,就说明我们没有尽心竭力,即便按时完成,也是我们占了燕王的便宜!这个便宜……你敢占吗?”
  “啊!”
  柳三一哆嗦,身为锦衣卫,他可是伺候过朱元璋的,也见识过朝堂的风雨,没错,上位者的便宜不好占,万一被人家记在心里,早晚会算账的。
  多少大臣,就是贪了老朱家的钱,被咔嚓了!
  想到这里,柳三脖子一阵冒凉风。
  “乖乖,这么说,这一次咱们不但不能赚钱,还要往里面搭了?”三爷苦恼道,
  刘淳耸了耸肩,“还有别的办法吗?”
  “那,那岂不是说,我们要白干了?”
  刘淳哑然一笑,“当然不白干,我们其实赚大了!”
  “哪里赚了?”三爷的脑筋有点不够用了。
  刘淳神秘兮兮道:“我们赚了个白羊口啊!”
  第23章 舍得下本的刘淳

  为了弄军粮,刘淳在王府住了几天。这几天里,小胖墩时时刻刻围着,刘淳抽空,弄了一整张羊皮,切成细条,编了个跳绳给小胖墩。
  朱高炽除了练习广播体操扭屁股之外,还多了一样活动,每天跳绳一千下。
  未必变瘦了,但小胖墩天天笑呵呵的,玩得可开心了。
  刘淳还跟他讲,等军粮的事情忙完,就有空弄更好玩的东西。朱高炽还挺好学的,嚷嚷着要学郭守敬的学问。
  刘淳欣然同意,小胖墩欢天喜地,这几天里,他还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二弟朱高煦换牙了,一颗门牙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顽固地长着,就是不掉下来,而且还疼得要命,熊孩子眼泪都下来了,又是哭,又是闹,谁也不让碰。
  朱高炽想起刘淳的聊天时提到的办法,就偷偷给徐氏说了。
  徐氏检查了牙齿之后,就跟熊孩子讲,外祖父徐达有一个妙法,只要贴一道符在箭上,一下子射出去,只要正中靶心,就不疼了。
  朱高煦傻愣愣站着,徐氏拿起弓箭,又检查了一遍牙齿,然后念念有词,一箭射出。
  脱靶了!
  朱高煦跳着脚的哭,完了,完了,母妃不是百发百中么,怎么射偏了,要疼死他啊!
  熊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打滚儿,两条小短腿不停踢蹬,弄得满身尘土,成了实打实的土包子。
  在后面的朱高炽实在是忍不住了,捂着圆滚滚的肚皮大笑。
  “二弟摸摸,牙哪去了?”
  朱高煦这才惊觉,原来徐氏借着检查牙齿的时候,把丝线套在了牙上,他傻呵呵看着母妃射箭,牙都没了,愣是没察觉!
  向来绷着脸酷酷的熊孩子这下子可丢人丢大了。
  该死的大肉球,就是跟那个小和尚学的,越来越坏了!母妃也是的,怎么能听他的?朱高煦气得躲在屋里不出来。
  经此一役,朱高煦开始有那么一点害怕大哥了,而小胖墩也找回了一点当兄长的威严。

  朱高炽很欢快,可他爹就不那么舒服了。
  给朱棣气受的人正是永昌侯蓝玉!
  这一次北伐,朱元璋让宋国公冯胜领兵,傅友德和蓝玉作为副手,蓝玉年轻气盛,动作神速,提前赶到了北平。
  来到之后,就给朱棣一个下马威。
  蓝玉统领大军,在校场跟北平的人马比试。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这一溜不打紧,朱棣的老脸几乎都丢光了。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也就是说,蓝玉是朱标媳妇的舅舅,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当然了,蓝玉成名可不是靠着关系,他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尤其是他跟傅友德沐英一起,领兵三十万,平定云南,根据战后论功,蓝玉的功劳甚至在沐英之上。
  众所周知,著名的三段击就是沐英发明,而且还就是在平定云南的途中。
  事实上,蓝玉也参与其中,他跟沐英谁是原创之功,还真是说不清。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蓝玉善于练兵!
  他手下的兵,队列整齐,严整有序,进如烽火,不动如山,巍峨雄壮,不同凡响!

  有人甚至拿岳家军跟蓝玉的人马相提并论。
  朱棣的部下虽然精壮,但是有不少鞑子。
  这并不奇怪,朱元璋征战天下,就招降了许多鞑子士兵,只要能投降过来,朱元璋不但不杀,还给予优待,正是如此,明军才获得了宝贵的骑兵,也瓦解了元兵的士气。
  朱棣驻扎北平,手下有许多鞑子,这帮人堪称忠勇。
  遗憾的是,他们不太习惯齐整的军阵,一上场,乱七八糟,让蓝玉的部下给比下去了。
  这个蓝玉在校场上赢了朱棣不说,还大言不惭,告诫朱棣,要把功夫用在练兵上面,不要掺和有的没的,这一次大军出塞,若是贻误军机,不管是谁,都要严惩不贷!
  朱棣又不傻,能听不明白吗!
  蓝玉这是再替朱标敲打他!

  自从常遇春死后,蓝玉渐渐崭露头角,不但有自己的班底儿,还接收了常遇春的部下。在满朝勋贵武将当中,他是数一数二的实力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