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
第26节作者:
看上去很吊 日期:2010-01-23 14:27:35
在美国的中国人
和很多其它题目一样,要描述中国人在美国人的生活状态,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在美国的中国人,有偷渡过来的,有读书过来的,有嫁老外嫁过来的,有移民过来的,或者是派过来工作的,等等。少则1-2年,多则几十年,再往上推,就是不认识中文的ABC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但是总体而言,在美国的中国人的情感还是比较复杂。
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读书和工作是比较可行的两条道路。我前面也提到过一些,80年代、90年代来美国读书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理工专业。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人相对比较穷,只有靠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才能过来读书。而美国大学里面,往往只有理工专业才会有充裕的资金招研究生。而且招的几乎都是博士。
这里顺便说一下美国大学的研究生。美国的大部分研究型专业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直接读博士。读博士相当于一份工作了,学校或者导师替你交学费,而且每个月还给你生活费。足够你在美国生活并且养活一家人。硕士有这么几个途径,一种是应用性的专业,比如法律、MBA,以及很多理工专业,包括偏应用方向的计算机、电子专业等等,进来就是读硕士的,读个1-2年毕业就出去工作了。这些硕士专业几乎都是不给钱的。第二种在读博士过程中顺便拿个硕士,有些人博士读到一半不想读了,或者成绩不行读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拿个硕士也算有个好的交代。
以前的中国人过来读书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理工专业,博士。然后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有钱人多了。稍微有点钱的都想送孩子出来读书,于是一些不给钱的硕士专业,开始大批量地出现中国人。尤其在2004年美国签证放宽之后,来美国的读书的中国人——准确地说,读硕士的中国人——开始成倍增长。而本科生和博士生还是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美国大学要保证美国人的竞争优势。
所以教育对美国人而言是个非常大的出口产业。保守估计,美国如果一年招30万的外国留学生(自费),一人一年平均花费5万美金,一年就有15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中国服装出口总额的1/10。美国人要做的只是课堂上多添加几个凳子。知识就是财富啊!这是谁说的来着?
回到中国的留学生,早些年博士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几乎都是留在美国,去大学做老师或者去大公司做研发是最理想的出路。但是进好大学或者好公司毕竟很难,当然也因个人和专业而已,所以就会出现前面有同学提到的“千年博士后”——毕业了继续在学校里跟导师干活,也算是一份职业。
中国人要留在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份问题。学生身份结束之后必须转成工作签证,而工作签证毕业是公司帮你申请,所以你不能像美国人那么潇洒地可以去先不找工作,或者做个体户。你必须先要找到工作,而且公司要愿意帮你申请工作签证。否则就是黑户口。
有了工作签证,如果有人打算长久呆在美国的话,就可以考虑申请绿卡了。绿卡也是由公司帮你申请。所以你必须老老实实呆在公司,不能给老板发脾气说不干了,否则工作签证以及绿卡申请都会失效。所以对中国人而言,进大公司是理想的选择,大公司如果不裁员,基本上不会有不太开心的事情。而一些小公司,帮你申请了工作签证或者绿卡,就让你卖力干活,还压低工资,你有苦也说不出。不过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美国人公司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好一些;有些过分的老板往往是华人或者亚洲人。
申请绿卡有排期,就是申请的人多,排队等。但是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发达国家很快就可以拿到。需要等待时间最长的就是中国、印度、墨西哥这几个难兄难弟。911之后美国收紧移民政策,大概中国人要4-5年才能等到。所以现在从你来美国读书,到工作签证,再到拿到绿卡,将近要10年。
如果你很满足于美国的一份工作,那么等也就无所谓了。80年代、90年代来美国的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那个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很多都是国内一穷二白的,所以美国再怎么不好,如果能够存下一万美金,汇到国内去,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一套房子了,绝对算得上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是形势一直在变化。经过了克林顿年代的黄金时期,美国经济上似乎进入了滞胀阶段。在过去10年里,美国人的工资没有明显增长,而物价却是一直在增长,房价、房租、油价基本上都是成倍增长。而相比之下,中国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高速增长时期。虽然有这样那也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过去10年中国机会也是很多,很多人的生活都改善了。这个时候,你如果汇一万美元到国内,在大部分城市只能买个厕所。优越感顿时不存在了。
所以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来,原因就在于美国和中国的差距在缩小。这些留学生,如果留在美国工作,在拿到绿卡之前,只能安分于自己的工作,拿着比美国平均工资略高的收入,还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等拿到绿卡熬出头了,基本上青春已经过去了,也没什么干劲了。这样一对比,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回国。更不用提那些来自国内相对富裕的家庭,生活本身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压力,而且国内的生活肯定会比美国丰富多彩得多,更没有理由在美国受累了。
对于大部分靠读书来美国的人而言,走的都是这样一条类似的道路。有些人可能觉得太辛苦,那些也有捷径,嫁个美国人或者有绿卡的直接解决问题。
除了读书之外,如果有钱,可以通过投资移民过来。这些在技术上都不难,而且中国现在有钱的也不少,北京、上海的一套房子差不多就够了。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来了美国之后能做什么?如果自己的企业能够做起来,做大,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来了美国发现什么也干不了,八成会有很多不爽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来美国而来美国。
如果既不会读书又没有钱移民呢?还是有很多道路。比如嫁老外,比如偷渡,再比如加入某某组织申请政治避难。某某组织在美国其实实力挺大的,有报社,有电视台,很多机场或者中国旅行团常去的景点,常常会有某某组织的人在那里微笑地向你派送报纸。是他们真的忠实于某大师吗?其实不是,很多也就是为了找个工作混口饭吃,表现积极的还给优先解决身份。所以靠其它各种途径留在美国的也大有人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不太好去说什么。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只是很多人其实到了美国之后,发现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又没有什么回头路了。所以只能这样继续下去了。
前段时间在旧金山,看到一个公园里的牌子上记载了100多年前最早中国移民的历史,其中有一首诗,名为《香山许生勉客题》。是一个香山(现在的广东中山市)一个姓许的中国人写的。我拍了下来(见后图)。虽然时过境迁,但是那种无奈可见一斑。
最后说说唐人街。美国比较著名的唐人街是纽约和旧金山的唐人街。说实话,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好,不知道其它去过的同学是不是和我同样的感受。脏乱姑且不说,唐人街基本上是一个中国80年代90年初的中国县城的感觉。因为早些年很多人来了美国,对于中国的认识也就停留在那个年代,沿街商店的音乐很多都是邓丽君的——不像现在的年轻一代,每天对着互联网,而且回国都是很容易的事情,跟国内脱节不会那么严重。不少美国人把唐人街当作旅游景点,买买中国的手工艺品或者在中国餐厅里吃吃饭,他们很多对于中国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里,但是未免都是片面的。当然现在中国人在美国的有知识有钱的多了,生存能力也大了,因此很多人也不会住在唐人街。也有不少人住在高档的小区里面。
有些人可能会把希望寄托了第二代身上。第二代肯定是会比第一代生活的更好,至少物质上。但是如果再往外走,中国人的这个圈子还是很难打破,很多ABC最好的朋友还都是ABC。这就是很多人在美国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的原因。
所以归根到底,如果人到了比较成熟的年纪,自己有一定的学历和技能,也不再想发大财做大官,那么安分守己地在美国日子还是比国内安逸一些。但是如果习惯了国内衣食无忧的生活,或者对美国抱着过高的期望,那么来美国或多或少会失落。倘若还想发大财做大官的话,那么中国的机会远远要比美国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