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计下海说起,见证经济转制时期广州商界的奇闻大事》
第41节

作者: 章昆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01 11:46:32
  那时候企业开什么“新闻发布会”也不用经过什么部门批准,打几通电话,“跑会的”记者就会赴会。企业在会场门口站个人,见到记者就递上两个信封,一个装的是“新闻稿”,另一个装的是“误餐费”……当然,新闻稿是一样的,“误餐费”就有多有少,媒体名气大的,关系好的,记者发稿权大的,经常说“好话”的,信封当然就厚些。普通的,就先“意思意思”,以观后效……
  第二天多数的报刊一定会按“新闻稿”发消息。为什么说这些记者是“跑会”呢,因为那时企业这种“发布会”特别多,开业、扩业、新产品推广、抽奖大优惠……都可以开“发布会”。多数记者忙得很,为了提高效率,不少点个卯就要“跑”下个会……这些记者其实没有几个是“大牌”,那会儿大牌“名记”都忙着找关系买原始股和打听消息炒股票,那才是赚大钱的门道。所以有民间歌谣说,“头等的记者炒股票,二等的记者收红包,三等的记者跑头条,四等的记者写报道……”最后一句就不好听了,“报纸越办越糟糕”!

  日期:2019-07-01 11:46:59
  这么做生意真是“吓死胆小的,挣死胆大的”。而辛随舟又正是那不怕死的。两三年功夫大亚细亚公司就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商贸公司,辛随舟又在外地发展开分公司,主要城市自己管理自己“抓庄”,其它的就学专卖加盟店办法,自己抓住大亚细亚公司的招牌当资本,有人想开公司就谈判,定好股比、签订协议,收妥加盟费……就允许你用大亚细亚公司的招牌开分公司,开业资金和场地都是加盟商自己的,辛随舟就是再发几本《大亚细亚公司管理条令》、《大亚细亚公司岗位责任制》、《大亚细亚公司成功之路》之类的“经典”就算完事……

  一时间“大亚细亚公司”分店如雨后春荀,全国开花,从南到北,竟然有了十几家……
  日期:2019-07-01 11:48:58
  辛老板“发迹”了,生意也做大了,说话的资本足了,自然口气也变大。这时候再有记者采访问他,新公司为什么叫“大亚细亚”?他不再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小样儿,而是昂首挺胸,神采飞扬地说,“哎呀,我思想落后啊,对这场大变革大改革估计不足啊,当时寻思有个‘大亚细亚’让我做生意就足够了,搁到现在,我的公司应当叫‘宇宙红’!”
  马上有记者追踪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辛董事长如今的回答有了现代大企业家的风度、思维和气派。”
  日期:2019-07-01 15:54:27

  有朋友问那阵时为什么私营企业发展那么快。我认为主要是国家经济到了必须多体制、多渠道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节,另外也有大批回城“知识青年“就业的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最后,大部分个体经营者是“逼上梁山”,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观点,不尽全面准确。
  和国营企业相比,当时的个体企业也确实有政策的优势。
  日期:2019-07-01 15:55:03
  比如国营有退休人员的负担、有社会责任的负担……比如火柴脱销,社会没有火柴卖。找谁?肯定找国营企业!市长问市场脱销原因是什么?国营企业说,火柴卖2分钱一小盒,为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几十年没调过价,企业却由于亏损早没有了生产销售的积极性。国营企业偷偷摸摸卖3分钱一小盒,不亏了,市场也有得供应了。可是老百姓有意见,因为物价局限价2分一小盒,别看涨价一分钱,物价检查写通讯报道就是“火柴提价百分之五十!”政府部门连忙发个红头文件说火柴是计划商品,强调价格权限在物价局,国营企业卖3分钱一小盒违规了!国营企业就算亏损也得赶紧降回来。而个体企业如果在外地组织到计划外火柴,那怕卖四分钱一小盒,那叫“拾遗补缺”。物价局管不着,老百姓喊也没用,随行就市,你爱买不买!

  日期:2019-07-01 15:55:41
  相比之下,国营企业当时确实是婆婆多条条框框多,个体企业是“新生事物”,有轻装发展的优势。

  记得那时《广州商务报》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个体户代表,也有国营企业人员。个体户中有位重要代表是开嘉美发廊和东山口照相冲印店的司徒根先生。他当时刚受到省委任书记的接见,踌躇满志,脸如飞金。与会的有个教授发言把他夸成“商业奇才”。司徒根发言兴奋得也有点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他急不可待地抓过唛筒说,“我自己也是国营企业跳出来‘下海’的,今天参加会议的,就有我的前辈和师傅。现在看来国营企业是落后了,不光体制落后,人才也落伍了。”

  日期:2019-07-01 15:59:24
  主持会议的姚主编马上问商业局的业务处长,“听说司徒先生曾经是你的徒弟。您认为他说的话对不对?”那处长再三摆手表示不发言。可姚主编一再相邀,没办法,他只好说,“司徒先生是个人才,我同意。但真不算什么‘天才’、‘奇才’ ,因为曾经在我那里做过事的人,论能干、忠厚和聪明,数到8位之后,还轮不到司徒先生!司徒先生的成功,说明他努力、够胆,但他是遇到了好时代、好政策、好机会。我认为做生意,一靠国家政策,二靠上下级的支持,三还得有点运气,四才是自己的能力。没有前三条,能力再强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司徒先生应当好好地感谢政府,感谢政策,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忘乎所以。我承认国营体制确实有不完善不很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地方,但我们不会自甘落伍,我们也在继续努力开放改革。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如果政策对等,责任对等,我愿同司徒先生打擂台做生意,我不逼得你服服帖帖跳楼认输,从此改姓司徒!”

  日期:2019-07-01 16:00:40

  一席话说得掌声不断笑声一片。司徒根也笑了,虽然笑得十分尴尬。后来姚主编评论,“话糙理不糙”。可这位处长回到商业局,还是受到局长的批评和劝告,“今后在外面讲话注意影响,国营企业多承担开放改革的成本和责任义不容辞。如果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目前政策和责任对等,私营企业怎么大力发展?城市那么多回城知青怎么安排工作?你不要同国家政策叫板嘛!”
  这位局长就是文章开头我提到过的“花大姐”。不过当时她刚到“中年”,不用染头发和穿得跟“花蝴蝶“似的,就绝对的“风韵犹存“。
  这是闲话。当然,此刻我们还是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日期:2019-07-01 21:55:33
  广州大亚细亚公司的千家村商场是辛随舟自己抓的点。他觉得广州面向港澳,背靠内地,自古就是商家必争之地,如今又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的首府,他在广州当过兵,比较了解这个号称“中国南大门“的城市,在这里搞商业,不仅有市场,有购买力,更主要是对全国和港澳地区的影响力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