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浅述(原帖无法更新,个人修行经历分享)》
第12节

作者: 江南桃之夭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4-18 18:50:17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宣化上人阐述:
  善知识,什么叫般若?般若在唐朝叫智慧。在所有地方、任何时候;念念都能明明了了,念念不迷,念念没有无明;常用智慧来处理事情,就是修智慧行。
  当一念愚痴时,般若此时没有了;当一念智慧时,般若呈现出来了。
  很多人在理论知道说要般若、要空,但是不去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点;心里没有智慧,却常常说自己在修般若!这是没有智慧的行为!
  心有智慧就没有无明;能明明了了,能知是法、非法,就是般若智!
  日期:2019-04-18 19:30:15
  3、《六祖法宝坛经》:何名般若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般若蜜。
  日期:2019-04-18 19:42:50
  根据“宣化上人”阐述,我简化描述为
  什么叫般若蜜?般若蜜是印度语,中国唐朝话叫到彼岸。彼岸是相对此岸来说的,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
  生死和涅槃之间隔着烦扰的大海;烦恼就像波浪,风就是无明(理解为没有智慧),涅槃就像海水。因为有无明、就生出烦恼,所以有生死;如果有智慧就没有烦扰,生死就变为涅槃。
  为什么有烦扰,因为不明;如果有所明了,就是般若。
  涅槃像海水,本无波浪;风(无明)来就有波浪(烦恼)。若不着境,就像海水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绝生死。 所以我们要努力一点点逐步让自己的智慧显露,烦恼就可以一点点逐步消除到不再生出;这就是我们修行者要做的功夫!

  有生灭就叫此岸,离开此岸境界就没有生灭;就像水常通流(通流即智慧光明遍照),就叫彼岸。所以叫般若蜜!
  日期:2019-04-18 19:52:41
  4、简单来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用如同虚空一样、包容万事万物万法的智慧(我们每人原本自性里都有),我们就可以从有生死的这边到达涅槃!
  到了那种境界和程度,我们还在乎神通吗?我们还用得着坐着飞船去太空傲游吗?

  所以我们没有这样大智慧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在自性中那一亩三分地里努力不断的耕耘、滋养、灌溉、净化自己原有的智慧!这不是一世可以做到的,所以修行者都是一世又一世努力修行着!
  日期:2019-04-18 20:01:33
  有的修行者修着修着就觉得太辛苦了,想走捷径;就去专研、迷恋神通了,所以就会离自己的智慧越来越远!
  有的人智慧还没显露多少,就想着借助外力;山里挖一点、水里淘一点……开发、攫取地球资源希望能够获得强大的力量!地球资源慢慢枯竭,生态平衡越来越不稳定,爆发各种灾难!
  有的人智慧显露非常少,很有小聪明;到处抢劫、掠夺他人财富,自以为很聪明、无人可比,结果自己种的恶因自己得恶果!我们就“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日期:2019-04-19 07:50:40
  F、为什么《金刚经》是“如来为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道德经》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日期:2019-04-19 07:53:48
  1、《六祖法宝坛经》:当知此经(《金刚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上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日期:2019-04-19 08:04:02
  根据宣化上人的阐述我简述:
  《金刚经》是没有数量和边际,殊胜功德很清楚;是最上乘的法门,是为大智慧人、具上乘根机人说的。善根浅薄、小智慧的人,听闻此经,心里不相信。

  为什么不信?就像天龙在阎浮提降雨,雨水多,城廓、村落浸在水里如同草叶一样漂流;如果雨水落在大海里,却是不增不减!
  大海如同大根大智的人,闻此法就知道是自性本趣、开悟、生出信心。小根小智慧的人就像小草,一下大雨反而被淹没了。
  而且,大乘人、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即开悟,知道般若智慧是自己的自性所具有的。并且会常用自己的智慧予以观照;所以不一定要认识很多字、很有文化,才有般若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像雨水不是天上外来的,而是龙能兴云降雨;使一切众生、草木、有情无情,都受到滋润而繁衍,一切小川、溪流汇入大海而合成一体。
  众生般若之智就像雨落入大海,无论下多少雨,大海不增不减!所以说“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唯智可度”!
  日期:2019-04-19 08:12:39

  依宣化上人阐述内容我简述:
  善根浅薄的人为什么听到这种法不能自己开悟、理解、明白?因为他邪见深重,不会相信;这就好像太阳(我们自己原有的智慧)被乌云(邪见和烦恼)遮盖住了,风吹不散乌云,所以阳光(本有智慧)无法显露出来。
  日期:2019-04-19 08:20:24
  3、根据上两段话,我用一个比喻来说。
  智慧少的人,如同幼儿;跟他讲大道理,对他来说太深奥,无法理解!如果跟他说:你学习知识,就可以身体健康,天天快乐!那么这种浅显易懂的话他就会信。

  所以很多学佛学道的人,都是为了家人和自己能幸福、发财的目的去的;而因为没有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去,无法真正体会、明白这些知识,慢慢变成迷信(盲目相信)!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
  日期:2019-04-19 08:42:10
  4、所以同样都是说一个法、说一种道,但是面对不同的人,根据他可以接受的程度就会说不同层次的言语。所以说万法由心;这心就是不同智慧的人心!
  《金刚经》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于一切法、应如是见、如是信解!

  《金刚经》这段话讲的也是不同的人对于一切法的见解和相信程度都会不一样的,而这种不一样也不是固定的、是在随着人的智慧越来越显露多或者越来越显露少而变化的!所以我们不要盲从的从外在的表象(比如佛学院、出家人、大师、信佛、修行的人)就认为他一定有很多智慧、懂得高深道理;也不要对暂时没有很多智慧、暂时不能理解最上乘的法的人,而断言这个人如何如何!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要戴有色眼镜、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人看法、偏听偏信、固执己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