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16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了中平六年(公元189)四月,灵帝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宫廷内部争夺嗣君的斗争便激化起来了。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自然要立何皇后自己所生的皇子刘辩,而灵帝一向认为刘辩为人轻佻,没有威仪,不适合作君主,而属意于皇子刘协。灵帝的病愈来愈重,自己知道快要不行了,便让董太后领着9岁的刘协到病榻前面来,又把蹇硕召来和刘协见面。灵帝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

  “史侯轻佻无威仪,我久想立董侯为储君(太子),但又怕引起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的不满,以至拖延至今。我死之后,你一定要与诸常侍一道扫除一切障碍,扶立董侯登上皇位。”
  又对刘协说:
  “赶紧过来拜见蹇校尉!”
  皇子刘协拜过蹇硕之后,灵帝又吃力地对蹇硕说:

  “这事就拜托给卿了。”
  蹇硕跪在床前,痛哭流涕地说:
  “陛下对臣的信任,臣实难报答于万一。臣宁肯肝脑涂地,也一定要扶立董侯即位,以不负陛下的嘱托。”
  不久,灵帝便在嘉德殿逝世,终年34岁。蹇硕秘不发丧,赶紧和董太后以及太后之侄骠骑将军董重商议,决定先杀何进,然后拥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就在嘉德殿的屏风和帷幔后面埋伏下武士,派人以灵帝的名义召何进到嘉德殿觐见,准备在他到来之后,立刻将他杀死。何进还不知皇帝已死,听说皇帝要召见,也没加什么戒备,立刻奔赴嘉德殿,走到殿外,正值蹇硕的司马潘隐站在门口,潘隐和何进有旧交,他迎上前去,用目光示意。何进知道其中有诈,不禁大吃一惊,赶紧从便道跑回军营,立刻引兵屯驻百郡邸⑦。蹇硕没有除掉何进,不敢贸然拥立皇子刘协为帝,只好把灵帝的死讯发布出去。第三天,何进调动大军封锁了皇宫,拥立17岁的皇子刘辩即皇帝位,历史上称为少帝。尊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改年号为光熹,封皇子刘协为勃海王。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录尚书事,是总揽朝政之职,当时权臣多加此官衔。

  何进对蹇硕非常痛恨,同时也知道宦官是天下人共同痛恨的,所以他在掌握政权之后,便与中军校尉袁绍暗中谋划诛除蹇硕和其他宦官。
  蹇硕诱杀何进未成,又风闻何进要进行报复,心中疑虑不安。他给中常侍赵忠、钩盾令宋典写信,谋画“关闭内省,收扑何进”。这信被中常侍郭胜看到,这郭胜和何进是同郡人,两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不愿意诛除何进,恰巧这时赵忠也对蹇硕很不满意,认为他“手握禁军,骄纵跋扈,没把诸常侍放在眼里”,因而赵忠和郭胜便没有按照蹇硕的意思去作,郭胜还把蹇硕信中的内容透露给何进,何进感到大祸已经临头,必须先发制人,争取主动,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扑了蹇硕,马上便把他杀了,蹇硕所统领的禁军,完全被何进兼并了。正是:克敌必须先下手,免得日后反遭殃。欲知何进与袁绍诛除宦官的计划能否实现,请接看下回。

  ①都尉:在郡中负责军事、治安的官员,相当于郡里的武装部长兼公丨安丨厅长。
  ②天禄,又称天鹿,鹿形,长尾,一角。金蟾,一种蛤蟆。二者都是神话动物。

  ③翻车:就是龙骨水车,汲水用。
  ④渴乌:利用虹吸管作用,以气引水,是原始的水泵。
  ⑤校尉:汉代高级军职,官阶略次于将军。
  ⑥掾史:中央或地方官员属官之通称。
  ⑦百郡邸:各郡驻京机构集中的地方。
  日期:2019-03-23 19:32:07
  第七回袁绍建议引外兵
  何进喋血殉内廷
  话说何进诛除蹇硕之后,入宫去见何太后,发现妹妹郁闷不乐,脸色非常难看,一问才知道是为了董太后之事。原来董太后未能拥立自己所抚养的皇子刘协为帝,一直对何氏兄妹怀恨在心。这天何太后按照传统的礼制,到永乐宫向董太后问候起居,因为董太后毕竟是她的婆婆。在谈话中,何太后流露出傲慢不逊的口吻,董太后气愤地喊道:

  “你为什么对长辈如此无礼?难道是倚仗你哥哥手握重兵吗?我要命令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头给我送来!”
  何太后听了这话,便和董太后争吵起来。
  何进听她这么一说,也很气愤,便说道:
  “现在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我们何家手里,还怕他们不成?我一定要设法把他们除掉!”
  到了五月,何进就联合了三公和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在朝会上,由何进代表这些人,向少帝启奏道:
  “孝仁皇后(董太后)指使内官联络州郡,用贱价收买珠宝货物,然后高价出售,谋取暴利,输入西省①,朝野上下无不深恶痛绝,不宜长居宫中。按照我朝之先例,蕃后不得留京师,即请迁还本国。”

  原来灵帝是河间解渎侯刘苌之子,是过继给桓帝的,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是解渎亭侯夫人,所以称为“蕃后”。何进启奏后,少帝不能作主,看了看坐在身旁的母亲一眼,何太后说:
  “准奏。即请母后迁回河间。”
  过了两天,何进带兵包围了骠骑府,收扑董重入狱,免了他的官。董重感到绝望,便自杀了。董太后正忙于命人打点行装,准备回河间,听到董重的死讯,惨叫了一声,口吐鲜血,晕倒在床。从此就一病不起,医治无效,到了六月,便吐血暴亡了。朝廷把灵柩送到河间,合葬于解渎亭侯刘苌的慎陵。
  在为灵帝发丧的期间,袁绍到何进的家中作客,劝告他早日诛除宦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蹈入当年大将军窦武的覆辙,唯恐反为宦官所害。还说:
  “现在大行②的灵柩在前殿,将军不可轻易入宫,以免受到黄门、常侍的陷害。”
  何进听信了袁绍的话,在给灵帝发丧的日子里,一直托病在家,用重兵把守府第,没有去陪灵。董太后死后10天,又为灵帝出了殡,葬在雒阳西北二里的文陵,何进也没有去送葬。
  由于蹇硕的被杀,宦官们一个个都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原来和何太后的关系比较密切,现在对她更加靠近了,用重金和大量珍宝贿赂她、她的弟弟何苗以及他们的母亲舞阳君。何太后本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女人,被宦官们的谄媚取容所迷惑,再加上母亲和弟弟也常常为宦官说情,她便成为宦官的保护伞了。为灵帝出殡之后,袁绍几次督促何进早日下手,而何进优柔寡断,不敢作主,几次请示何太后以皇帝的名义诛除宦官,她总是不允许。

  袁绍见事久不决,心急如焚,左思右想,苦无良策,他忽然情急生智,又建议何进赶紧征召四方的将领和豪杰火速带兵开赴京城,向太后进行兵谏,迫使她同意诛除宦官。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而一些有识之士却对这种作法表示非议。何进的主簿③陈琳,字孔璋,广陵人,是有名的文士,他向何进进谏说:

  “谚语有‘掩目扑雀’的说法。扑雀本来是一件微小的事,尚且不能用自欺欺人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何况是国家大事呢!如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④,诛除宦官好比鼓洪炉而燎毛发,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要速发雷霆,当机立断,必然可以成功。而将军却要放弃自己的兵权,征求外兵的援助,这是很危险的。大兵聚会,强者为雄,将军岂非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吗?事情既不会成功,又会酿成一场大乱。事关国家和将军的安危,望将军三思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