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15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②督邮:汉代各郡的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管狱讼,缉扑等事。每郡分几部,每部有一督邮。用今天的话说,督邮就相当于专员。

  日期:2019-03-21 15:47:34
  前益州刺史郤俭非常贪暴,激化了益州的社会矛盾。在刘焉入川以前,又发生了马相、赵祗领导的起义。他们起兵于广汉郡绵竹县,号称黄巾军,共有数千人。起兵后杀死了绵竹县令,进攻雒县,又杀死了益州刺史郤俭,然后进击蜀郡和犍(钱,qián)为郡。旬月之间,一连攻进了三个郡,声势大振,迅速发展到10多万人,马相自称“天子”。又乘胜攻入巴郡,杀了郡守赵部。但由于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缺乏组织和训练,领袖人物也不懂军事,所以起义很快便被州从事贾龙镇压下去,然后贾龙便率兵迎接刘焉入川。刘焉把州治从雒县迁到绵竹,对百姓实行宽惠政策,收买人心,图谋拥兵自立。

  再说幽州牧刘虞,在中平六年(公元189)春天,到州里去上任。刘虞,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人,也是皇帝的同宗。过去曾任幽州刺史,为政清廉,在幽州推行德化政策,赋税徭役比较轻,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附近的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会莫,huìmò)等少数民族首领,都随时向幽州进贡,没有骚扰边境的。后来受到朝中宦官的诬陷,曾被罢官,黄巾起义爆发后,又加以起用。刘焉建议设置州牧,灵帝考虑刘虞过去在幽州名声昭著,为各族人民所信服,所以任命他为幽州牧,继续出镇幽州。

  这时公孙瓒拜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兼领辽东属国长史,统领一支人马,防御乌桓,是镇守幽州的重要军事将领。几年来经常和二张和乌桓大人丘力居作战,损兵折将,未能扭转局面。刘虞到幽州的治所蓟县上任以后,仍然推行德化政策,轻徭薄赋,息境安民,对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采取安抚的方针。他派人到鲜卑人聚居的地方,向鲜卑大人晓以利害,约定以后和平相处,互通信使,开放贸易,不许再骚扰边沿地区。鲜卑大人素来是敬服刘虞的。从此双方便结束了敌对状态,鲜卑大人还定期向州里贡献土产。刘虞又通知鲜卑和乌桓,购求张举和张纯的首级,如果有人送来,必然要厚加赏赐。张举和张纯听到这消息非常惊慌,只带少数人马逃亡出塞,余众便逐渐瓦解了。不久,张纯的门客王政杀了张纯,带着首级来见刘虞,得到了很优厚的赏赐。张举见势头不妙,只身逃亡在外,隐遁起来了。乌桓大人丘力居也罢兵回去,派遣使者来见刘虞,答应以后为朝廷守边,不再滋事。刘虞撤回了边沿地区的大量屯兵,只留降虏校尉公孙瓒率步骑万人,驻屯在右北平。长期用武力未能解决的乌桓、鲜卑骚扰的问题,被刘虞用和平方式解决了,还影响了二张武装集团的瓦解。灵帝对刘虞在幽州的功绩非常满意,派遣使者到蓟县,就地拜刘虞为太尉,仍然兼领幽州牧,封容丘侯。但公孙瓒却对刘虞在幽州的作法很不满意,他反对对少数民族“结以恩信”,主张用武力解决,声称要“扫灭乌桓,澄清幽燕”。两个人因为意见不合有过争吵,公孙瓒对刘虞怀恨在心,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在二张军事力量瓦解的同时,凉州起义军也受到了挫折。王国、韩遂和马腾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十一月,包围了右扶风郡的陈仓县。灵帝听说三辅地区又紧张起来,便重新起用了皇甫嵩,拜左将军,命他督率前将军董卓,各率2万人,去解救陈仓之围。王国、韩遂把陈仓包围了80多天,一直没有攻进去,自己却拖得疲惫不堪,特别是军粮供应不上,促使士气更加低落,战斗力更加削弱,皇甫嵩和董卓带兵前来时,王国等自知难以抵御,只好撤围而去。不久,韩遂、马腾废掉了王国,起义军首领之间互相倾轧,力量便逐渐削弱了。不过尽管这时二张已经失败,凉州起义军进攻三辅的战事已经平息,天下却没有太平,在东方,青州和徐州的农民起义正在发展蔓延,他们号称黄巾军,被称作青徐黄巾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到处攻打郡县,杀戮官吏,各州郡无力抵抗,朝廷也无可奈何,天下是越来越乱了。

  且说黄巾起义失败以后几年来,朝廷中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以及宫廷内部的继嗣之争愈演愈烈,情况错综复杂,成为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了。中平五年(公元188)八月,灵帝为了加强禁军的力量,设置了西园八校尉⑤。以小黄门蹇(剪,jiǎn)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都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议郎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这支禁军有上、中、下三军。因此虽然有八个校尉,实际领兵的权力却在上、中、下三校尉的手中。小黄门蹇硕壮健有武略,灵帝非常看重他,所以特拜为上军校尉,是西园军的统帅。袁绍任的中军校尉,是副统帅。长期以来,袁绍广交豪杰,蓄养死士,看到朝政昏暗,一直不想出来作官。他和何进常常往来,二人都很憎恶宦官,都想找机会诛除宦官,他俩在这个问题上是志同道合的。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何进晋升为大将军,就把袁绍请了出来,作了大将军府的掾史⑥,不久又在何进的荐举之下,作了侍御史,虎贲中郎将,现在成为西园的八校尉之一,也是与何进的荐举分不开的,从此与何进相配合,和宦官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且说这何进,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人,出身于屠户家庭。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是一个很出色的美人,权力欲极强,立志要入官伴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控制朝政。宋皇后被害后,朝廷又派人到民间选美女入宫。按照惯例,屠户的女儿不算是“良家女”,是不能被选入宫的。但她家用重金贿赂了主管的宦官,才得以被选入宫。入宫后受到灵帝的宠爱,生了皇子刘辩。就是以后的少帝,何氏被立为贵人。灵帝接连有几个儿子夭亡了,这次还怕保不住,就按照迷信的作法,把刘辩寄存在“有道术”的史子眇家,刘辩也就号称“史侯”。光和三年(公元180),何氏被立为皇后。她性情残忍嫉妒,后宫的女人都很怕她。有个王美人,生得非常美貌,称得起是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长于书法和算术,也很受灵帝的宠爱。王美人有了孕,因为惧怕何皇后的嫉妒,就吃了打胎药,不想生下这孩子了。不料吃药没奏效,胎还是安然不动。光和四年(公元181),生下了皇子刘协,就是后来的献帝。何皇后果然非常嫉妒,竟用药酒毒死了王美人。灵帝大怒,要把何皇后废掉,但由于她和当权的宦官关系非常好,赵忠、张让、夏恽、段珪(规,guī)等人为她求情,灵帝不能违拗这些人的意旨,加以对何氏还有很深的感情,只好赦免了她。皇子刘协由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抚养,号称“董侯”。由于妹妹的入宫,何进成了皇戚国舅,官运开始亨通起来,黄巾大起义爆发以后,由河南尹升迁至大将军。但现在自己的兵权竟在上军校尉蹇硕之下,他怎能不恼火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