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群英传——再现元末明初风云际会的那段峥嵘岁月》
第22节

作者: 元明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08 11:24:40
  在万载躲避多日,见官军追捕得急。莹玉乃与二位徒弟商议道:“如今官府捕之甚急,此地不能久留,二位有何良策?”普天道:“我愿追随师父,虽肝脑涂地而无怨无悔。”普文则低头不语。莹玉道:“袁州为我三人出生之地,信徒众多,普文还是留在这里,继续传扬我白莲教,若他日有缘,再来相会。”言罢,辞别普文,与普天一起往蕲水而来。
  日期:2019-08-08 15:14:11
  第十回 彭莹玉痛失知音 韩山童义聚群雄
  话说师徒二人一路饥餐渴饮,晓住夜行,不日到了蕲水县,入得三角山。普略率众前来接住,迎入寨内,众徒弟为二人接风洗尘,不在话下。
  日期:2019-08-09 21:03:00
  却说莹玉在寨内一连住了十数日,但觉心慌不宁,虚汗不止,知是不祥之兆。乃驰马前往龙凤山来见庞药师。到了龙君观,见一小道士来迎,走近看时,正是昔日道童,已初长成人,不仅感慨时光飞逝。小道士迎入内,只见庞药师躺卧床上,病体深重。莹玉问小道士:“道长何以至此?”小道士道:“小人也不知原因,数日前师父突然疾作,我让其为自己诊脉,他则笑道:‘我已仔细体察过了。从出入气息亦可观我脉相,我今胃气已绝,不久将死矣。’”庞药师见莹玉入内,强起身来,有气无力的说道:“高僧到来,有失远迎。”莹玉道:“道长身有不便,不必起身。”庞药师道:“无妨,我也正有话与高僧说。”乃令小道士搀扶自己起床,就桌前坐下来,莹玉也对席而坐。二人坐定,庞药师又令小道士拜茶,小道士遂端茶上来,二人边饮边叙。庞药师道:“好久不见,高僧到哪里去了?”莹玉便把此间经历说于道长。庞药师道:“高僧如此坚毅之革命精神,贫道深为佩服。然今之元廷,势气虽衰,其力尚存。高僧虽志气高远,而处处碰壁者,实天意也。”莹玉道:“道长道贯天人,自有神圣之才,必能详明国运。但贫僧愚蒙,窃谓汉高祖乃一泗水亭长,而能混一天下,是时秦祚也不可谓不强大,此又是为何也?”庞药师道:“天下有时势,势之所重,必积渐而后能平;天地有气运,运之所极,必次第而后能回。戎衣一着,可有天下,而胜残去杀,必待百年。汉高祖虽圣,张良虽贤,也只能完好他一生之事,后人之事须待后人为之,安能一时弥缝千古?”庞药师说完,已气喘吁吁。莹玉听了,因又离席再拜道:“道长妙论,令贫僧茅塞顿开,谨谢教诲,还望道长多多指点。”庞药师道:“你坐下好讲。”

  日期:2019-08-10 14:39:59
  莹玉坐下,复又问道:“定天下非杀伐不能。若令天下已定,自当舍杀伐而尚仁义。”庞药师喘了几下,言道:“仁义为圣贤所称,名非不美,但用之自有时耳。大凡开创一朝,必有一朝之初中盛晚。初起若促,则中盛必无久长之理。譬如定天下,初用杀伐,杀伐三十年,平复三十年,温养三十年,而后仁义施,方有一二百年之全盛,又数十年而后就衰,此开国久远之大规模也。若杀伐初定,而立即继以仁柔,名虽美,吾恐其不克终也。”莹玉听了大喜道:“道长发千古所未发,贫僧方知治世英雄之才识与经生腐儒相去不啻天渊。”因又问道:“依道长之见,贫僧欲有所作为,将如之奈何?”庞药师气息已很虚弱,微微言道:“天生一新君以治世,必生一新臣以辅之。吾前观天象,紫微星在淮西凤阳府正徐徐升起,此正是新君降临之地,然目下其正遭大难,不成气候,还需磨练些时日方可有为。今高僧可退而求其次,前去找弟子邹普胜,在那里将有新主出现,汝等可共辅佐之。”言罢,含笑而逝。莹玉悲痛欲绝,数度昏厥于地。众弟子知晓后,也都前来,安慰莹玉道:“人死不能复生,师父勿忧,恐伤贵体。”莹玉道:“你们不知,道长乃一异人,且为我知音,自古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何由我不悲伤?”是夕,为解师父之忧,普天乃抚琴而弹,对月低吟。忽然悲风调起,莹玉又悲从中来,伤悼不已。正是: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日期:2019-08-12 14:33:04
  师徒三人不日到了麻城,寻得邹普胜家,普胜夫妇接三人入家中,叙礼毕,莹玉又把彼此介绍过。众人相见,少不得又是痛饮一场。自此师徒三人在麻城郊外的普济寺安顿下来,继续秘密传教。不在话下。
  且说莹玉所传布的白莲教,是多元的,烧香诵偈时所供奉的神为弥勒佛和明王。本是舶来品,从唐朝开始传入中国,起初很多内容不合中国习俗,发展缓慢,后吸收佛教和道教精华,逐渐的进行中国化改造,以迎合民间信仰。及至元末,遂发展为两派,一派以彭莹玉为首,布教于淮西,称为南派;另一派以韩山童为首,布教于河南、北,称为北派。
  且说这栾城(今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韩山童,其祖父为白莲教会会首,乘便烧香结社、蛊惑大众,以致于妨碍官府,被谪徙到广平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元末,山童接替祖父之职,成为白莲教首。于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则四处传教。一时间其足迹踏遍中原大地、淮河两岸。到处鼓吹妖言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世。”河南及江淮愚民翕然信之。

  日期:2019-08-12 20:54:34
  却说一年冬天,农闲时分,山童携妻及子林儿再次踏上行程,一路传教至颍上县境内。于此诱集无赖恶少,烧香结会,贫者从之如流。早有人报知知县魏大成,言山童妖言惑众,恐致祸乱。知县闻之,遂聚集县里众官吏商议对策。县尉进言道:“可趁眼下乱未萌发之际,尽快除之,以贻后患。”知县道:“我也正有此意,然巡检刘福通早有异志,如若前往讨伐山童,恐福通趁机作乱,祸起萧墙,不可不防也。”县尉道:“以愚之见,不若招福通来,令其往讨山童。使二虎相斗,福通或有功,或败绩,都会两败俱伤。等其归来,就而除之,如此可绝两害。”知县大喜,即刻遣人往招福通。又谓县尉道:“福通到来,必不能让其独自行事,还需烦劳县尉大人与其一同前往,且诸事听公调遣。”县尉道:“此乃在下分内之事,理当效劳。愚以为,日间去只怕走漏了消息,只可领兵夜间去捉。”知县道:“公言之有理。”

  日期:2019-08-13 14:27:4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