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46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元977年李继勋以太子太师的职位致仕退休,不久后病死,时年62岁,被追赠为中书令。
  李继勋后面咱们还要重点说这个人的,所以今天就简要提一下。
  日期:2019-02-08 08:43:26

  2、义社十兄弟的老二:王审琦
  河南洛阳人,公元925年出生,比咱们的赵匡胤大两岁。王审琦跟李大哥是一个路数的,性格纯厚谨慎,属于比较踏实的类型。人称老好人,跟咱们现在一提就笑的隔壁老王完全两个概念
  王审琦参军后,同样参加了多场战役,大功没有,小功不断,官位一直处于平稳提升的状态,无大起大落。陈桥兵变时,担任殿前都虞候之职,与老三石守信一道在京城作内应。
  宋朝开国后,名列“翊戴功臣”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身为武将善于射箭,但却不善饮酒,每次宴会赵匡胤却让人给他斟满,并称其为”
  审琦,朕布衣交也”,并将自己的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长子承衍。
  公元974年50岁的王审琦暴病失语,已是皇帝的赵匡胤亲临探视。不久王审琦病死,赵匡胤再度亲自祭奠,“哭之恸”,安葬之日,赵匡胤下诏废朝,赠王审琦为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
  王审琦在大宋的历史上是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以后还要无数登场给咱们表演,所以这次先亮个相,退下吧战场老王,以后再聊。
  日期:2019-02-08 08:43:44
  3、义社十兄弟的老三:石守信
  河南开封浚仪人,公元928年出生,比咱们的赵匡胤小一岁。别看石守信年纪小,但早年间作战勇敢,作为先锋先后参与了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等硬仗,因而得到了后周世宗的赏识。在北征契丹时,担任陆路副都部署,官职竟然超过了年长自己12岁的大哥李继勋。
  其实,也不能怪柴荣不给面子,整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启用新人,所以在有战功的情况下,必须给年轻人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机会。只能让李大哥再受点委屈了。
  陈桥兵变时,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负责守卫开封的石守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打开开封府的城门,使得赵匡胤兵不血刃夺得皇位。
  北宋建立后,石守信成为“翊戴功臣”之首,被加封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先后主持国内平叛战争。石守信非常识时务,杯酒释兵权时,第一个交出兵权。
  赵光义即位后,石守信参与了高粱河之战,因战败受到处罚,但不久官复原职。984年石守信病死,时年57岁,宋太宗下令赠其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石保吉迎娶了赵匡胤第二女延庆公主。

  石守信在大宋的历史上是一位特别重要的人物,以后还要无数登场给咱们表演,所以这次先亮个相,退下吧,以后再聊。
  日期:2019-02-08 08:44:19
  4、义社十兄弟的老四:韩重赟
  河北磁州武安人,生年不详。但多方查证,应该是比赵匡胤大那两三岁的。

  韩重赟的早年经历与王审琦类似,参与历次战役,一直担任禁军中级官员。
  公元960年韩重赟参与陈桥兵变,以翊戴功,升为龙捷左厢都校、领永州防御使(中高级官职),直到参加平叛后,才被升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一级的高官。
  此后有人告发他“私取亲兵(金军)为腹心”(赵匡胤称帝的方法),赵匡胤大怒,竟然下令诛杀,好在有赵普求情,才免一死,但被削去军职。
  不久后韩重赟再度恢复职务,并率军衔枚夜袭契丹,一举成功。
  最终于公元974年病死,追赠为侍中。其子韩崇业迎娶了赵匡胤四弟赵廷美之女秦王美女云阳公主。
  好了,老韩,你可以先坐下了,怕你累,明天还得打仗呢。

  好了,接下来我们介绍老五…
  5、义社十兄弟的老王:赵匡胤
  老五,老五,老五跑哪去了?
  哦,在楼下烧水呢,好吧,那咱们就不等他了,

  简介:…(此处省去300万字)
  这部书就是写他和他的孙子们的,所以追着咱的小说慢慢看,今天就不隆重介绍赵同学了。
  各位,由于人数比较多,咱一个个介绍完肯定需要点时间
  既然各位今天买的票时间已到,咱也延时了,面子也给了

  老六,老七,老八,小十他们是什么情况?
  到底谁跟赵匡胤的关系近,谁的关系远呢?
  后来这十兄弟各自的命运有什么不一样的传奇故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037-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日期:2019-02-09 08:08:05
  7、义社十兄弟的老七:刘守忠
  相州人,出身将门,父亲父刘万国曾任河中府马步军都指挥使。关于刘守忠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他最后以左骁卫上将军的职务致仕,而刘光义当时是右骁卫上将军,我们只能由此推测两人的功绩相当。
  既然没有其他史料做依据,我们就不给瞎编什么光环了,既然他起了一个守忠的名字,多半是个守正持节忠于君王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比较好说话,来,老刘,喝了这一杯,你就先坐下吃口菜。
  8、义社十兄弟的老八:王政忠
  关于王政忠的资料也非常少,只知道976年时任解州刺史、权知晋州兼兵马钤辖的王政忠奉命参与围攻太原。
  正在此时,赵匡胤离奇死亡,赵光义即位,诸将全被召回,从此就没了王政忠的记载。
  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无情,不像今天,一个普通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出一本出忆录来记录自己一生所干过的事,那时候可不行,不是谁都能让史官给你写篇文章的,能给你记一笔就相当不错了,至少还有个青名留在史册,具体功业无考就无考吧,无所谓的。
  只是有一点是比较抱歉的,你姓王,还给你搞个排行老八,连起来读像骂你似的,真是对不起啊,你们当时这样的排序,可能没想到一千年后,我们会拿这个当个笑话讲,谢谢老王在历史上的幽默感,先坐吧,等会说完这段相声,寻欢单敬你一杯赔罪。

  9、义社十兄弟的老九:杨广义
  最后的职务为保静军节度使。
  10、义社十兄弟的小十:.刘庆义
  最后的职务忠远军节度观察留后。
  请大家体谅一下,我之所以把老九和小十写的这么简略,并不是我跟他俩有仇,或者关系不好。而是我确实没找到他俩除了名字和职务外其他史料介绍。
  日期:2019-02-09 08:08:30
  如果历史可以不负责任的瞎说,我想我可以替他俩好好编编,但我想他俩自己都未必愿意,因为他俩和赵匡胤当时的关系也说不上特别亲近,就是一个桌子上喝酒的兄弟,点头之交的同事,凑在一起了,人家哥几个要结拜,自己又不能说我对鸡血过敏,你滴了鸡血的酒我觉得恶心
  所以,即使心里不情不愿的,赶上了这样的酒局,陪着笑脸也得把这酒干了。认下几位哥哥,虽然嘴上人吃点亏,但却是可以捞到不少实惠的。自己并不是真的吃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