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群英传》
第11节

作者: 元明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25 13:04:17
  第五回 刘伯温智数出类 吴梅涧道法超群(1)
  却说贼乱既除,宝童于当晚宰牛杀马,大会各路统帅。一时间,各统帅都骑着高头大马,披坚执锐而来,宝童一一接着,叙礼毕,都到里面就坐。
  忽见一人骑着毛驴,驴鞍前鞽悬酒二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携果蔬而来。宝童忙向前迎着,言道:“袁州镇守元帅宝童在此有礼了,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那人道:“青田野人,高安小吏,远道而来,无甚相送,略备薄礼,不成敬意,望笑纳!”遂把两瓶酒和果蔬呈上。宝童一面令下人接着,一面请那人里面就坐。只见下人见着礼品,一脸嫌弃,极不情愿的接过来。当晚众人为庆祝胜利,推杯换盏,开怀畅饮,热闹非凡,筵席至晚乃散。

  次日一早,各统帅又陆续到府上辞别宝童,率兵马离了袁州,打道回府。又见那人骑着毛驴,手提酒壶,边行边饮,缓缓而来。及至宝童面前,并不下驴,双手抱拳道:“元帅保重,小生在此别过了。”宝童道:“县丞大人一路走好,恕不远送!”言罢,那人调转驴头便走。只听昨日那下人言道:“这人虽是读书人模样,怎生无礼?见着大人,竟不下拜。”那人闻说,言道:“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遂扬长而去。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伯颜与太皇太后谋立燕贴古思,欲废顺帝。伯颜侄子脱脱闻其谋,密告于帝,令帝有所防备。”那人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不意颠下驴来。人问其故,那人道:“不久天下将大乱矣!此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言罢,遂领兵而去。你道那人为谁,正是刘基刘伯温,时任瑞州路高安县丞。

  却说刘基,字伯温,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其先祖为丰沛(今江苏沛县附近)人,后迁至鄜延(今陕西延安)。其七世祖名为刘延庆,官至北宋宣抚都统少保。延庆子光世,因平方腊有功,授官兵马总管,(宋)高宗南渡,率军随从,累官至开府义同三司、掌尚书事,进太师、杨国公,安家临安(今浙江杭州)。光世子尧仁,尝经过丽水(今浙江丽水),被其美景吸引而乐不思归,遂举家迁往丽水竹洲。四传至刘集,集又择居于青田武阳,此地离县治百五十里,世人称之为南田福地。当地风俗崇尚俭朴,有唐人遗风,刘家遂世代定居于此。

  五传而至刘濠,为南宋翰林掌书,慈善好施。每当雨雪天气,即登高而望,看到谁家有不生火做饭的,即知此户人家无米下炊,便会立即分发廪食,加以周济。及至宋亡,濠举家躲至村野,过起悠然自得的生活。
  日期:2019-05-26 11:06:35
  第五回 刘伯温智数出类 吴梅涧道法超群(3)
  刘基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于青田县南田武阳村(今属文成县)。自幼聪颖异常,卓绝超群,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读书能七行俱下。

  一年清明节,春雨纷纷,刘基与父刘爚并其他族人同往祖坟祭扫,刘父正撑伞前行,基突然跑到伞下避雨。其父道:“青衿来避雨。”基应声答道:“紫绶去朝天。”诸族人闻言,皆惊叹道:“此吾家之神童也。”年八岁时,又同族人祭祖回家,路过癸辛街,见牌坊上写有“癸辛街”三字,其父对基言道:“‘癸辛街’三字,上二字合着甲子干支,下一字又合着街道地名,我一路思量,不能作对,你若对的好时,我做一身‘一色服’与你。”基笑而答道:“此有何难?‘癸辛街’可对‘子午谷’。”其父道:“对的极妙,但我偶然忘记子午谷出处,你为大家讲来。”基立即答道:“《三国志》内蜀将魏延对诸葛亮道:‘延愿得精兵五千,由陈仓道而东,当子午谷而西,不消十日,可到长安。’《通鉴》上亦有之。”众族人闻言大惊,谓爚道:“此子必昌我家,宜善育之。”众人言罢,都各自归家去了。次日,爚果真制一身‘一色服’与基,乃道:“他日服此,以光耀吾门。”基答道:“‘此乃胡元官服,我更要穿汉服以做国之栋梁!”惜乎爚生基时已过不惑之年,不及见基之功业而亡,亦可慨叹也。

  年十四,到括城(今处州)入郡学读书,先生教授《春秋》,刘基不曾捧书诵读,即可背诵无遗。当辩决疑义时,总能独辟蹊径,出人意料。著作亦多有奇文。诸子百家,过目即可洞其旨。一日,其父爚来拜望先生。先生极口称赞基,因与刘父攀谈良久,基嶷然端坐读书。先生见之,言道:“子坐父立,礼乎?”基闻言即立起而对道:“嫂溺叔援,权也。”先生惊喜,谓其父道:“令郎真英才也。”刘父答道:“不敢,皆仗先生训诲之功。”言毕,作别而回。

  日期:2019-05-27 11:01:50
  第五回 刘伯温智数出类 吴梅涧道法超群(4)
  延过数月,又是一年春光日,先生解馆。刘基闻少微山山水极佳,因约几位同学前往春游。众少年入得山中,但觉诸事新奇,一边赏玩,一边追逐嬉戏。游兴过后,众人停住脚步,只不见了刘基,慌忙四面寻觅。原来刘基入山之后,被眼前的景色吸引,渐渐的落在后面。正遇一道童骑着青牛,吹着牧笛,奔入山谷内,不知所向。刘基寻思这道童甚是奇异,遂追了过去,却往来寻觅不见,待要返回,又迷踪失路。幸得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刘基才不至太过慌乱。当走至山僻之间,忽见山间有一道观,刘基到了观前,见这新作的山门甚是气派,上刻“紫虚观”三个大字。又看那紫虚观,果然好座大刹,殿宇粲新,山水为之增气。不禁赞叹道:

  少微山直太微宫,山下楼台起半空。
  丹井石床缠地络,琼窗翠户出天风。

  传闻仙子常时到,应是神霄有路通。
  会待九秋明月夜,高吹铁笛上青葱。
  刘基遂跨入观中,正见一人在院中洒扫,那人见有人进来,忙施礼道:“敢问小施主前来何干?”刘基答道:“我为郡学学生,学习间隙,闲来无事,来此游玩。”那人道:“小施主如此有雅兴,如不介意,我愿做你的向导。”基道:“那就有劳先生了。”那人遂束带与基偕游。基道:“小生刘基,字伯温,敢问先生俗讳?”那人道:“贫道姓吴,讳自福,字梅涧,是这里的道长,道号‘紫衣真人’。”基道:“小生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道长道:“小施主不必客气。”基道:“这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括之间,无与为比,道长真是好眼力。”道长道:“此观不仅山水幽美,而且历史久远,自唐宋以来,神仙钟离先生、吕洞宾皆尝来游,而章思廉、徐泰定即是此观之道士也,皆羽化而去。其事迹显著,人能言之,不可盖也。履其地,思其人,宁不飘然有凌云之志哉?”因带基到一殿前,以手指道:“此乃三清殿,先时曾毁于兵乱,继后草草的修过一次,甚是简陋。我到来之后,重修此殿,内中又建了藏室。”基道:“今日观之,此殿之气势宏伟,难有能比之者也。”道长道:“过奖,过奖。”因又引基到一阁前,道长指着道:“此阁乃通明宝阁,以祗奉昊天上帝,其下为演法堂。”基道:“何谓昊天上帝?”道长道:“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託之于天,故称上帝。”刘基还在回味,道长又道:“小施主不妨到里面参拜参拜,求得神灵保佑,他日金榜题名,以有所作为。”基进到里面,见那昊天上帝像极其威严肃穆,乃祈祷道:“昊天上帝,至玄至德;天道人心,惟精惟诚;乾坤造化,广布流行;阴阳生克,错综纷呈;小民刘基,心诚惟恭;愿您保佑,不负此生。”祷毕,道长又带基到演法堂,与基坐而论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