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出差住招待所的恐怖经历》
第9节

作者: 大色不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9-12 01:07:37
  告别荣叔家的各位老人,我就往昌友的鱼汤走去。昌友是我们村上的经典款光棍,昌友家兄弟有三,昌友是老大。因母亲早逝,父亲得了肺结核卧病在床,昌友自懂事起就承担起长兄及父、母的多重角色,不到十五岁,昌友已经是村上的“整公分”劳力了。因“农把式”好,村上包括周边的村也有姑娘看上他,也多多少少传出些可供街头巷尾闲谈的谈资。但昌友家太穷了,不到30平方的土坯房,住着老父和兄弟三人,不方便不说,也没有哪家闺女的父母愿意自家闺女嫁到这样的一个家庭。

  再后来,昌友的老父病逝,昌友完全承担起长兄和长兄如父的所有负担,东挪西凑培养两个弟弟读书到初中毕业,隔了几年又张罗着给两个弟弟都娶上了媳妇。等这些事情都办得七七八八交代得过去了,昌友也四十好几了。村上有三四间楼房,三十挂零的光棍还有好几个,像昌友这样只有一间土坯房,四十多岁的老光棍就更没希望再找媳妇了。两个弟弟也曾提议给他造个亮堂点的房子,然后再看看哪里有年轻点的寡妇或者身体有点瑕疵的姑娘家。昌友自己没答应,他的说法是自由惯了,已经不服管了。昌友常坐在街头的大条石上闲侃,边上也坐着或端着饭碗吃晚饭,或抽烟喝茶的男男女女。一人说“昌友啊,日子还是你舒服”。

  昌友很快就接上“那是,你们这些有老婆的,老婆哪有我多?”,众人就一阵大笑。
  又有人问“昌友,你边上这些村,每个村都有丈母娘吧?”
  昌友又回“我才不和你说呢,什么时候丈母娘上门来打了,我现在可跑不动了。”
  四五年前,昌友向村里承包了鱼塘,投放了点鱼苗。平时偶尔去收点豆粕,或者去附近山坡上割点杂草投放喂养,更多的就是任由鱼儿自然生长。昌友这样爱管不管喂养的鱼不太好钓,却更能吸引垂钓爱好者的兴趣,时不时会有城里“单位上”的钓友来昌友的鱼塘垂钓,每天三五人的能给昌友带来一两百的销售额,到了五一、国庆,昌友往往又能发一笔小财。
  收入渐渐多了起来,昌友的“光棍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村上小店的牌桌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打完牌就约三两牌友到他鱼塘边的小屋煎几条鱼喝小酒,傍晚就拎着两条鱼,顺着山路到某个邻村的“丈母娘”家过夜,第二天不亮又唱着小曲回到自己的小窝。昌友和外村女的故事不少,倒从来没听说过他和本村女性的绯闻。
  昌友承包的鱼场距离村子不到一里地,沿着山间小路走走,不到20分钟就可以到水库的土坝上。水库不大,约三亩地的水面,与其说水库,不如说大水塘,是早年大修水利时期的一个人工水库。“水库”这个称谓,也道明了这个大水塘的主要作用在于灌溉,碰到大旱之年,水库总是要排到完全干涸。哪怕水面已经低于排水沟了,农户也要端个脸盆或者带柄的粪勺一盆盆、一勺勺地将水沥到水沟,然后引向自家的水田。在我们当地,这活叫“呼水”,呼水是个辛苦活,在我的记忆中,当属农活里最为辛苦的一项了。水库在村子的东北端,责任田可能在村界的最西南端,这一盆盆水要端到水沟,水顺着水沟一路流到三四公里外的责任田。印象中,从第一盆水端到水沟,到第一滴水一路蜿蜒流到责任田,往往要三四个小时。第一股细流到自家水田了,接下来的工作量就看自家的农田大小了。我记忆中有限的几次呼水,总是天还不亮(大概4点左右)就被父母从睡梦中叫醒,然后睡眼惺忪的到水库边,一家四口齐番上阵一直干到晌午10点左右才回家。

  现在每个村总有那么三两台柴油抽水机,所以呼水的概念已经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记忆。不变的是每逢大旱之年,水库总是能派上点用场,在农作物快要晒死之前续上一点水,挨到老天降雨为止。
  每一次抽水,鱼塘里的鱼就要批量的到菜市场上卖掉,这样的集中处理往往卖不起好价钱,但是昌友从来都没什么怨言,他的口头禅是“我光杆一条,灶台垒在双脚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所谓。你们要养娃的,你们日子过过好来”。
  昌友的大度和洒脱让他在村里有个好人缘,谁家造个房子接亲什么的也爱叫他帮忙,也时不时会留他吃个便饭,喝点小酒。
  日期:2018-09-12 02:13:35
  在得知小特被他杀了之前,昌友在心目中是“风清扬”,他承担了作为长子和长兄的责任,耽误了自己组建家庭的机会,给老父送终上山。培养两个弟弟成人成家以后,他并没有向他们索取什么,甚至两个弟弟主动要帮衬他也被他拒绝了。村上引水把他的水塘抽成一个小水洼,他也总是笑呵呵的从不计较。他这样的,似乎天生就是光棍的料,他若是有个老婆,这桩桩件件,哪样不得闹翻天的?所以我说他是不沾俗务的风清扬,是村里的经典款光棍。

  我走到水塘的土坝上的时候,昌友正泡在水塘里摸塘螺。水面浮着一个脸盆,昌友时不时钻到水里去顺着塘底的淤泥摸一会儿,再钻出水面就有一捧塘螺可以放到脸盆里了。我站在水坝上,没有喊他,就静静地看着脸盆在水面上漾,看他在水塘里钻上钻下的。
  没多久,昌友注意到我的到来,远远喊着“小沈,你怎么过来啦?等我下啊,在我这里吃午饭”,说着他一手推着脸盆,一手划拨这水面就游了过来。
  我始终没接腔,也没有拒绝他挽留我一起吃午饭。等他上岸,我就跟着他走进他的小屋,我想听他说,他为什么要杀了小特。
  简单冲了下水,套了件衣服,昌友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守着鱼汤,塘鲜是现成的,昌友又在小屋边上开垦的一小块菜地里摘了茄子、丝瓜等三两样蔬菜,很快就整出了有鱼有虾的的五六个菜。
  到了点酒,昌友端起酒杯“来,喝一口”。
  我没有说话,端起酒杯就闷了一杯米酒。
  昌友又给我倒上酒,把自己的杯子也加满了,“慢点喝,待会钓鱼不?鱼、虾、塘螺带点回去”。
  “不用,我明天就回去上班了”,我简单回答他一句,又闷了半杯米酒。我想提小特这个话题,又有点犹豫—我是不是得掀了他的桌子。
  这次昌友一口就将杯子里的米酒喝光了,马上又倒满一杯,然后放下。

  “你是为了小特的事情来的吧?”昌友放下筷子,很认真地说。
  “你为什么杀他?是因为我们没给你米?我们家的狗,寄养在你这里,你杀掉吃狗肉?”他主动提起小特,我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了。我站了起来,双手放在桌子的左右角,那时的冲动就是要掀了他酒桌,砸了他灶台方能解气。
  “你一来我就知道你为了小特,这是你第一次来我的小屋”是的,寄养小特的时候,我没在家。后来每次回家,都是小特跑回我家来找我,而我从来没有到过小特生活了两年的地方,想到这里,我内心又是一阵针扎般的痛。这种痛让我四肢的力量被抽空了一般,软绵绵的,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了下来。
  “你今天不回单位吧?不用开车就多喝点,咱慢慢喝”昌友俯身捧起桌子边的酒坛子,将桌子上的酒壶加得满满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