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征战:皇权争霸赛——五胡到底咋回事?细说史上最乱的十六国政权!》
第13节

作者: 东夷校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的司马颖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对刘渊所言将信将疑。司马颖盯着刘渊问道:“你确定能够把匈奴五部的兵力召集来为本王所用?就算有了匈奴骑兵,我看以现在的形式也不一定打得过王浚和司马腾吧?本王倒是觉得把天子迁回到洛阳,避其锋芒,而后传檄天下,共同讨伐叛军,这样才有胜算的希望。”
  刘渊立刻反对司马颖的看法,劝说道:“殿下是武皇帝之子,有大功于王室,四海之内谁敢不为殿下效劳?别看王浚和司马腾眼前占了上风,但终究无法与殿下抗衡!反倒是,如果殿下丢弃了邺城,天下人都会以为殿下是怕了那二贼,更何况如今洛阳形势复杂,恐怕到了洛阳天子就不再您的掌控之下了。所以,还请殿下继续留守邺城,让我去召集匈奴五部,以两部兵力来对抗司马腾,三部兵力对抗王浚,我必把二贼的首级呈现在殿下面前!”

  日期:2018-06-11 21:40:12
  司马颖见刘渊如此激情盎然,竟然有点感动。不管怎样,刘渊如果真能够召来匈奴五部人马这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就算他召集不到兵马,那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随即,命刘渊为匈奴北单于、监五部军事、参丞相军事,即日返回左国城召集匈奴部众。
  司马颖命刘渊为北部单于,这在其政治上的影响颇大。北单于顾名思义应该是北部匈奴的单于,然而这个时候北部匈奴早已不存在了。所以司马颖的用意,很可能是让刘渊可以统领境内的所有匈奴部落,再者,单于一职空虚多年,现在授予刘渊,本身就是一项大的突破。

  对于刘渊来说,这个正是册封的单于职位,也是自己在政治的旅途中最重要的一根稻草。
  刘渊内心大喜,此时此刻,他就像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在草原欢快地奔驰。很快,刘渊就回到了匈奴的根据地——左国城,这个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各个匈奴部落。
  刘渊统帅的“左部”在匈奴五部之中是最大的一个部落,其次是刘宣带领的右部,现在五部的所有兵力都聚集在了左国城,足有两万人马。刘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把匈奴五部的人马都召集齐了,一切都水到渠成。接下来,刘渊在南郊设单于台,上单于封号,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刘宣希望刘渊能够带领族人恢复往日呼韩邪时的霸业,他觉得现今匈奴人和大晋子民散居在一起,屡屡受到晋人的欺压,族人是敢怒不敢言,现在应该趁着朝廷内部动乱,把匈奴部落独立出去,至少,我们要团结在一起。
  刘宣是刘渊的族叔祖父,年龄和刘渊相仿,但辈份却比刘渊大了两辈。不过由于刘渊是羌渠单于的直系后人,所以刘渊在血统上的尊贵是无人能及的,这也是所有人都推崇刘渊为匈奴单于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面对刘宣的建议,刘渊却不屑一顾,恢复呼韩邪时的霸业?那又算得了什么,要做就做秦皇汉武,天下之主。

  日期:2018-06-12 00:08:05
  【刘渊称王】
  公元304年十月,刘渊称汉王,建国号汉,定都离石。在刘渊看来,这是在向天下宣布,正式与朝廷决裂。
  对于朝廷而言,刘渊的这番举措,分明就是在造反,这条隐藏了多年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刘渊扬言要恢复汉室,立汉朝三祖五宗( 刘邦、世祖刘秀、烈祖刘备;世宗刘彻、中宗刘询、显宗刘庄、肃宗刘炟。)在祠庙供奉,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刘渊说服天下人的说辞而已,原则上匈奴和汉朝并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可是刘渊自称匈奴的直系后裔,那就与汉朝有些关系了。当年西汉王朝曾嫁公主与匈奴和亲,并且赐给匈奴王室国姓“刘”,所以刘渊牢牢的抓住了这一根可以利用的政治稻草。
  日期:2018-06-12 09:52:07
  刘渊从邺城返回左国城后,也曾兑现了对成都王司马颖的承诺,派了五千人马去与司马颖的军队汇合,但都被司马腾和王浚的联军打散了。
  邺城被攻陷,司马颖逃带着皇帝到了洛阳。刘渊听闻司马颖逃跑的消息,不禁暗骂司马颖无能,自己早就劝过他千万不要丢掉邺城,现在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自己也不能坐视不管,所以他打算亲率两万大军前去营救。

  右贤王刘宣极力反对,他建议刘渊保存实力,以此来振兴匈奴,并且表示司马颖兵败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咱们是有利的。
  刘渊听从了刘宣的建议,没有出兵,而是坐山观虎斗,开始为自己的霸业做进一步准备。虽然刘渊恨可能本身也没真想出兵,只是做做样子给部下看罢了,他要让部下绝对自己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刘渊的这一特点,将在日后的群雄争霸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时任并州刺史的司马腾是匈奴五部的顶头上司,在听说刘渊称王后,立刻率兵来讨伐。这是刘渊称王后的第一次与官军作战,由于刘渊在作战前做了充足的作战动员,以及各项准备工作,所以无论在士气还是战斗力方面,都十分强大,以至于首次交战就做到了完胜司马腾。
  司马腾兵败后,率并州两万余户逃往山东,刘渊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夺下了并州的部分土地,在疆域上实现了第一次扩充。

  战争的多变性,大多时候三言两语难以讲清。之前司马颖曾打败了司马越的天子亲征大军,之后却被司马腾和王浚联军打败。
  现在刚刚崭露头角的刘渊却又轻而易举的将司马腾击退,这不能单纯的归根于谁厉害谁不厉害的问题。而是应该纵观全国局势和人心的复杂性来判断。
  公元305年六月,也就是刘渊称王的第二年,他将国都从左国城迁到了黎亭,这期间他又和司马腾大大小小打了十余仗,总体上刘渊是大胜小败。自此,北方开始陷入了全面战争。
  日期:2018-06-12 12:18:44
  眼看着刘渊的势力越来越大,晋帝国的诸侯王还在进行内部战争,虽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但他们谁也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去讨伐刘渊。
  此时司马越讨伐司马颙的联盟军正在进行内斗,司马越忙的焦头烂额。在他看来,要想重塑这个帝国,首先要清理内部的混乱,所以现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先拿下司马颙再说。至于刘渊这些造反派,待我统一了内部的权力之后再收拾他也不迟。
  一年后,司马越顺利除掉了司马颙,司马氏集团的权力和兵力终于达到了统一,可是这个时候的国家已满面苍夷,要想治理已无从下手。
  面对刘渊的做大做强,司马越很清楚,要想短时间内将其消灭,那是不现实的,可是要不采取点措施,在政治上他又说不过去。所以这个时候,他迫切的需要一个倒霉蛋,在经过层层选拔后,司马越将目光锁定在了刘琨的身上。

  公元306年,晋帝国的掌权人司马越任命刘琨为并州刺史,名义上刘琨是有权利监管和调遣匈奴五部的,但此时匈奴人已经造反,并州又是一片战乱,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刘渊占领,刘琨实际上领的只是个虚衔,但他还是带着一千多人马从洛阳出发上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