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三国(下):三国解谜》
第22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好,孙登三十三岁就死了,公元241年。如果孙登继续活下去的话,会不会引发父子二人的反目?难说。从随后的孙和,孙霸的两宫之争来看,孙权显然对太子党是有防范的。
  要说后三国的内部政治斗争,大约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三国大致保持着和平的状态。自诸葛亮逝世之后(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到姜维展露头角主持大规模北伐(与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公元247年),大约十多年间,三国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这个就为三国内部开始整肃确立了条件。如果三国之间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估计就会团结一切向前看了,内部的矛盾也不容易爆发出来。
  三国之中,蜀国的问题最简单了,原因简单其实就因为刘备只有一个儿子,而诸葛亮的儿子也生的晚,并没有成长起来。这个就导致蜀国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刘禅。蜀国内部的矛盾主要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政治态度问题。这个刘禅就显现了他的政治智慧,既不拔高诸葛亮的地位,也不容许益州本土派的人士诋毁诸葛亮,刘禅深知荆州派才是自己执政的最大的根据,因此,益州派的安汉将军李邈第一个跳出来攻击诸葛亮,刘禅当机立断,立马就把他杀了。从这件事看,刘禅的政治智慧是很高了,有效的压制了两派的内斗。

  另外一方面,刘禅也不允许用诸葛亮来压自己。如果把诸葛亮抬的过高,甚至动辄说诸葛丞相如何如何做来约束了自己,那么刘禅还是皇帝吗?这个也是刘禅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祭祀的原因了: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虽然立庙祭祀在三国是皇帝享有的权力,例如诸葛亮应该陪祀于刘备庙中,这个确实是礼仪上不允许的,但是,刘禅过了29年后,为什么又同意了呢?三国志诸葛亮传: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

  很明显的就是,景耀六年,魏国准备派大军征伐蜀国了。刘禅此时同意立庙,大概是想激励国内的士气,抵抗魏国的入侵。

  从立庙和杀李邈两件事来看,刘禅对于国内政局的把握还是相当到位的。刘禅对诸葛亮,其实还是处理的相当到位的,刘禅对于诸葛亮的尊敬,也并不是表面文章。虽然刘禅废丞相位置,自己亲政,这个其实也很正常,并不是对诸葛亮当年大权独揽的不满,毕竟刘禅自己也成熟了,要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从刘禅一直任用诸葛亮留下的蒋琬费纬以及姜维,我们也知道刘禅对于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还是认可的。

  相对而言,魏国是一种情况,吴国又是另一种情况。魏国是魏明帝曹睿是不在政治上折腾,政治上曹魏宗室控制着魏国大权,中央集权比较好,士族大户和曹家结盟,朝政比较稳定,他是折腾老百姓,大修宫殿,广选美女。折腾的结果就是曹睿的皇帝才当了13年,死的时候才36岁,儿子曹芳即位才8岁,两个短命皇帝曹丕和曹睿为司马家夺政创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孙权呢?他为什么要折腾呢?吴国孙坚从江东起兵,跟随的吴郡本地人四大姓顾陆朱张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江东的四大家族。文有顾雍,武有陆逊。而吴国起兵的时候,大家就有点合伙打天下的味道,孙坚,孙策,孙权起初在汉室的地位并不高,也就是讨虏将军,但孙家的势力范围可不小,这个其实有点小马拉大车的味道,加上吴国的私兵制,和世袭领兵,这个跟当年楚国有点像,别看楚国地大人多,可是军队大多被各家族管控,楚王自己的直属兵力不不雄厚,干点什么事都要开会商量,这个就难怪楚国打不过中央集权的秦国了。

  日期:2018-06-22 22:09:15
  后世对于席卷整个东吴政坛的两宫之争,大致的看法有:一个是孙权老来昏庸处置失当,二是借机清洗吴国世家大族,借太子党争削藩。三是内宫干政,例如孙权的大女儿全公主。但是,楼主以为,以上三个因素都存在,最为重要的还是孙权稳固自己统治,我们要知道,孙登死的时候孙权已经52岁了,对于太子一党是特别的忌惮,害怕太子党威胁自己的统治。
  如果对于这一点有疑问的话,我们可以看类似的康熙朝太子党争,一开始康熙废太子是为了防止太子夺权,后来的不立太子更是为了平衡朝局,确保自己能够掌握朝政。康熙的继承人之争也是惨烈异常,康熙比孙权做的好一点的是没有杀儿子,只是圈禁。而孙权赐死孙霸。
  对于孙吴集团来说,虽然孙坚是吴郡人,是江东的地头蛇,但孙策是倾向于用外地人的,这个大概是因为孙坚孙策算是当时的中上阶级,没有袁绍袁术那样的家族声望,而孙坚早死,因此孙策又年轻,因此对势力雄厚的本土家族加以钳制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孙策托孤的时候,张昭和周瑜都是非江东本地人。而孙吴集团就形成了内部的本土派和南渡派:南下渡江避难的淮泗徐州一带的士族。
  无论是哪里的本土派,例如刘表时期的荆州本土派,刘备时期的益州本土派,又或是东吴的吴郡四大姓,都倾向于维持自己的家族利益,最喜欢的就是保镜安民。所以,益州本土派反对诸葛亮北伐,曹操大军一到,荆州本土派和东吴本土派就想着投降,反倒是外来的士族,他们更倾向于进攻,打天下。这种鹰派和鸽派的政治路线斗争,在三国前期是比较明显的。
  南渡到江东发展的,比较有名的有周瑜,鲁肃,步骘(孙权的宠妾步夫人同族),吕范,吕蒙,张昭,孙邵,诸葛瑾,严畯,朱治朱然等等,而本土派比较有名的有顾雍,陆逊,全琮(全公主丈夫),虞翻,陆绩,朱桓,张温等等。
  孙策时期是南渡派比较得势,孙权前期也比较重用,后期孙权开始重用本土派,以保持两派的平衡。同时,孙权也比较重视自己孙氏家族的势力,以培植宗室力量,以保持三足鼎立。我们就可以理解一开始孙权为什么重视张昭,可是后来孙权称帝后却让南渡派孙邵做了第一任丞相,而本地人顾雍却做了近十八年的丞相,从公元225年到公元243年。

  很明显,顾雍做十八年丞相期间,本土派的势力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期间陆逊,为上大将军,全琮为卫将军。两宫之争中,各大家族都受到了打击,连孙权的两个儿子都一放逐一赐死。从孙权托孤五大臣以诸葛恪为首来看,孙权的执政是走了一个圈,重新确立了平衡,不过结果就是吴国内部分裂,力量受到了削弱,特别是陆逊介入了两宫之争,算是含冤而逝。而后吴国的政局发展来看,孙氏家族的宗室力量得到了加强,但是孙权一系也受到了削弱。特别孙权的指定的孙亮却被宗室孙琳废掉。孙权本想稳固皇权,但结果却是并不如意。

  这个两宫之争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日期:2018-06-22 22:11:06
  楼主为什么拿康熙父子来比喻孙权父子,其实就是因为两个故事的高度相似性,乃至于故事的发生,发展变化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权力只有一个核心,是不能分享的,哪怕他是父子都不行。其实呢,对于这一点,本并没有好坏,毕竟三国也是大争之世,保持高度集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个和太子位置就发生了很多的矛盾。举个例子而言,孙权第一任太子孙登,孙权不能不替他继位后坐稳江东考虑,于是把重臣的下一代诸葛恪(诸葛瑾儿子),顾谭(顾雍儿子),张休(张昭儿子)放入东宫,可是这样问题就来了,随着孙权寿命越来越长,而第一代重臣又活不过孙权,那么重臣第二代要来接班了,这个第二代不是和太子混出来的吗?这样不就形成了太子一党,进而对皇帝产生挑战了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