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轻松读——布衣天子朱元璋》
第33节

作者: 8清风8明月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次,常胜将军就碰到了一个对手,那个人叫做赵普胜,是安庆和池州一带的守将。这个赵普胜善使双刀,江湖上有个绰号“双刀赵”。此人不仅善于水战,而且也善于陆地上作战(守城更猛),作战十分勇猛,自从投奔徐寿辉后,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因此,陈友谅也很看重他,任命他为安庆和池州一带的守将,用来抵挡了朱元璋的西进。
  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徐达vs陈友谅手下第一大将赵普胜,这可是王牌对王牌啊,那么结果到底如何呢?
  史书上记载,徐达多次率军进攻,结果全被赵普胜打退,无功而返。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他见手下第一大将徐达也不能从正面打败赵普胜,那么自己手下其他人更没有办法从正面打败此人了,为此烦恼不已。
  日期:2018-02-05 21:45:29
  这个赵普胜还十分精通兵法,懂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术,等朱元璋走了,他又带兵到太平一带到处抢掠,令朱元璋十分头疼。
  朱元璋知道,如果不除掉此人,不但自己西进一步都不行,而且还有后顾之忧,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知道陈友谅这个人跟曹操一样,是个枭雄,但是这种人身上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生性多疑,于是他决定使用反间计除掉赵普胜。他先是暗中用重金买通赵普胜身边食客,让他们去陈友谅身边离间赵普胜,还四处散布谣言说赵普胜想要归降朱元璋。
  陈友谅这人本来就多疑,早已担心赵普胜功高盖主,心中起了疑心,于是派了使者却赵普胜营中查看情况。可是赵普胜一直没有发觉此时,见陈友谅的使者老是在自己面前诉说自己的功劳,他觉得自己战功赫赫,脸上露出不满之色。使者回去后,将此事汇报之后,陈友谅怀恨在心,怀疑他要背叛自己,决定除掉赵普胜。
  日期:2018-02-05 21:45:38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突然从江州来到安庆,派人传话给赵普胜,说自己好久没有见过兄弟了,说自己顺道想要和兄弟聚聚。赵普胜得知后,大喜不已,命令手下拿出好酒好菜,还特地烧羊来迎接朱元璋。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登上船只,陈友谅便下令手下,立即杀死了赵普胜。
  纵观中国历史,自毁长城的皇帝比比皆是。赵构冤杀岳飞,遗臭万年;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搞得国破家亡,令人痛惜;还有元末的陈友谅杀了赵普胜,也算是自断臂膀。我想如果陈友谅不错杀赵普胜,肯听手下第一猛将张定边的谏言,那么未必会输给朱元璋,可能也会开创了一代帝国,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日期:2018-02-05 21:45:47

  朱元璋得知陈友谅中了反间计,替自己除掉了克星赵普胜,大喜。
  第二年,朱元璋便再派大明第一功臣徐达、大明第一猛将兄常遇春等人率军攻占了池州城。
  陈友谅得知后,大惊,自然不肯罢休,准备趁他们立足未稳之际,将池州夺回,于是率领重兵奇袭池州城。可是,陈友谅军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从而失去了奇袭的效果。徐达侦获奇袭的消息后,令常遇春事先在六泉口布下伏兵,等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到了池州城,立即率领大军猛攻。

  徐达令人打开城门,率军出击,两军斗在一起。
  日期:2018-02-05 21:45:55
  正当两军酣战之际,常遇春率领伏兵从陈友谅后方杀来。
  陈友谅见后面喊杀声冲天,回头一看,见后方骚动,知道中了埋伏,便无心应战,直接败走江州(九江)。
  此战,陈友谅大败,被斩首万余人,还有三千人被徐达和常遇春活捉了。
  常遇春是个不世出的猛将,尤其善于骑射。他善于率领骑兵奇袭敌人,就连不可一世,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都不是他的对手,哪一次不是被常遇春打得满地找牙。他还善于射箭,白发百中。史书上记载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落于下风之时,幸好常遇春一箭射中敌首,扭转乾坤,反败为胜(这个大战我以后会仔细讲)。
  日期:2018-02-05 21:46:05

  不过,可惜啊,这个人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杀降。
  古人说,“杀降者不祥”,但是自古以来许多名将喜欢杀降,如秦国白起,汉朝的李广,唐朝薛仁贵,还有明朝的常遇春。这些人喜欢杀降,结局也都不太好,白起被赐死;李广一生多难,还连累儿孙(儿子李敢被霍去病当作鹿射死);唐朝薛仁贵坑杀13万俘虏后,马上遭遇惨败,被革职为民;常遇春开国后被封为开平王,却暴毙军中,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面对眼前的三千战俘,常遇春的老毛病又犯了,主动向徐达提建议,说:“这些人都是咱们的死敌,不杀他们恐怕还是会有后患的。若是让主公知道此事,肯定不杀这些人。”
  日期:2018-02-05 21:46:27
  懂古代兵法的同志肯定知道是不能杀降的,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你一旦杀降,马上会有两个很坏结果。一是这些被杀俘虏的亲人定是万分悲痛,肯定会拼着性命要来报仇雪恨的,二是,敌人那些尚还幸存的部队不再抱有幻想,知道投降你根本没有活路,倒不如拼死作战,或许还有活路,即使战死了,也死的其所,至少还能图个烈士(比当俘虏被杀来的痛快)。所以深通兵法的徐达自然是不会答应此事的。
  可是常遇春的胆子太大了,竟然独自坑杀了三千战俘,还叫嚣陈友谅:“这些俘虏就是我杀的,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兵书上的理论自然是对的,常遇春如此一瞎搞,结果惹怒了陈友谅的部队,使他们变得异常团结,要求主动讨伐朱元璋。
  日期:2018-02-05 21:46:33
  陈友谅顺势率领大军,讨伐朱元璋,要为死难的三千手下讨个说法。他率领大军绕过池州(连池州也不要了),直扑太平(今安徽当涂)。熟悉地理的朋友一定知道太平是应天的门路,如果太平危急,那么应天势必危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