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36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十二月底,完颜娄室和银术可的部队已经来到了燕京城南门下,北辽大势已去,萧德妃和耶律大石等北辽的高级管理人员已经失去了对燕京城的控制。

  萧德妃、耶律大石、萧干等辽国的骨干人物纷纷落荒而逃,整个燕京城内群龙无首。

  大兵压境,北辽的一大批文武大臣集体向金兵投降,包括辽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枢密使曹勇义,副使张彦忠,参知政事康公弼,佥书刘彦宗。
  而其中之一的刘彦宗最后成为了金国的大将,为金国的南征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辽”国仅仅存在了九个多月,便寿终正寝了。
  燕京城的攻克对于童公公和蔡主持来说绝对是个非常好的消息,看来阿骨打先生真的是个好人,为了帮助宋国收复失地,居然还亲自出马攻打燕京城。

  既然人家拼了命帮助自己,那自己也得给别人适当的报酬,童公公认为这样做非常合情合理,而他的主子赵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公元1123年一月,也就是金兵攻克燕京城一个月以后,宋国派出了第一批使者来到金国,商谈回收燕京之事。
  为了尽快得到梦寐以求的燕京城,实现宋国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扩疆事业,赵老师和童公公已经迫不及待了。
  赵老师派遣的使者是“海上之盟”的始作俑者赵良嗣,而谈判的条件是完全答应金国的要求,除每年交给金国五十万的岁币外,另将燕京城的税收按每年一百万交给金国。
  作为出使的宋国代表赵良嗣此刻的心情非常的复杂,联金抗辽的主意是他首先提出来的,现在辽国是被打倒了,但宋国在这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作为同盟的一方,居然连续两次被辽国打败,最后还要依靠自己的盟国来收复失地,这对赵良嗣来简直就是一种奇耻大辱,他为赵老师和童同学等人的拙劣表演深感可耻。

  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他也只有尽力而为帮助宋国去向金国“购买”燕京城。
  对于归还燕京城的问题,在金国内部是有相当的争议的,大部分金国大臣都认为阿骨打根本不用理睬宋国,因为宋国在夺取燕京城的过程中,没有出一分力,根本没有资格来谈收回燕京城的事。
  其中反对最为强烈的是刚刚投降金国的辽国大臣左企弓,看来所有历史上的降臣都喜欢讨好自己的新主子。
  但阿骨打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从骨子里他对宋国没有坏感,人家和自己并不存在所谓的民族仇恨,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得到大量的钱物,于是阿骨打答应了宋国的请求。

  经达宋金两国多次的谈判,阿骨打终于答应将燕京城交给宋国管理,同时他还答应将幽云地区的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一起交给宋国管理。
  但阿骨打的慷慨是要有很大的代价的,那就是宋国除了要交纳每年五十万的岁币外,还要按规定向金交纳每年一百万贯的燕京租税,史称“燕京代租税”。
  以前大家的普遍观点是宋国为了收回燕京被金国狠狠地敲榨了一番,但实事求是地讲,阿骨打的这一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因为毕竟这些地盘都是他的金国士兵们浴血奋战得来的,现在要拱手送给别人,哪道问宋国拿点士兵们的抚恤金也算过分吗?
  而对于赵老师和童公公等人来说,一百五十贯的岁币根本算不了什么,当时和宋国虽然在军事上很落后,但在经济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说难听点,只要赵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每天省吃俭用,都能凑出这点钱来给金国,何况他们是在实现自己祖辈们一百多年来都未能实现的伟大愿望!

  公元1123年四月,阿骨打按照宋金两国的约定撤出了燕京城,但他在临走时的做法却有点儿过分了。

  他下令将整个燕京城内的所有财物和人员一扫而空,全部带走,整个燕京城除了动物以外,没有一个活人,史书称此时的燕京城内是“城市丘墟,狐狸穴处”,一片荒凉、萧条不堪。
  但赵老师、童公公和蔡主持却毫不在意,他们率领“胜利之师”迫不及待地进入了这座已经脱离中原王朝统治近二百年的古城。

  收复燕京后,童公公和蔡主持立马向赵老师上奏“复燕奏”,把所有收复燕云州县的功劳全部加在他俩身上。
  整个宋王朝从皇帝到百姓无不沉浸于收复失地的喜悦之中,赵老师命令全国放假,庆祝这一宋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朝祝贺赵老师,许多官员甚至还要求赵老师立“复燕云碑”,来记念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这也许是赵佶老师整个人生之中最为得意的一个时刻,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祖辈为之奋斗了一百多年的艰巨任务,自己即将成为宋朝历史上最有做为的皇帝,虽然这个收复失地的过程相当丑陋。
  但赵老师自己也万万没想到,他的人生密月却是如此之短暂,因为宋国的悲惨命运就将从收复燕京的喜悦中开始。
  十二、英雄的最后岁月
  女真人的真命天子阿骨打先生从公元1114年秋到公元1123年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攻克了辽国的五个京城,金国的大军席卷了整个辽国大地。
  辽国在东北亚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阿骨打距离他抗辽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了。
  但令阿骨打倍感烦恼的是,已经神秘消失快一年多的辽国头号“逃犯”耶律延禧最近在阴山附近聚集人马兴风作浪,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而刚刚灭亡的北辽国“三巨头”萧德妃、耶律大石、萧干却集体逃脱,无一落网。
  刚刚占领的幽云地区各州县的契丹及汉族军民们由于不愿当金国的俘虏,纷纷起兵抗金

  耶律延禧外加北辽“三巨头”不能归案,使阿骨打寝食不安,幽云地区军民的搔扰又使阿骨打万分恼火。
  阿骨打已经五十五岁了,身体各方面都大不如已前了,为了在有生之年看到辽国的灭亡和金国的强盛,他必须尽快结束自己的这场抗辽战争。
  因此他下令完颜宗望和完颜娄室负责追击夹山之中的耶律延禧。
  但首先向阿骨打发难的却是北辽“三巨头”之一的萧干。

  萧干本名回离保,是奚族人的首领,在北辽建立时,由于坚决拥护耶律淳登基而受到耶律淳的重用,被任命为北辽军事负责人之一,和耶律大石两次击败了南方宋国的进攻,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但这位仁兄在宋、金、辽三国纷争的复杂局面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没有像郭药师那样,选择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庄家下注,而是选择了自己直接当皇帝。
  在金兵攻克燕京城后,萧干乘乱逃出了燕京城,来到了箭笴山。
  公元1123年一月,萧干在箭笴山正式宣布乘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奚族人的王国,改元天复。
  萧干作为一名奚族人,怀着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乱世称帝,确实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但他和渤海人高永昌一样,都没能正确处理好同金国的关系。
  高永昌由于自己的傲慢无礼得罪了阿骨打而遭遇了亡国之灾。
  萧干的能力值要比高永昌强,但他同样没有处理好同各位领居的关系。
  因为奚国从一开始建立,就不得人心,所有的邻国都对萧干没有好脸色,远在阴山的耶律延禧还甚至发出讨伐令,声讨这个辽国的叛徒。
  但天高皇帝远,耶律延禧最多是口头警告一下萧干,因为他现在自身难保,更别说去对付萧干了。
  萧干的真正危险是来自幽云地区刚投降宋国的前怨军首领郭药师的军队和燕京城附近金国的军队。
  但阿骨打仍然采用先礼后兵的做法,派使者前去招降萧干。
  但萧干显然已经忘记了高永昌的教训,断然拒绝了阿骨打的劝降。

  所以萧干的结局必须是失败,而且他的失败方式和高永昌惊人的相似。

  公元1123年五月,高永昌派兵攻打景州、蓟州,被宋国的郭药师击败,奚国军心大乱,于是萧干被亲信耶律阿古哲和外甥乙室八斤杀死。

  所有奚族人全部被编入金国的猛安谋克军事组织中。
  奚王国的命运就此结束,萧干总共当了五个月的皇帝梦,他和高永昌乘帝的时间和死亡的方式几乎如出一徹,也算是个巧合吧!
  而北辽三巨头的另两位也不是省油的灯,萧德妃和耶律大石在燕京城攻破的前夕,选择了另外一条出逃路线,那就是投靠夹山中的耶律延禧。

  我们前面提到耶律延禧被阿骨打的金兵几次痛碥后,一路狂奔,躲进了大青山里的夹山,很长时间杳无音迅。
  但是耶律延禧运气还不错,他选中的夹山正好出产金矿,并且此处易守难攻,的确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处,耶律延禧利用金国全力对付北辽之际,乘机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以图东山再起。

  而就在耶律延禧踌躇满志的准备重出江湖之际,却碰到了前来投靠的萧德妃和耶律大石等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