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18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五帝本纪里还有一段话颇有意思,“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穷奇是山海经中的凶兽(西次四经和海内北经皆有说到,非同种,皆食人),浑沌、檮杌、饕餮便也该是凶兽,这段话出现的便奇怪,像是强调四种凶兽而非舜的德行,四种凶兽显然是有智识又有个性的,司马迁老先生暗示它们是真实存在过的。回头看“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司马迁没法弄清山海经的地理(他不能像我有详实准确的现代地图供参照),只好感叹说,恐怕《尚书》里的九州山川说的更接近,《尚书 禹贡》述的地理其实他看不大懂,那依然暗示了河出昆仑,史记里是照搬禹贡文字,但张骞所穷的河源打碎了他心中对昆仑美好的幻想,然他凭着史官的直觉,仍不认为《禹本纪》、《山海经》内容是虚构的,他只是不敢说它们罢了。好像又扯远了,该说黄帝与帝的爱恨……换我是帝,也要生气,世人打来打去就罢了,不该把神牵扯进去!搞的神死伤惨重(主要是蚩尤一方,八十一个兄弟估计都挂了,神族数量本就不多,造个神可不容易),而且最不该还把蚩尤杀了,他可是神的代言人! 轩辕你实在是可恨! 你想成神可以,看在天下人敬仰你和你敬仰我的面子上,但你要为你的过错受到惩罚,抹去身份,保持沉默吧! 你肯定要跳起来说这太荒谬了!蚩尤作乱被杀,那是他咎由自取,帝为何要是非不分?怪罪黄帝!我要说,这件事上,没有对错,只有命运安排! 可说是一出古希腊式的悲剧。

  日期:2017-07-08 12:06:54
  先秦史籍《逸周书•尝麦解》云“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说了黄帝战蚩尤的真正缘由,这段话白话文便是:从前上天造就炎帝、黄帝的时候,就制定了法典。命令炎帝分管两位卿士——蚩尤与少昊。炎帝命令蚩尤戍卫周边,少昊去管理更远的地方,并主持上天尚未完成的奖赏。而蚩尤驱逐炎帝,与炎帝在涿鹿的山坡上争斗,争斗遍布各个角落。炎帝十分恐惧,求救于黄帝。黄帝抓住蚩尤,在冀中杀了他,用武力消除了心中怒气,用大正(官职)顺和天意,让人们念及秩序,维护天帝的法纪。把杀蚩尤的地方命名为绝辔之野。黄帝又命令少昊为鸟师,以修正后来五帝沿用的职官,所以少昊名叫质。天下因此十分和谐,到现今仍不混乱。怎么看待这事呢?平心而论,蚩尤驱逐炎帝是有正当性的,因为虽然炎黄二帝共治天下,炎帝还是名义上的老大,但真正的老大是黄帝谁都看的出来,炎帝无能,使炎帝部落声望日下,既然无能就不要霸占着位子了,让位给更有能力的蚩尤,对振兴炎帝部落是件好事,我们本是一家人嘛!都是姓姜,都是人皇神农氏后人,你干不好炎帝还不让我干?蚩尤在他的管地是很受爱戴的,史记说他“暴”,该是指他武力很强,纵观史籍也没有说蚩尤有任何不仁之举嘛,倒是赞他为战神的多,后世也多有祭奠。黄帝却不得不杀蚩尤,和炎帝的盟约得守吧,炎帝虽显无能,总是一方之主,也没犯下大的过错,求上门了焉能不帮?蚩尤扰乱天下秩序,与其一战双方伤亡惨重,若不杀他何以立威、何以服众、何以震慑诸侯?而帝是什么想法呢?帝心里是向着蚩尤的。神农后人的家务事,又没闹去你的地盘,黄帝你插什么手?炎帝之位便该是有德有能者居之,我不也默许了吗?你倒要来多管闲事。打不过蚩尤,你聪明的便该知难而退,又为何请神助战,闹至我亦控制不了的局面! 蚩尤与我神族关系密切你难道看不出来?神族内部的矛盾因你激化你知不知道?你以为神是为了正义帮你打仗?可笑!你打着尊我的旗号,我知道你是真心的,但你不能领会我的意,唉,好心办了坏事,你受万民爱戴,我能拿你怎样呢?帝并没对黄帝怎样,直到黄帝成神才施以惩罚,也只是让敦题无面目,思想记忆都还在,还是公正的。而对于帮助黄帝打赢战争的神,帝的惩罚要严厉的多。大荒东经云:“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大荒北经云:“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应龙和女魃都不能再回神的家园,等于被帝发配了,应龙还算安分,女魃常常逃亡出来而使人间出现旱情,要想驱逐她,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事先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沟渠,可见女魃喜欢走水路。玄女呢?她毕竟只是传授兵法,没直接参与战斗,《山海经》里也没提她,不过大荒北经有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衔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我想九凤会不会是野史中的玄女,玄女又被叫做九天玄女,都沾了个九字,又都是人面鸟身,若是的话,看来她在北边由强良监管着。好像说的差不多了,若问帝为何反应这么大,深层原因以后再说,咱们回到北山首经上。

  日期:2017-07-08 12:51:18
  “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珪,瘗而为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我们看到北山首经和北次二经队伍的随队神使都是人面蛇身的模样,这种重复在其它山经是没有的。似可认为两经原本是一支队伍,在黄河口分成了两支分道扬镳,也许是神使比较多吧,足够两队使用。这很有意思,人面蛇身的神和华夏先人素有渊源,伏羲女娲那都是人面蛇身,你说那是图腾,怎做得真呢?试问你会将老祖先形容为人面蛇身吗?那不成了妖魔鬼怪,你还对它满怀敬意?考古证据里,伏羲女娲是不折不扣的人面蛇身形象,而且他们就是汉文化里的神。《山海经》中多次提到人面蛇身的神,它们给人的印象是智慧、有想法、敢做大事,像贰负、相柳、窫窳、延维,身上似乎都有点阴谋的味道,烛阴也是给人阴沉的感觉。同样,也许是和人们混的较熟吧(人们都受过伏羲女娲的恩惠,对人面蛇身的神该有更多的亲近感),很有想法的人面蛇身神使和远征的人员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也可能并不是玩笑)。我带你们去瞻仰你们的老祖先黄帝成神的地方,你们可得打起精神好好干活啊!于是先人们精神饱满的投入勘测,尤其北山首经的队伍,该是里面有识得植物的吧,植物方面的记录明显比北次二经的强多了,动物和矿产方面也较北次二经丰富的多,然而北山首经似乎比北次二经少了一点意味,我也说不清是什么,也许是一种空灵和一丝悲悯。两队先人都没见到真正的昆仑,他们后来一定明白神使和他们开了玩笑,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段旅程,已足够让他们骄傲于世,一生无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