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40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13 14:45:11
  第九篇 巫婆(续八)
  所以说,仙花是天生吃灵媒这碗饭的。
  事实上以她那种活络的个性、不安分的性格以及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生意头脑,她也不大可能死心塌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躬耕一世,虽然嫁为人妇(本村一大家族子弟儿媳妇),即使受到不断的政治洗礼,少不了进各种学习班,但她还是顺利成为了村中的大禁婆,然后成就种种传说。
  因为不管经历怎样的政治打压,似乎巫婆这样的古老职业都不可能赶尽杀绝,而且往往呈现出那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诗意境,像四月的韭菜一样越割越多,就因为这中国民间的敬鬼神信仰,早已成了深入骨髓的人生准则,和华夏大行其道的拜权拜金意识,同样根深蒂固。即使是南北朝和晚唐大规模的灭佛,最终也是不能说灭就灭,反而是韭菜般的春风吹又生了。
  这个,其本身皆因是人的一种本能“安保需要”。
  日期:2017-05-14 14:01:03
  第九篇 巫婆(续九)
  虽然鬼神的存在有点宇宙黑洞般的虚无缥缈,人们能触手可及的,大多也都是从神话传说或口口相传的传统祭祀礼法里听到或看到的,甚至于在很多的心慌意乱中幻听幻觉一些信以为真的灵异,但强大的从众心理却很容易受到传统习俗的裹挟或暗示,换句话说也就是恐惧感裹挟之下的为求心安,不管情愿与否,都会情不自禁地参与进去,成了鬼神信仰的中坚分子。
  这就是所谓的“安保需要”,因为不管你信不信,或且宁可信其有,只要心里还有疑惑或恐惧,你也就只能求得高高在上的传说中鬼神的庇护,祈求逢凶化吉,一切都是为了让生活平安无事。
  基于这样的一种很现实又入世的生活和生理需要,那么作为鬼神使者的灵媒,也有了生存的沃土。
  好,介绍完灵媒生生不息和大行其道的俗世心理基础和特征,以下我们开始讲巫婆这种宗教信仰的担当者和主持者都有些什么成巫条件,那可是巫婆通往鬼神界的通行证,也是获得俗世报酬的“硬通货”。
  日期:2017-05-17 12:12:03

  第九篇 巫婆(续十)
  关于民间的成巫条件,从民俗文化学者的角度来说,不外乎神择和成巫意愿两种,看似很抽象的概念,故弄玄虚的样子,让你也像对抽象的鬼神一样一头雾水,一愣一愣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能当巫婆,那当然是你有心当,而且还通过了神的挑选,二者缺一不可,不然的话怎么能称之为“鬼神使者”呢?那是要上情下达的干活,甚至于是随时要为鬼神献身,如果你都没有傍上大神的意愿和热情,那么其它的都无从谈起,这个当然非常好理解。
  至于神的选择,这个讲起来就有点费事,世间芸芸众生,聪明伶俐的女子也不在少数,为什么高高在上的神就选择你做了他布道的道具了呢?
  是学历?是机灵?是口才?抑或是敛财能力?

  日期:2017-05-19 12:45:58
  第九篇 巫婆(续十一)
  关于这个,因为本人不是民俗学者,也不是神秘文化圈同道中人,更加不是巫婆的托,只是可以姑且称为讲故事的,所以也只能在可见的范畴内和道听途说的传说中,发其一二。
  就比如我们通常见到的大巫婆(尤其是比较成功比较有赚钱能力的),长相一般也是很阴郁很诡异的那种,换句话说也就是很有鬼神缘的,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不同于市井乡里那些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到处八卦长舌的饮食妇,单从面相上来说,这种人确实是很有那么点说不出的神秘和邪门,大概的神择,便是此种特点的人。

  至于做巫婆的意愿,那就简单轻松多了,就像唐朝安史之乱时为什么很多正常人选择做僧人尼姑,就因为当时的佛教界有田产僧兵,还不用纳税,俨然国中之国,受到战火冲击较少,自成一体,有人需要吃饭有人需要保护,于是做僧尼的人就多了,而做巫婆,我相信这最初的意愿,相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能逃避劳苦又能轻松地赚钱,那么何乐而不为?
  因此,我更相信这巫婆的干活,便有了一种“传销”
  的味道,如果大巫婆首肯,那么徒子徒孙便相继得到填充。  
  日期:2017-05-28 13:03:57

  第九篇 巫婆(续十二)
  曾看过一些关于女巫这种宗教主持师(如果道士巫婆也能算是此种神圣职业的话)的论文,这些幽冥世界的使者和神秘族类,早在18世纪就进入了民俗学者的视野,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虽然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观念的深入人心,女巫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边缘化,没有前几个世纪那么逍遥自在和红红火火(突然想起了目前十分活跃的小粉红),但人们心中同样根深蒂固的恐惧心理和鬼神观念,以及无处不在的安全需要,女巫一时也绝迹不了。
  那么,作为人神媒介的女巫有着怎样的人员分布、生活状态、活动范围、仪式体系、通灵法器和成巫(训练)过程呢?

  这个如果用论文的方式讲述的话,就闷得很,我还是以故事方式讲讲一些我的直观感受和所见所闻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