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或听说的鬼话事儿》
第39节

作者: 鼎湖听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29 14:28:00
  第九篇 巫婆(续四)
  于是,又想起了唐玄宗李隆基那种利用灵媒和死鬼杨贵妃阴阳对话的历史故事,在梦里和仙境里频频相会,这历史的相似一幕,原本帝王百姓都同此一理。
  我不知道处于迷癫状态的巫婆是不是在装神弄鬼,假痴不癫,在人鬼相隔的阴阳界,这人鬼之间一刹那“互放的光芒”式的交集,居然就来源于同是凡人俗体的所谓灵媒,尽管这一人鬼之间的桥梁,或许有时还能尊称为“半仙人”。
  而每天繁忙的“法务活动”,那程式化的神灵附体,讨巧式的灵魂语言,以及颇有点夸张的大尺度跳神,故作狰狞氛围的哗众取宠,这所有的整套法术,最终都直取那俗不可耐的主题,那就是掩盖不住的为稻粱谋,甚至有人还半开玩笑地说,这大概和烟花女子卖笑取得报酬同此一理,只不过灵媒更会装神圣更会利用不可知的鬼神来唬人而已。
  这就是华夏千百年来神秘文化熏陶出来的典型恐惧心理在作祟,那种打着孝道和敬鬼幌子的恐惧感,进而产生受惩罚的不安心,立马也滋生了求助于虚无飘渺的鬼神开脱的欲望,让灵媒有了生生不息的存续土壤和不倒传说。
  想想,巫婆身上有那么多冤魂,这阎罗王的俗世使者,半夜三更的时候是否会被纠缠不清?难道说想放下就放下?既然法力无边,那么为啥还要食人间烟火?有人还问,这灵媒那么精通生死之事,她知道自己的死期吗?
  所以,正因为那种俗得不能再俗的做神界事收俗世钱,于是这灵魂生意便有点变得非驴非马甚至三俗起来,至少那种令人谈鬼色变的神圣感也会大打折扣,不再清纯。
  日期:2017-04-30 13:41:00
  第九篇 巫婆(续五)
  当然,正因为这华夏几千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敬鬼神文化的巨大生命力,于是作为古之礼法的香火仪式也得到了千年的接续,甚至于你还不能对这种从众和暗示行为极强的鬼神膜拜心理表示怀疑。
  不然的话,那种无处不在的报应诅咒立马如影随形,进而午夜梦回时心不安神不定,如果正好有偶然的不好之事发生,那么不管你以前如何对此种古代礼法表示出怀疑和不屑,最终还是由那份神秘如宇宙黑洞的恐惧感裹挟,异化成了传统意识的小奴仆。
  在那时分时,你只能乖乖地把用汗水和心血挣来的俗世钱,双手虔诚地奉送给高高在上的神灵。

  你或许曾于心不甘,又或许嘲笑自己被卖还帮别人数钱,但是你却不能把这种强大的礼法不当一回事,因为你不能保证你一世没病没灾,在最脆弱的时候,也只能拉神灵当最佳护体,接受异化,何况人的起源大家还没弄清楚呢。
  好,抽象概念少谈,以下我们继续讲故事,先讲讲村子大巫婆仙花的神奇法术吧。
  日期:2017-05-03 12:07:00
  第九篇 巫婆(续六)

  不错,仙花正是大巫婆的本名,而不是别名或艺名。
  据说,仙花年轻的时候长得挺俊俏,如风中之竹原上之花,婀娜多姿,明艳动人,还是地主家的女儿,人美家道又好,惹得四邻富贵人家趋之若鹜。
  最搞的是,临解放的时候,仙花的好赌老爸忽然就把全部田产给赌光了,后来划分阶级成分,居然曾经的大地主却变成了雇农,简直就是有先见之明,免去了被批斗受大折腾的厄运。
  因为家贫如洗,曾经的骄傲公主仙花,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虽然文化不高,却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脑子转数也特别快,和她老爸黄老财一样有预见性,特别机灵的那种,能看透别人的心思。

  又据说仙花最厉害之处,便是她那对参透玄机的阴阳眼。
  日期:2017-05-10 12:22:02
  第九篇 巫婆(续七)
  仙花的机灵,说白了就是会骗人。
  曾经还在仙花读小学时,脑子里便装了很多的骗人桥段,很是古灵精怪。
  有一次,她在城里看到一件花衣裳设计很独特,却又没钱买回来,因为这衣服确实很贵。即使当时作为地主老财的爸爸还很有钱,却不轻易给她乱花钱,尤其是大手大脚的那种,门都没有。地主老财是很善于精打细算的,攒一笔大财富那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是能贪会抢的话,而且给宝贝女儿买的衣服也够多的了。
  很善于开动脑筋的仙花,硬是以一个小伎俩骗到了老爸的买衣钱。她首先是在自己不小心刮伤了点皮的小手滴了一水滴,然后“哭着”向老爸谎称是被毒蜘蛛咬伤的大泡泡,让老爸出钱由佣人送去看医生,不然有生命之虞,云云。
  居然精明的老爸看到女儿那种“痛彻肺腑”的哭功,也已经没有辨别能力,最后也只能痛快掏钱。
  装神弄鬼到如此举重若轻的段位,做个灵媒那简直就是天才级别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