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32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世民失声痛哭,“跪而吮上乳”。男子哺乳婴儿是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的一种“乳子”习俗。在李世民出生时,李渊象征性地举行过“乳子”仪式。在这场弑兄屠弟的流血政变结束之后,李世民做这个举动是为了重现当年与父亲的亲密无间之态,修补几近断裂的父子亲情。
  到此,玄武门之变基本上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斩草还须除根,太子和齐王虽然已经被除掉了,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在。既然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流血政变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李世民只能按照它本身的惯性,把它进一步推向那个无可避免的逻辑终点——屠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游戏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之内,每个人都是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
  六月四日这一天午后,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年轻或年幼的亲王,还未及从丧父的悲痛中摆脱出来,死神便已降临。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是: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是: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
  杀完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秦王的部将还想杀光他们左右亲信百余人,籍没他们的财产。尉迟敬德竭力反对,他说:“为罪只有二人,今已诛死,不宜再及支党。若辗转牵连,恐反激成祸乱,何以求安?”李世民采纳他的意见,屠杀行动宣告中止。

  同日,李渊下诏大赦天下,并称:“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其余党羽,概不追究;朝政事务一概交由秦王裁决!”
  六月五日,冯立和谢叔方主动投案,薛万彻仍然在逃。李世民不断宣传宽大政策,薛万彻才回到长安。李世民说:“这些人忠于所事,是义士!”将他们无罪开释。
  凌烟阁
  二十四功臣
  六月七日,李渊正式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重申:“自今日起,国家庶事,皆由皇太子处分之后再行奏报。”
  八月八日,李渊正式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八月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日期:2017-03-24 09:06:06
  7 篡改史书 玄武门事变真相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产生了负罪感。这种负罪感被李世民化成自我救赎的力量,成为他缔造贞观盛世的潜在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这种强烈的道德不安也驱使李世民把手伸向了他本来不应染指的地方。
  《实录》是史官对言行的记录,每位皇帝自从登基起直到去世,都会有一本自己的《实录》,这是后世评价这位皇帝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古代史官有着强烈的职业道德,坚持忠实记下皇帝的一言一行,即使有敏感之处也以春秋笔法留下原始记录。《实录》在中国政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原则上皇帝是不能查看前朝的《实录》的,更不用说看自己的记录了。
  当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后,李世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向当时负责编纂起居注的褚遂良发出了试探。他借口以“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想看本朝的记录,褚遂良以“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婉拒了他。
  一年后,李世民再次向大臣提出要观“当代国史”。这一次他不再找褚遂良了,而是直接找了当时的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李世民这次还是那套说词,可在听到房玄龄依旧给出那个让他很不愉快的答复后,他直接向房玄龄下了命令:“卿可撰录进来。”迫于无奈,房玄龄只好就范。
  看完玄武门之变的原始版本后,李世民很不满意,他命房玄龄加以修改,并且对修改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贞观政要》卷七)这段非常著名的话被后世史家在众多著作中广为征引,也被视为李世民篡改史书的确凿证据。我们现在看到的唐朝初年的原典就是经由李世民拍板确定的。“周公诛管、蔡”是他为“玄武门之变”所定的调子,史官要按照这个调子执笔。

  在玄武门事件中,李世民真正要掩盖的东西并不是兄弟和侄子们的死亡真相,而是一种他难以在道义上重新包装,也难以在道德上自我说服的行为。李世民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呢?

  玄武门事变大概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引蛇出洞,通过皇帝的手,引出太子和齐王;然后玄武门设伏,杀掉太子和齐王。李世民还有进一步的计划吗?通往皇帝宝座的路上还有一个李渊,如何对付他呢?
  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当李世民在玄武门前一举除掉太子和齐王之后,当守门禁军与东宫齐王卫队激战正酣的时候,太极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真如史书所载,高祖和近臣们正悠然自得地“泛舟海池”,沉浸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对宫门前正在发生的惨烈厮杀一无所知,直到尉迟敬德满身血迹、“擐甲持矛”前来“宿卫”,高祖和一帮近臣才如梦初醒?
  这天早晨是李渊召集三兄弟入宫对质的时间,一帮宰执重臣也都早早就位。在此情况下,李渊怎会有闲情逸致到海池去泛舟?就算李渊和近臣泛舟,宫廷北正门几支军队杀得人喊马嘶,高祖李渊怎么可能对此毫无察觉?如果李渊是正常人,他会继续悠然自得地泛舟,等着尉迟敬德前来逼宫吗?他必然会火速下诏,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听候裁决。他会调集皇城中所有未参与政变的禁军,逮捕兵变各方的首脑和主要将领,调查事变真相,严惩政变者。一旦皇帝采取上述举措,李世民的这场政变还有几分胜算?

  至此,一个被李世民和贞观史臣刻意隐瞒的真相就浮出水面——玄武门之变事实上有两个战场:一个在玄武门前,一个在太极宫中。前者是我们熟知的,是公开的第一战场,而后者是被掩盖的我们陌生的第二战场。李世民要想确保整个政变行动万无一失,就必须在袭杀太子和齐王之后,第一时间入宫控制高祖李渊。如果李渊不在第一时间被李世民控制,那他绝对会采取应变措施,也绝对会进行镇压。由此可以断定,史书中记载的高祖“泛舟海池”一幕可能是出自贞观史臣的虚构。

  一篇唐代的小说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一个洞窟被打开,里面珍藏了九百多年前的文献被发现,一篇唐人写的没头没尾的小说被学者王国维命名为《唐太宗入冥记》。冥世的判官问唐太宗:“武德七年(玄武门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小说作七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 唐太宗一看这个问题,“闷闷不已,如杵中心”,心中像杵了根木头,他说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唐太宗入冥记
  小说里说李世民“囚慈父于后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