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29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毒酒事件”之后,太子和齐王对秦王发起了强力攻击。他们动用了朝中和后宫的所有政治力量,不断对李渊施加影响。当朝重臣封德彝说:“秦王恃有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若不立之,愿早为之所!”秦王居功自傲,不愿屈居太子之下,这一点陛下您也知道,既然您不可能废黜太子而改立秦王,那就要早做打算。封德彝的潜台词是早日铲除秦王,以绝后患。
  封德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李世民一直认为封德彝是忠心耿耿的秦王党,李建成也认为他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而高祖也始终将其视为心腹重臣。直到时过境迁后的贞观初年,封德彝死后数年,其生前的真实面目才被李世民知悉。
  可是老皇帝下不了这个手。对于一个年逾六旬、儿孙满堂的老人而言,还有什么比一家人的和睦更值得珍惜呢?还有什么比父子之情、天伦之乐更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呢?
  李渊身边也有支持秦王的声音,另一心腹重臣陈叔达对高祖说:“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资治通鉴》卷一九一)
  不久后的一天,当齐王李元吉明目张胆地劝老皇帝杀掉秦王时,李渊毫不客气地把他顶了回去:“他有定天下之功,而今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罪状,有什么理由杀他?”
  李元吉说:“当初攻克东都洛阳时,他盘桓逗留,不肯马上班师,还发放大量金帛树立私恩,又违抗敕令,不是反叛是什么?但应速杀,何患无辞!”李渊长久沉默,他虽然老了,有时候难免轻信多疑,可还没老糊涂。
  太子阵营的步步紧逼让秦王府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房玄龄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对秦王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说:“如今结怨已成,一旦祸乱爆发,岂止是朝廷血流满地,也是社稷之忧啊!不如劝秦王效法周公(诛杀管、蔡),以拯救家国。”
  长孙无忌说:“我早有此意,只是不敢出口,你今日所说正合我心,我马上去跟秦王说。”

  当长孙无忌将他们心中的想法向秦王和盘托出后,李世民沉吟了很久,他传来了房玄龄。房玄龄来到后,迎面就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愿大王勿疑!”片刻后,杜如晦也匆匆步入议事厅。他们异口同声地劝说秦王果断诛杀太子和齐王。
  太子和齐王除了离间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外,还竭力翦除李世民的羽翼。他们首先把目标锁定在李世民麾下骁将尉迟敬德身上。李建成派人给尉迟敬德送去了一封亲笔信和一车金银器皿,信中说:“献上这点菲薄的礼物,希望得到长者眷顾,并增进我们的私人友谊。”
  尉迟敬德提笔回信:“敬德乃一介草民,遭隋末之离乱,久陷逆地,罪不容赦!秦王赐我以再生之恩,而今又列位秦府,唯当以一死相报!我无功于殿下,不敢贸然接受重赏。若私交殿下,乃是贰心,徇利忘忠,殿下要这种人又有何用?”
  尉迟敬德把太子的诱降信拿给秦王看。李世民大为感动,说:“公心如山岳,虽积金至斗,知公不移。赠物可以接受,何须避什么嫌疑!况且这样做也能够了解他们的阴谋,如果不接受,你恐怕会有危险。”
  李世民的判断没错,太子看完回信后勃然大怒,当天黄昏,尉迟敬德的府第门前就出现了刺客。可刺客到了之后傻眼了,尉迟府第重门洞开,尉迟敬德安卧不动,呼呼大睡。刺客反复察看,最终不敢进去。
  李元吉一看争取尉迟失败,剌杀又不成功,便立刻进宫,向李渊控告尉迟敬德谋反。李渊知道这是无端加罪,但是翦除秦王羽翼也符合他的想法,他把尉迟敬德拿下诏狱。
  秦王火速入宫向李渊陈情,极力证明尉迟敬德的清白。所谓谋反毕竟是子虚乌有之事,既然秦王力保,李渊当然也无话可说,只好下令释放尉迟敬德。
  太子也给另一个秦王府将领段志玄送去了重贿,同样遭到段志玄严辞拒绝。

  太子和齐王开始调整策略,转而采用斥逐手段,他们怂恿李渊把秦王府的左一马军总管程咬金外调为康州(今甘肃成县)刺史。程咬金置朝廷调令于不顾,冒死去见李世民,说:“大王羽翼全被翦除,身躯还能活多久?知节(程咬金)宁死不去康州,希望大王早定大计。”
  太子又对齐王说:“秦王府的智囊,足以让人忌惮的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很快被逐出了秦王府,被任命为朝廷的官员。
  至此,李世民身边的心腹尽数被逐,只剩下一个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把舅父高士廉(时任雍州治中,即京畿行政长官)、右侯卫车骑将军侯君集,还有死里逃生的尉迟敬德全都召到秦王府,日夜苦劝秦王先下手为强,诛杀太子和齐王。可让众人大失所望的是,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平素英勇果决的李世民却变得优柔寡断,无论众人如何劝说,秦王就是不置可否。
  李世民比任何人都清楚事态的严重性,也比任何人都更为迫切地想要采取行动,可他在京师的军事实力远在太子和齐王之下,他必须在行动之前争取尽量多的军事同盟。李靖和李世勣二人都手握重兵,屯驻在北方边境防御突厥。李世民希望他们能够暗中提供军事支援,至少在政治立场上与他保持一致。可面对李世民的试探和拉拢,李靖和李世勣都选择了中立。李世民很失望,太子已经率先出手,这场迫在眉睫的恶仗该怎么打呢?

  就在此时,北方边境烽烟再起,东突厥将军阿史那郁设率数万铁骑围攻乌城(今陕西定边县南),战报迅速传至长安。

  日期:2017-03-22 00:06:34
  5 祸到临头,秦王果断亮剑
  太子李建成立刻奏请李渊,让齐王李元吉取代秦王李世民出征。李渊欣然同意,命李元吉率领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驰援乌城。李元吉进而征调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一干骁将,同时抽调秦王帐下的精锐部队,将他们全部编入了北征军。
  图穷匕见的李建成决定对秦王发出最后一击。他对齐王说:“眼下你已兼并了秦王的精兵猛将,手握数万部众。我准备和秦王在昆明池(唐长安城西南)设宴为你饯行,然后在饯行宴上命壮士将他击杀,然后告诉父皇说他是暴病而亡,父皇不相信也得相信。我再命人游说,让他把朝政大权移交给我。待我即位之后,我立你为皇太弟。尉迟敬德等人既然已落入你的手中,最好在出征途中找借口将他们坑杀,看谁敢不服!”

  王晊时任东宫率更丞,此人是李世民安插在东宫的一个卧底。太子和齐王的计谋刚刚议定,王晊就赶到了秦王府,将这个绝密情报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随即将此事告诉了长孙无忌等人,众人反应强烈。在最短的时间内,秦王府的幕僚们全都齐集到了他的左右,人人义愤填膺。危机当前,秦王府的官员一致要求采取军事手段,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最高权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