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24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棒加萝卜,才是最有效的。为了搅乱高平陵曹爽阵营的决策,稳住曹爽,司马懿接二连二地派使者做说客。第一批是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二人。他俩劝说曹爽尽早回去,说司马懿只是削你们兄弟兵权而已,别无他事,身家可保。第二批使者给曹爽带来了太尉蒋济的书信,信中重复了以上的话。第三个使者是曹爽所信赖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尹大目再次重申说司马懿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而已,并说司马懿已经指着洛水发了誓。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变成了真理。劝说的人多了,曹爽心里开始犹豫,有些相信这些承诺。
  曹爽一直坐到五更,在高平陵度过了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夜。一边是司马懿的承诺,一边是带有冒险性质的政治赌博。曹爽从骨子里已经习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如果让他成为族祖父曹操那样筚路蓝缕的枭雄,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桓范的计划是让曹爽重新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夺取天下。如果听桓范的话,家里的妻儿老小会不会被杀?辛苦积聚的财宝,会不会被全部抄走呢?去许昌过流离颠沛的生活,能够挺过去吗?

  桓范等人援引古今事例,千方百计劝说曹爽。曹爽犹豫了很久,最后把刀扔在地上说:“我虽免官,尚不失为富家翁!”
  桓范大哭道:“曹子丹(曹真,字子丹)佳人,生下你们兄弟几个,却像猪一样,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当曹爽将要出门交出官印之时,鲁芝及杨综二人哭着劝止劝他说:“公处伊尹周公地位,挟持天子,仰仗天威,谁敢不从?舍此而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曹爽摇头说:“太傅老成重望,谅不食言。”
  曹爽随即将司马懿弹劾自己的表章上奏了曹芳,主动说:“请陛下下诏免臣官。”
  曹芳只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并不理解其中的利益关系,就免去了曹爽兄弟的官职。

  高平陵事件在到达最高丨潮丨的时候戛然而止。
  日期:2017-03-12 18:02:33
  7成王败寇,屠刀早已举起
  郊祭高平陵一行就此草草收场。曹爽陪伴着曹芳,默然返间洛阳。曹爽出城时,仪仗遮天,护卫如云,回城时则是灰头土脸。出发时,许多人将郊祭看为是和曹氏兄弟拉关系的好机会,随从甚多,回程时,这些附会富贵之徒随走随散。
  曹爽一行经过洛水上浮桥的时候,司马懿早就等在那里,他对曹芳按照君臣身份行大礼,然后送曹芳回洛阳皇宫。曹爽原本还想和司马懿、蒋济打个照面,可是他们看都不看他一眼。曹爽心中不禁一沉。曹芳还宫后,曹爽兄弟满怀惆怅地回家去。
  桓范随从曹芳回城,在洛水浮桥北望见司马懿。桓范下车向司马太傅叩头,但说不出什么话来。司马懿问:“桓大夫这是干什么呢!”桓范依然说不出一句话来,默默走开。

  曹爽回到他的府第后立即被软禁。司马懿调拨了八百洛阳平民和士兵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并在四角建髙楼密切监视。曹爽计穷愁闷,挟着弹弓到到后花园准备散散心。府外高楼上的平民看到他玩弹弓,马上高喊:“故大将军向东南方向去了!”曹爽这才没了玩兴,和几个兄弟共议对策。
  因为不知道司马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曹爽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贱子爽哀惶恐怖,无状招祸,分受屠灭,前遣家人迎粮,于今未反,数日乏匮,当烦见饷,以继旦夕。”意思是说府上的存粮不多了,请求司马懿支援一些粮食。曹爽兄弟认为可以根据司马懿是否支援粮食看出他的真实意图来。
  接到曹爽的书信,司马懿装作很吃惊的样子,立即回信说:“我完全不知道你府中缺粮,心中非常过意不去。现在派人送上来一百斛,还有一些肉脯、盐豉、大豆。”曹爽兄弟得信,非常高兴,以为不会有危险了。
  曹爽兄弟太天真了,事实上司马懿早就开始了对曹爽集团的罪证罗织工作。屠刀早已举起。
  皇帝车驾入宫后不久,就传出诏书恢复桓范的大司农职务。司马懿还是看重桓范的才干,有意留他一条生路。桓范也来到皇宫向皇帝谢恩,实际上是向司马懿谢恩。就在桓范就要见到皇帝的时候,突然被逮捕了,司马懿改变了主意。司蕃刚刚到鸿胪寺自首,将桓范之前骗开城门的话说了出来。
  司马懿生气地说:“桓范诬人造反,怎么能不受制裁呢?”

  有关司法官员马上说:“按科律,诬告他人造反要以造反罪惩处。”
  桓范在皇宫被捕的时候,被绑得严严实实的。桓范对抓他的人说:“请绑松一些,我是义士。”桓范成了第一个交付廷尉严惩的曹爽集团成员。
  司马懿还任命了之前受曹爽集团迫害的卢毓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职责是处理洛阳的治安,监察百官。当初,私自选择才人送给曹爽的太监张当被捉拿归案严加审讯。
  张当交待说:“曹爽与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人阴谋反叛,等到三月中旬起事。”一个”兵变篡位”的大案子被审出来了。这些幕后审案工作都是背着曹爽集团进行的,只对何晏一个人开放。
  司马懿让何晏参与了对曹爽集团的审查工作,何晏以为司马懿重视自己,自己能够免于处罚,就彻底查办。
  结案时,司马懿说:“要族诛八家。”
  何晏将曹、丁、邓、李等人数了一遍,只有七家,就说只需要族诛七家就可以了。
  司马懿坚持说:“必须族诛八家。”
  何晏头皮一麻,问:“难道是我何晏吗!”

  司马懿说:“是也。”
  何晏被投入监狱。那个倒霉的李胜当时还在赴任的路上,半路被快马加鞭的狱卒追上,逮回洛阳投入死牢。
  谋反大罪需要通过公卿朝臣廷议才能最后决定。司马懿在廷议的时候抛出“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飏及当等谋图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的言论,坚持将所有在押人等族诛,大臣们纷纷附和。当日,曹爽、曹義、何晏、邓飏、丁谧、李胜、桓范、张当等人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

  蒋济考虑到曹真对朝廷有功,曹家又是国家宗室,请求留下曹家几个小孩,不要斩尽杀绝,司马懿不听。蒋济被封都乡侯,但他力辞封邑,拒不接受。
  蒋济前曾致书曹爽说只是免官,不会杀他,劝其放弃抵抗,结果司马懿不单杀曹爽,还把曹爽灭门。蒋济心里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人可以无耻,但是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政变三个月后,蒋济感愧发病而死。
  司马懿为了巩固自己权力,并没有株连过广,在高平陵政变中被杀的人数不满两百。政变中站在曹爽一边的鲁芝、辛敞、杨综等人司马懿一概都不予追究。政变发生时,曹爽的司马鲁芝留在大将军府,后听说发生变乱,就率领军营骑兵砍开津门,出城投奔曹爽。曹爽被诛后,鲁芝还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最后做到了光禄大夫。主簿杨综被有关部门安了一个诱导曹爽造反的罪名。司马懿淡淡地说:“各为其主而已。”杨综平安无事,还转任尚书郎,最后成了司马昭的长史。司马懿借此让曹爽的旧部知道:他并非把曾经忠于曹爽的人都当敌人看待,只惩办那些首要分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