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真实的招聘伎俩:招聘内幕》
第2节

作者: 江夏堂老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知道,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从来不应该因此而懈怠,相反我们还应该趁此机会吐故纳新、韬光养晦,以求一旦形势好起来之后,自己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这里开这个帖子的缘故!
  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也许并不是很精彩的故事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相信大家不会失望的。

日期:2009-03-13 12:03:08

  引子.
  以前有个笑话说:
  有两个男女青年相对象,媒婆对男家说,这个女人啊,没什么其他缺点,就是有点目中无人。
  男方一想,这没关系,目中无人,不正好说明有骄傲的资本嘛!
  回过头来媒婆又对女家说,这个男人啊,样样都好,只是喜欢独来独往。

  女方一听,独来独往?好有个性啊,我喜欢!
  于是媒婆就和两家商量了一个日子双方见面。哪知道刚一见面,双方没说别的,而是异口同声地咒骂起媒婆来。
  列位看官,你道是为何?
  原来这对男女,男的少了条腿——所以叫独来独往;女的缺了只眼睛——所以叫有点目中无人。(其实两个人倒也是蛮般配的,呵呵)
  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不过笑话背后却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你生的美不美,在相亲的时候,全靠这媒婆一张嘴。

  从这个意义上说,招聘面试也是一个道理:求职者就像是待价而沽俊男靓女,而招聘人员就是十足的媒婆。
  有时候,求职者的命运往往决定在招聘人员的手里——他既然可以将缺胳膊少腿说成独来独往,强行让你美梦成真;也就能将一个完全健全的人描绘成歪鼻子斜眼睛的畸形儿,使你扭曲的灰飞烟灭。
  这时有人可能会说了,招聘面试不是有一套很正规的程序,而且还有很严格的接受标准吗,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没错,招聘面试确实有一套程序和标准的东西,一板一眼地给你罗列出了各种是是非非的条条框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所有程序和标准的执行者都是人。是人就有各种喜厌好恶,有各种喜厌好恶就不可能完全公正,不公正就因此而产生偏颇,有偏颇就会导致胖子变成瘦子瘦子变成胖子的异常结果,而这种异常结果给求职者带来的往往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说,不管你行不行,如何获得招聘人员的青睐以获得面试的机会,同时迎合招聘人员的接受标准以顺利地通过面试,这才是所有求职者应该去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取决于招聘人员口中的行不行,而不是求职者自己口中的行不行。
  我做人事这么多年,遇到的现场案例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有些求职者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都顺利地得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职位和待遇;有些人则始终执迷不悟,自己撞南墙撞的头破血流了,却还是稀里糊涂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低了头往前死冲,这种人往往只有面临一种结果,那就是失败。
  应该说,任何一个招聘人员都必须是冷血动物,不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不能夹带自己的个人感情在面试过程中,而只能按照规范的面试程序和公司规定的章程来进行面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面试做到公正、公平,这既是对求职者的负责,也是对公司的负责。
  但话虽这样说,很多面试结果我却是不愿意去面对的,因为有些面试者自己的资质本来是不错的,只是由于不明白其中的技巧,所以才被惨遭淘汰——他们本来已经是站在机会的门口了,只要稍微改进一下其中的技巧,那扇虚掩的大门就会向他们敞开的。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决定在这里将我多年的经历和经验都摆出来,让有心者参悟其中的韵味,从而少走弯路,早日成佛。

日期:2009-03-13 12:04:38

  1.
  其实我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正宗的工学学士,与人事这一块一点都不搭架;但是当年面试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N多年以前我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国家那时已经不包分配了。
  打个比方说,之前的大学生好比一颗白菜,生长的时候都在一个大棚里,等长大了,不管你长的好坏,都会有供销社统一收购,然后再分配:哪些是晒白菜干的、哪些是生吃的、哪些是做酸菜的等等等等。而现在呢,白菜还同样还是白菜,种菜也还都是在大棚里种,可白菜长大之后呢,就的自己去找出路了——供销社已经倒闭了,你要是没能力自己兜销自己,那就等在烂在田里吧。

  正是由于这样,我们本来四年的教学计划,普遍都压缩在三年半就解决了,剩下的半年干嘛呢?找工作去——自己的媳妇儿自己娶,老爹已经不管了。
  于是在每年的十月份到次年的整个上半年,各路找工作的大军都蜂拥而出,一个个都像一条饥饿的老狗一样到处寻找自己的猎物。
  而我们也不例外。
  十月份的时候,我们当中已经有人蠢蠢欲动了,有关系的托朋友找熟人,没关系的上网投简历、现场赴招聘会。所以那个时候翘课翘的厉害,最夸张的一次是我们的《理论力学》大班课,一百几十号人只去了八个,任课的老教授走进教室一看,长叹了声,朝我们挥挥手,自顾夹着书走了。当然翘课的原因有很多:在宿舍睡觉的、上网打游戏的、抓紧时间谈恋爱的、不想听课情愿在图书馆发呆的,可谓是应有尽有;但不可否认,因为找工作而翘课的人数肯定占了不小的比例。

  等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有不少人已经把工作定下来了,条件好的去了广东上海,条件次点了窝在老革命根据地江西。
  我当时由于没路费(四年耗了家里那么多银子,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开口了),再加上我南昌的叔叔说他们公司正在搞一个工业园,说不定有机会,所以我就没怎么动作,只是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同时去南昌的一些招聘会闲逛了几次。
  但等到来年一月份的时候,工业园的消息还是杳无音信,眼看着人家一个个都把工作定下来了,我心里也开始焦躁起来,天天在宿舍窝着,实在是坐不住了。刚好年前的时候给一个老乡成人高考当枪手,弄了一顿鱼头火锅+700块钱(600分的总分我给他考了504,这样算下来自己还是亏了,一分还值不得一块半),于是就计划着出去一趟。

  地方选择了浙江杭州,刚好和我同去的一个同学,他妹妹在那边打工租了房子,我们过去的话可以睡她的房间,她则和姐妹们回厂里睡。于是我们一人拖了个箱子,里面装着两套换洗的衣服、还有一叠连夜打印出来的简历,就这样毫无目的地杀向杭州。
  谁知道到了杭州之后我们才发现,像我们这样刚出锅的毛头小子已经是满大街都是了,再加上有经验的求职者就更多了,武林广场旁边的人才市场招聘大厅挤的水泄不通,我们的简历投过去人家基本上声都不吭一下就随手放在旁边了。
  没办法,我们只好另辟新径,找那些街头信息中心的广告,然后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希望能够抓到一条漏网的小虾米。
  没想到这一招还真奏效,我除了在第一次误撞上一家只有一个车间的小作坊之外,第二次去一家玩具公司,人家给我开了800块的工资,让我做模型设计工程师,并择日去上班。我那同学也找了一家工厂,据说有一千多块钱,面试当天都没有回来,直接就睡在了人家厂里,第二天就上班,被子脸盆都买好了,准备搞长期斗争。
  正当我在京杭大运河旁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一边在苦苦地思考着800块钱与我工学学士的身份是否相符的时候,我那同学给我打电话了,说他现在正在回来的车上,让我晚上买菜的时候算上他的一份。

  晚上我们在那小房间里,一人端了杯啤酒,一边非常郁闷地说着话。
  原来他进的那个厂也是小作坊,工作环境不怎么样,而且管事的都是他的亲戚,典型的家庭式作坊。在那样的环境下,他只呆了一天之后就萌生了卷包走人的想法,并且真的把铺盖卷了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