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真实的招聘伎俩:招聘内幕》
第1节

作者: 江夏堂老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3-13 11:04:00

  前言
  1.
  浮沉。。。。。。
  杜拉拉。。。。。。
  圈子圈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讲述职场生活的小说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将职场中升官发财、尔虞我诈的潜规则演绎的淋漓尽致——或者我们还可以说,是杜撰的淋漓尽致!!
  坦白地说,这些书我一本都没看过,这倒并不是我看轻了它们——里面所折射出来的东西确实能够让人觉得有所收获,而是我觉得书中的这些道理,其实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被灌输了,只是我们慢慢地长大之后,这些道理也慢慢地忘记了。
  当然,这不能怪我们,要怪就怪这该死的生活。
  钱钟书说过,人生,其实就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争先恐后地想逃出去,城外的人却挤得头破血流的想混进来。在这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我们最终赤裸裸地来,又赤裸裸地走了。
  其实钱老先生还忘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人生这座围城之中,并不仅仅有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还有进退维谷的骑墙派,而且这一群人的数量还是非常巨大——他们是既不知道进城要进哪里,也不知道出城要去哪里,所以只好很辛苦地骑在城墙上面,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的美丽人生。
  当然,也并不是他们不想进来或者出去,而是因为,他们连门都摸不着,不知道怎么才能够找到一条通道,去完成围城中的最终救赎。

  这些骑墙派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一样,毫无目的地到处乱撞,直到撞得鼻青脸肿眼冒金星,却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浑然不知城在何方。
  其实我们从来不缺少一扇门,我们缺乏的只是一粒开门的芝麻而已。

日期:2009-03-13 11:05:29

  2.
  这是一个僧多粥少的年代!
  不妨先看看一组数据:
  2001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115万,就业率约70%(官方数据);
  200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145万,就业率约70%(官方数据);
  2003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212万,就业率约70%(官方数据);

  200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280万,就业率73.0%(官方数据);
  2005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338万,就业率72.6%(官方数据);
  2006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400万,就业率72.7%(官方数据);
  2007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495万,就业率70.0%(官方数据);
  2008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就业率无确切官方数据;

  2009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为611万,就业率无确切官方数据。
  以上所罗列的数据,仅仅是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如果要加上每年下岗再就业的人数,那么总数可能远远大于此,其中,还包括永远游离于官方数据之外的农民工(我是怀着非常尊敬的口吻说出这三个字,真的,我的父亲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而所有的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是一张张大嘴,而且是嗷嗷待哺的一张张大嘴,都是迫切地需要一个饭碗,来养活的自己的现在、以及未来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每年新增的工作岗位数量,却简直是沧海一粟,远远不能够满足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就业需求。于是,每一场招聘会,都演绎成为了一场文人版的全武行,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煞是壮观。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人,在这场抢饭碗的斗争中,玩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究其原因,套用《百喻经》里面卖油翁的一句话说,那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何谓手熟?说穿了就是掌握了其中的技巧,熟悉了这件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做到有的放矢、见佛烧香,这样才能够进退自如、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
  尤其是在这个僧多粥少的年代,如果我们不能够“手熟”,那么,等待我们的结局将会很惨、很惨。

日期:2009-03-13 11:06:59

  3.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
  截至2009年1月中旬,广外的本科生就业签约率为3.21%,比去年同期下降7.24%,研究生就业签约率是5.1%,同比下降7.1%,而广东全省本科生就业签约率只有2.2%。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介绍,“从目前看来,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比往年下降不少,”她说,这几个月,只有约28%的华工毕业生找到了工作。“今年广东毕业生33万,去年还有超过10万人没找到工作,加上外省来广东的五六十万大学生,共有100万人抢饭碗。”

  再来看看一些重磅的数据:
  松下电器,全球裁员1.5万人;
  联想集团,全球裁员2500人;
  菲亚特,延长假期,削减4.8万人;
  索尼,全球裁员16000人;
  美国银行,未来三年裁员30000余人;

  AT&T,宣布裁员1.2万人;
  宝钢,全员工资下调10%;
  中集集团,干箱制造停产,2万工人放假;
  惠普,全球裁员24600人;
  星巴克,全球裁员1.2万名专职和兼职员工;

  。。。。。。。。。。。。。。。。。。
  这些数据要继续罗列下去的话,我相信能够做成一部百科全书了。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这意味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以一股无法抵挡的势态席卷全球了。
  而作为一介草民,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其实很简单:
  第一:有饭碗的,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

  第二:没有饭碗的,如何寻找自己的饭碗。
  但是,就是这么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大家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是——无解。
  因为,能够供给饭碗的那扇门,已经越来越小了。

日期:2009-03-13 11:17:11

  4.
  N前年,当我以一个正宗工学学士的身份,入职到3W公司做了HR之后,我就开始了我的“卖油翁”的生活。不过我卖的并不是油,而是活生生的人。
  很幸运的是,作为一个半路出家、非科班出身的HR,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自认为自己做的还算是尽忠尽责、兢兢业业,没有给众多的HR从业人员丢脸。而且,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我自认为对HR这份活了解的还算透彻,对HR工作中的那些猫腻也算是领悟的还明白。
  有鉴于此,我才打算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拿出来,给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能够给需要的人一些帮助,让你们少走弯路、少经磨难,以期早日修成正果、得道升天。
  不过我必须声明的是,这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而不是金科玉律。如果你能够用心去领悟,那你自然会有所收获;但是如果您想依此而速成为百万富翁的话,我奉劝您还是别看了,还是早日窝到被窝里,做梦去吧。

  我不是教你如何工作的。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如何去应付自己的饭碗的;即使不知道,我的前辈们也已经是言传身教、著作等身了,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比他们做的好。
  我不是教你如何赚钱的。聪明的人永远都是自己先知道怎么赚钱的,要是等到别人来教了,那机会已经丧失了;至于笨的人,你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其实我一直相信天下是没有笨人的,只是有的人一分钟就能够领悟出某些道理,而有些人则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罢了。
  我也不是来卖狗皮膏药、忽悠大家来了。也许天下人都有着赵本山大叔的睿智,但是并不是天下人全部都像范伟哥们一样厚道的。
  我不能给你一份工作,我能够给你的,是帮助你入如何才能更快地找到工作!
  我所能够给你的,只是一粒芝麻——一粒能够帮你开门的芝麻。
  我相信,只要心够诚的,这一粒芝麻将会带你足够的幸运,而不仅仅是帮你开门。

日期:2009-03-13 11:18:16

  5.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
  ----有饭碗的保住饭碗,并且寻找上升的机会;
  ----没饭碗的寻找饭碗,并且争取更好的发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