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悬疑小说——迷路府南河》
第7节

作者: 不文教授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直到我们确定关系,她一直是这种状态,于是,除了我上班之外,我们那时整天腻在一起。后来,见了我父母,我父母隐约表现出对她这种状态的点点疑问,而她像一个敏感的气球,只要来一点外部力量,就开始变形,而等力量一走,马上反弹回去保持原形。
  于是,她第二天就开始找工作,凭她的样貌,找工作还比较容易的,是一家理财公司的行政,只干了一阵,她说她们部门经理整天对她色眯眯的,一副不怀好意的模样,吓得我赶紧让她辞了。
  这种局面在我们四人打了几次麻将后,有所改观。我、我妈、我爸、还有晓冉在我家打麻将——血战到底,反正输钱的总是我,而晓冉赢的比较多。有一回,我一炮三响以后,我爸一乐,把真心话说了出来:“晓冉非常聪明,出牌快,下家很难吃到,男孩子的思路都跟不上她。牌心见人心,牌品见人品。建成太粗心咯,你们组成家庭,我怕建成总是吃亏哦!”
  我妈一巴掌拍在老爸的胳膊上,“老头胡说什么呢?什么叫吃亏!”
  我和晓冉相视一笑……
  日期:2017-09-16 14:09:53
  从岳父那儿回到家中,对着明信片发了一晚上的呆,直到上床。
  其实上面也就是几个字,连个回邮的地址姓名都没有,只有祝福语“健康平安”,倒是她的亲笔字,看样子是邮局案头上的黑色签字笔写的,写得匆匆忙忙。
  躺在床上,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索性把思路捋了捋,决定第二天一早给柯兰调查所打个电话。我从网上搜到电话,然后存到手机里。
  这个柯兰调查所,我多年前就打过交道。当时在报纸电台登了寻人启事后,接到很多电话,但是落实起来非常费事费时间;另外,出于对岳父家的怀疑,我动了这个心思,找专业的人调查一下。
  现在只记得调查所大约在荷花池市场附近,经理是个姓赵的小伙子,不到三十岁,个子不高,理了个平头,成都南郊口音,很精壮,胳膊上有纹身,看起来就是混过社会那种。
  他见了我非常客气,因为我告诉他是主持人南磊的同事,这缘起于南磊和他们调查所合作过一个节目。节目是免费帮一个从小走失的女孩子寻找亲人,那女孩子走失的时候大约三四岁,所以啥也不记得了,名字、住址什么都没有,只是从养父母的口中得知,1980年代后期,某个国庆节时,她小小的一人儿独自在武侯祠附近哭泣。节目最后无疾而终,因为根本找不到。我值班的时候听过这个节目,就记下了这个调查所的名字。

  当时,我对赵经理说明来意,他说既然是南磊的同事,也是听了咱的节目来的,就算是缘分了,友情价一万八,定金八千,找不到人定金不退。我同意了,因为先前已在市场上扫听了一下,倒是没怎么便宜,当然也没漫天要价。我们像模像样签了个委托协议,看着他亲手建立了一个调查档案,把我说的情况一五一十写了下来,同时我把晓冉的手机和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给了他,算是全权委托了。

  一个月后,调查所还是没啥消息,我觉得我这八千块白瞎了。找了过去,另一个小伙子接待了我,说赵经理办案子去了。我也算打开天窗说亮话,钱既然花了,总得让我知道你们走到了哪一步,做了哪些工作吧!
  小伙子也没含糊,打开档案让自己看。

  只见第一页赫然写着他们记录的情况:包括我的基本资料,晓冉什么时间走的、家庭背景等等;第二页开始就是各种线索的记录,包括落实情况;档案的最后是各种关系人物的调查情况,是从最后一页往前写的,稍不注意就会漏过去的那种,那里记录着晓冉爸爸的资料,妈妈、妈妈现在的老公,还有晓冉的表妹堂哥等一干亲戚的,还有晓冉几个同学的,都一清二楚,一页一页有实有据,可以清晰地得出他们调查所耗费的资源和工时。

  我仔细看了看,其中有些电话号码本来就存在晓冉的手机内,这不稀奇,稀奇的是他们把关系人物的住址和工作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包括失踪前一个月内,晓冉和哪些人通话,大体说了什么内容,都有。那调查员说他们还有些秘密手段,不能让我知道,我猜大概是跟踪或者是窃听电话吧。
  小伙子把晓冉的手机还给我后,这事就搁下了。
  到现在,2015年了,我现在35周岁,可谓人到中年,也渐渐看明白了一些人一些事。时过境迁,我就想,如果我这么追查下去,有些事情应该可以浮出水面,有些人会说出当时不愿说的话了吧……所以我心里拟定了个计划,就是要把当时存在调查所档案上的人再走访一遍,仅有电话还不可信,我要当面见到我想见的每一个人……
  周日上午9点整,我从单位给柯兰打了电话,得知他们还在荷花池市场附近,一直没搬。我开车从二环线转下去,把车停在市场附近,然后依着残留的记忆,走过一段喧闹的马路后,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小巷,柯兰调查所就在第一栋居民楼的底层。
  柯兰的牌子还是那么小小的,贴挂在门口右上方,木头的纹理更深了一些,仿佛一家经久的日式料理。拉开崭新的防盗门,我记得里面大约是一套100多平米三室一厅的房子,厅被改成了前台和接待室,有两个房间是探员的办公室,还有一间是档案室。经过玄关,我看到一个留着寸头戴着眼镜的男人正骑坐在桌角上,与前台的姑娘聊天。寸头转过身来,我看着有些眼熟,但是不敢确认,毕竟过去七八年了,他微笑着打量我不到5秒钟,然后自信地跑过来跟我握手,“你是不是电台的,张工?”

  “不愧是干这个的,好记性。”其实我是纳闷,我的特征就那么明显吗,让人过目不忘。不过,我也想起来了,他就是最后接待我的那个调查员,当年我们见过两次面,通过几次电话。他的模样变了,关键是往年的机警已变成油滑,藏在变色眼镜后面的眼神有些闪烁不定,以前是不戴眼镜的,我已不记得他姓什么了。

  “怎么啦,张工这次来找我们叙叙旧?”他把我让进接待室,对姑娘说泡一壶茶。
  我连忙摆手,“不用那么麻烦,我就是想来借档案的。”
  “借档案?档案我们是不外借的!”他笑嘻嘻地说。
  “是我自己的那一份。”我也笑着回应,心里在思索他到底姓什么。
  “在咱这国家,我们这种调查所是没有法律认可的。你也知道,我们处理的很多都是麻烦事,如果把档案借出去,一个疏漏就砸了咱自己的饭碗,所以还请您谅解!”他撇着嘴打着官腔,“能给客户的,我们尽量给。”
  “我只是看一下!也就是10分钟的时间。而且我要找的是自己的媳妇,不是那种要打官司的和什么要钱要债的事,不会发生纠纷啥的。您放心,绝对不会给您添麻烦。”
  “哎呀,道理上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一下子明白我的来意,露出为难和同情的神态,“这么说,嫂子就这样失踪了,一直没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