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究竟是多少?》
第37节作者:
szgou 日期:2009-11-13 16:15:57
第四部分中国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六、中国的GDP统计的“中国特色”
由于种种的原因,很多国际惯例到了中国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一切都按中国习惯和思维来,外国个“客”只能随中国这个“主”的方便。因此,中国人发明一个词“中国特色”来自我安慰和解嘲。“中国特色”就像万能胶,到处都可以贴,只要有中国人和外国人不一样的,就是中国特色,我就自己玩自己的,和外人没关系。很多人也把这看成是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或者是小聪明,但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智慧,把很多争论化为无形了,比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朝鲜或古巴眼里,肯定是“修正主义”,而在西方人眼里,仍是专制与独裁,还是根红苗正的社会主义,资本家大大的不欢迎。
对于GDP核算也一样,西方国家很多都是以支出法核算为主,但中国却偏偏搞的是生产法,计算各行业的增加值。在西方人看来,似乎只有支出法才能反映经济的真实运行情况,才是消费驱动经济,而中国的生产法就是活生生的投资拉动,就是不健康的,按理说中国经济早已经病入膏肓了,可硬没有如他们所愿。在次贷危机面前,当别人都在为使经济增长为负而苦恼时,中国却不满意6%左右的增长速度,非要拉到8%左右,还整出个四万亿投资,超邪恶。
关于GDP的阴谋论中,和人们普遍认为的中国GDP“掺水”不同,中国人在统计GDP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中国GDP大大被低估了,很多都是藏着掖着,这里又可以把“中国特色”这一词给用上了。第一大罪状是中国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没有算,在2008年的美国的GDP中,仅这一块就整了1.8万亿美元,1/10还不止,而中国才多少?第二是中国服务业存在着明显的瞒报,还有中国对军费及丨警丨察费用等隐瞒不少等等。最后得出的结果,如果按正常的方法核算,中国的GDP也可以向印度那样至少面子上非常风光。
其实上面的阴谋论还是有站不住脚的地方,中国是按生产法和收入法来核算的,它主要是计算增加值,这时就不该计上房租、政府开支等了,那在支出法下才有适用,中国也不可能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把自己吹成胖子。话说回来,如果按联合国1993年版SNA的生产法来看,中国的特色又在哪里呢?
由于涉及到很多专业的知识,下面就简单列举一些中国GDP核算上的“中国特色”,让我们来看看中国GDP核算中的独特之处有多少,分别在哪里,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有多大呢?
在国际标准中,除了居民购买的住房属于投资品外,珍贵物品也属于投资品,其它产品都属于消费品。我国目前的统计制度只把住房作为投资品,所有其它产品,包括珍贵物品都作为消费品,这是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地方。
1993 年 SNA明确规定把诸如麻丨醉丨品的制造、销售和走私、**等非法生产活动包括在生产范围之内。它指出,记录非法货物和服务的购买和销售交易不仅仅是为了全面核算生产和消费活动,而且是为了避免这些非法交易的收支给其他账户带来误差。由于难以获得相应的资料,我国 GDP生产核算没有包括诸如**、贩毒等非法生产活动的价值。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分类分别是1993 年SNA的基本统计单位和基本部门分类之一,它的 GDP生产核算主要是建立在这种统计单位和部门分类基础上的。与1993 年SNA的GDP核算相比,我国 GDP核算所采用的统计单位和建立在这种统计单位基础上的产业部门所含的次要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一般要大得多,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同质性较差。
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核算方法与1993年版SNA的区别是比较多的,但也不是每个国家都是严格按照国标准来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不能说中国所采用的方法就比国际校准算出来的结果低多少,实际上有的地方却是虚增不少,比如中国金融产业增加值计算口径与国际标准不同,导致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较高,如果进行大幅的调整,可能会让有些部门和社会难以接受,最近几年一直没有调整。
中国GDP核算一直被骂,有很多人恨不得将GDP核算取消了事,这也导致了中国统计部门不敢粗心大意,一直在向联合国1993版SNA靠陇,中国特色的东西越来越少,如居民自有住房出租服务,过去没有计入GDP,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利用住户调查资料把这部分计算进去了,虽然越来越接轨,但仍然难以平息人们对GDP的质疑。
就算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来,中国GDP是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不可能一下涨个几倍。都说理解万岁,中国统计部门实质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好象人们就要跟国家统计部门过不去,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不对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