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源流史》
第44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过一系列的征服战争,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为扩张。西南至厄布罗河,北达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的一大部分,全境与西罗马帝国相差无几。799年,罗马教皇立奥三世被罗马贵族所驱逐,奔赴查理乞援。查理进军罗马,恢复教皇权位。从矮子丕平时期即已建立起来的法兰克王与教皇之间相互依援的关系,至此进一步发展。立奥三世为报答查理,于800年圣诞节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之加冕,号为“罗马人皇帝”。于是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

  查理大帝帝国以阿亨为首都,全国分为九十八郡,由皇帝任命伯爵治理。查理每年派遣巡按使二人到各郡巡视,监督伯爵。这些措施暂时加强了中央统治权力,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地方分裂倾向。查理帝国以封建经济为基础,外表强大,内部并不巩固,完全不能和罗马奴隶制集权帝国相比。帝国包括许多不同的民族,除法兰克人、勃艮第人、阿勒曼尼人外,还有巴斯克人、意大利人、萨克森人、伦巴德人、弗里西亚人、巴伐利亚人、图林根人,以及一部分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帝国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语言的部落和部族的集合体,境内的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在法兰克人和伦巴德人地区,封建制业已形成;其他各族正处在封建化开始阶段,萨克森人和弗里西亚人还保存许多氏族制度。各地和各族之间在经济上缺乏联系。

  查理在他的遗嘱中规定将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由于丕平和小查理于810年和811年去世,这个三分的计划无效,路易于813年被提升为副皇帝,814年得以继承其父的皇位。
  路易决定不分王国后与他的儿子们交战,双方发生战争。830年代初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路易被他的儿子们扣押,丧失实权,而他的儿子们则在各自的领地中越来越独立,路易实际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
  路易死后三年,洛泰尔一世、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在843年的凡尔登条约里三分帝国,法兰克帝国结束,再也没有重新统一过。凡尔登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
  1.西法兰克王国存在时间为843年至987年。公元987年,卡洛林王朝的路易五世去世,由于他膝下无嗣,使得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其后,神职人员及贵族们推举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为西法兰克国王。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兰克王国终由法兰西王国所取代。

  2.东法兰克王国存在时间为843年至公元10世纪,疆域为德国中西部、奥地利、瑞士和阿尔萨斯(最后被法国吞并)。911年东法兰克最后一个君主孩童路易(Louis the child)无子而终,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便终止了,继承制度被废。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德国皇帝,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历史事件一般认为是德国作为独立封建国家的开始。
  3.中法兰克王国夹在东西法兰克中间的地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政治实体。在此后的历史中,一直是法德两国争夺的对象,最后法国得到了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土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则保留了莱茵河左岸地区,北意大利先后由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统治,1861年意大利统一成立意大利王国。
  855年,洛泰尔在普吕姆分割中,将他的中法兰克王国分给儿子们。洛泰尔的儿子们死后,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在870年《墨尔森条约》中,瓜分中法兰克王国。最后,西法兰克及东法兰克瓜分了洛林及普罗旺斯两地,而北意大利则继续维持现状。秃头查理试图占领整个中法兰克王国,但没有成功。路易三世获得了中法兰克王国的西部,法兰克帝国的瓜分大致成形。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界限在整个中世纪几乎没有改变过。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路易三世死于882年,卡洛曼死于884年,东法兰克王国的查理三世到888年还被看作是整个帝国的皇帝。直到20世纪法国与德国还互相将对方看作是“遗产对手”。

  帝国的分裂削弱了对外的防御力量。侵占北非和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从海上进攻意大利南部和普罗温斯沿岸。在多瑙河中游定居下来的匈牙利人,经常侵袭日耳曼。北欧的诺曼人也从海上袭击法兰西北部,于10世纪初建立了诺曼底公国。在外族人侵之际,西欧封建割据加速发展。受到破产和战争威胁的自由农民,和过去没落的农民一样,不得不向大领主投靠,以求他们的保护,走上农奴化的道路。封建主则广建城堡,乘国家混乱之机,扩大军力,加强对农民的掠夺和奴役。到10世纪,西欧的封建割据局面普遍形成,每份个封建领主等于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君。国王徒拥虚位,其实际权力不能越出直接的领地。

  日期:2016-04-22 11:09:42
  十二、月氏人(吐火罗人)

  在上古时代,古印欧人浩浩荡荡的民族大迁徙中,有一支古印欧系统的游牧民族,在大约公元前2300年的伊朗高原上出现,亚述人将其称为“古提人”。他们对当时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甚至一度推翻了巴比伦王朝,占领了巴比伦。但是他们在公元前2082年被苏美尔人征服,并从近代历史上消失。一些语言学家们根据在《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古提王的名字,发现他们和此后中国西域的吐火罗人使用的语言有相当的关系,因此推测,古提人在逃离巴比伦之后,一路东迁,大约在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到达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后代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吐火罗人,而根据中国史籍的记载,他们被称作大月氏人。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之后,一支游牧民族深入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和华夏文明取得了联系,中国古籍中将他们称为禺氏(或禺支,禺知),他们被认为就是后来《史记》中的月氏人。早在“丝绸之路”疏通之前,河西走廊可能已经被月氏人开发成为了一条“玉石之路”。
  战国时期,月氏进一步强盛,赶走了居于今敦煌附近的乌孙人,统一了河西,正式建都昭武城。今张掖附近的“黑水城遗址”,很可能就是当时月氏都城昭武城的遗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月氏在河西的统治臻于全盛,它“控弦十余万”,统辖的部落从河西走廊一直延伸到青海湖一带的湟水流域。在当时河套地区的匈奴迫于月氏的压力,其头曼单于不得不将其子冒顿送至月氏为质。然而随着冒顿逃回匈奴夺取单于之位,月氏人的又将被迫开始了新一轮的民族大迁徙。

  公元前209年,冒顿逃回匈奴,杀其父头曼单于自立。匈奴在这位雄主的组织下,迅速强盛了起来,开始露出了他锋利的獠牙。
  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率匈奴精骑袭击了河西走廊的月氏国,这次出击,给月氏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月氏一战而国灭,所有被俘虏的月氏人被匈奴人屠杀殆尽,幸存的月氏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向中亚地区迁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