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究竟是多少?》
第33节

作者: szgou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09 23:44:37

  第四部分中国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有关中国GDP统计的各种误解
  上一节说到中国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经历了从MPS到SNA的转变过程,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人们人为地将MPS划归社会主义阵营,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的,而将SNA划归资本主义阵营,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在上世纪80-90年代,分别支持MPS和SNA的两派唇枪舌剑,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你来我往,引发了异常激烈的的争论,中国MPS向SNA的过渡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转变过来。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将MPS与SNA划分马克思与非马克思两大阵营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两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在理论建设上SNA更完善一些,可以较全面地反应社会经济的运行。
  但我们仅了解了这个转变的过程仍是不够的,最多只知道两个名词。中国如何运用具体的核算方法把GDP统计出来的呢,步骤如何便不为平头老百姓所知道了。而大家通过电视、网络上仅得到一个干瘪瘪的数字,经常提到的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的比例不断减少,而服务业不断增多,想要再获得什么信息,就比较难了。
  从目前人们对GDP有种普遍怀疑和不信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GDP核算不透明,普通人很难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作为普通老百姓而言,我们是如何参与创造GDP,和GDP又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能否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和GDP联系起来,GDP仅是政府官员的面子工程,仅是升官的手段么,是不是政府想要多少就多少,GDP被披上了层神秘的面纱,总让人感觉背后有重重黑幕。
  对于政府而言,很多时候把GDP等数据的核算看成是部门的内部事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外人根本管不着,比如人大作为中国的权力机关,政府部门在人大会上把各种帐目摆出来,但让大多数非专业的代表委员们看密密麻麻的报表和数据,好象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看不懂。
  而有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曾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等视为国家的机密。1951年,政府颁布《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其中第五项是“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机密事项”。但是,《保密法》于1989年起施行的时候规定:“1951年6月公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但当纳税人想了解政府相关数据财务数据或信息时,政府部门常拿出已经作废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作挡箭牌,你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到市政府去要求公开政府财政开去等数据试试。

  中国有数万统计工作者,除了国家统计局外,省市县乡等各级都有统计部门,虽然我们普通大众不一定有机会接触到国家统计局的相关人员,但可能比较容易和省市县乡等各级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交道,可以从他们那里知道基层GDP数据是怎么来的,并以此推论国家GDP的核算,最后得出GDP是同样变成为长官意志,是为经济涂脂抹粉的主要工具,使国家GDP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严肃性;
  而实际上,国家统计局与地方政府在GDP核算上都是有章可循的,都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及《中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相关规定,而这又是脱胎于联合国1993年SNA体系。中国目前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的机构,这些机构都要求各国经济数据透明,联合国的会费也是和人均GDP直接挂钩,在这上面玩小花招显然是不行的。
  在具体核算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并不是各省市的简单累加,各自都有一套系统的核算方法。实际上地方GDP核算会受到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基础数据的约束,各省市在进行GDP核算时都要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被戴了很多道紧箍咒,其自由操作的空间并不大,这个将在后面关于国家GDP与地方GDP差异时再进行详细的说明。因此,我们不能简单以地方GDP核算中的某些缺陷而否定国家统计局GDP核算的严肃性。

  另外,人们容易对GDP产生疑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GDP核算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范畴,如果没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是难以管中窥全豹的,这也增加了专业人士与普通人群之间的隔阂。GDP被关在了象牙塔,一般人很难见到它的真身。
  最后,虽然我们通过网络等方式对GDP的核算方法、数据采集、核算的步骤、产业的分类等有大致的了解,但由于目前实行的1993版SNA仍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缺陷,如将人们购买自住用房算成投资而不计算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固定资产折旧算作新创造的财富等,都难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造对对GDP核算的诸多误解与疑惑,使GDP的忽悠论、阴谋论等仍有广阔的市场,在本贴的回贴中不乏抱着这样想法的人。

  上面对围绕中国GDP核算的一些争议进行了简单的说明,也是为了初步解开大家对GDP的一些迷惑,使人们对GDP核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对中国GDP核算进行深入的评估,下节将从数据的取得、国家经济普查、中国产业的分类、基本核算方法、不变价与现价、核算的三个步骤等六个方面把中国GDP核算进行全面的说明,把掩盖在GDP上的面纱全面揭开,使GDP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