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42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2-22 15:36:54
  4
  第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家看《三国演义》,觉得刘备真是个忠厚宽宏的君主。他勤政爱民,颇有容人之量,处处以仁为先,不肯做失掉民心的事。其实呢,大家不要被演义蒙蔽了,刘备的真实性格与袁绍有共通之处,两人对待自己的属下都是外宽内忌。鲁迅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说演义欲写刘备之长厚而近伪,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空口无凭,举个例子。刘备手下有个后部司马张裕,善占侯之术。他原本也是刘璋的手下,当刘备和刘璋于涪城会面时,刘备看见张裕胡须多而茂密,于是就出言讽刺,说自己昔年在涿县时,县里东西南北都住着很多姓毛的人,县令就说“诸毛绕涿居”。这张裕一听,眼见刘备下巴光秃秃的没什么胡须,立刻出言反讽,也有模有样地编个故事,称刘备是“潞涿君”。刘备一听就火大了,我说你两句是看得起你,你说我那就是目无长上!不过那时张裕毕竟还不是刘备的下属,刘备也奈何不得他,后来益州被并,张裕成了刘备的手下,他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见刘备想要出兵汉中,极力出言谏阻。后来他还私下里对人说:“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按,刘备卒于公元223年,此年正当癸卯年。)刘备见张裕屡出不逊之言,终于难以容忍,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杀掉了张裕。刘禅从父亲那里别的本事没学到,唯有这外宽内忌的性格学了个十足。日后他亲近黄皓、陈祗等媚上的臣子,不能不说是这种心理作祟。

  第三是诸葛亮等人过于严苛的要求。历史以来,君权相权都是一对很难平衡的关系,主弱臣强尾大不掉,主强臣弱形同摆设。陈寿将刘备和诸葛亮作为君臣相知的典范,但是到了刘禅时代,诸葛亮的权力空前膨胀,有多严重呢?我们来看一下魏吴两国的反应。曹植当时被魏帝抑制,太和二年上表请求自试,文中提到“禽权馘亮”,将诸葛亮和孙权放到同等地位来看待,没刘禅什么事。吴国方面,吴蜀重新联盟之后,国事常常由孙权指定陆逊与诸葛亮联络,双方之间对等谈话也常常抛开刘禅。这种状态下的诸葛亮,事必躬亲不肯丝毫放权,其实刘禅即位时已有十七岁,并非懵懂孩童,看诸葛亮大包大揽难免心中会有失落感。诸葛亮还时常教训他,陛下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刘禅一看我正事干不了,索性干点别的吧。他想要多找几个妹子快活快活,这时诸葛亮的亲信董允跳出来了,说古代天子后妃也不过十二人,你现在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增加了。其实刘禅的后妃数量不仅远远比不过稍后的司马炎,连周礼中的后妃数目也没达到。刘禅还宠信黄皓,董允一面数落刘禅的不是,一面将黄皓训得和孙子一般。刘禅活得很郁闷,捞到话语权时难免想拉大旗作虎皮的表现一番,李邈的处境可算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综上可知,刘禅确有逆鳞横生之相。要不是司马昭主提伐蜀之议,结束了他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梦,以他如此性格,还真就难以言说蜀国将以和形式在历史中谢幕。好在他还有几分大智若愚,智可及愚不可及,以假象骗过司马昭,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结局比之孙皓要好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