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41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2-20 14:47:25
  2
  从以上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刘琰文不成武不就,废物一块啊!然而很奇怪的是,在《三国志》中像郭攸之这种诸葛亮推荐的贤臣都没有传,刘琰居然还有传。一般说来,陈寿倾向于把文才武功都相类的几个人放在一传之中加以叙述,比如我们熟悉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他们都是在一传之中的。而刘琰的传所处位置十分尴尬,前面是辅政大臣李严,后面是蜀中名将魏延,前后均不相类,大概是陈寿觉得一是他的官位还配得上这个位置,二是他犯得严重方向性错误可以勉强与这两人相比吧。

  刘琰犯的这个错误其实很冤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虽被诸葛亮撵回了成都,但官位没有变动,如果这么稀里糊涂地混到死,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被加个谥号(蜀汉有谥号的官员极少,除诸葛亮、蒋琬、费祎几位荷国之重的大臣外,再就是法正有谥号,其余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庞统都是后来追谥的)。不幸的是,他有一个漂亮的老婆胡氏,更不幸的是,按照当时的惯例,大臣的妻子母亲要在每年元旦朝觐太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旦,也就是诸葛亮死的那年,胡氏入贺太后,太后就突然下令留胡氏在宫中住几天。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发生了什么陈寿没写我也不好妄自揣度,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过后胡氏回家刘琰觉得很不爽,你刘禅虽然后宫人数不多但也有十二人,你自己碗里有白米饭干嘛还要上我碗里夹红烧肉?!于是从手下叫来了役族殴打胡氏,到后来大概觉得不解恨,叫人用鞋底扇胡氏嘴巴。到了最后打完了,他就把胡氏赶走了,他认为从此咱们恩断义绝大路朝天各走各边。但胡氏可不这么想,她立刻哭哭啼啼跑去向刘禅告状。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刘禅内心格外敏感,觉得刘琰不仅侮辱了他的自尊还侮辱了他的智商,本来一桩民事案件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他叫有关刑事部门给刘琰定罪。蜀国是有法律的,这法律即是由诸葛亮、刘巴、伊籍等五人共同编制的《蜀科》。但有关部门并没严格按照法律来定罪,因为那时的法律没有那么人性化,打自己老婆也根本算不上什么罪名,换句话说《蜀科》之中没有此案相关的法律依据。最后这群人按照刘禅的意思,协商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罪名。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引用原文:“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叫来的这些士兵不是能打你老婆的人,你老婆的脸也不是该用鞋底打的。刘琰因为这个罪名被弃市。刘禅也内心有愧,从此再不敢让大臣妻母朝贺太后了。

  日期:2016-02-21 14:08:57
  3
  第二位触怒逆鳞的是爱说几句过头话但没什么坏心眼的安汉将军李邈。李邈另有兄弟三人,均为一时之杰,时人比之为李氏三龙。这三龙中除去一人早亡之外,另外两人李朝、李邵分别做到别驾从事和治中从事,刘备晋位为汉中王时的那篇文章也是出于李朝之手。但李邈个性狂直根本不在这三龙之列,刘备活着的时候他就触怒过刘备。那时刘备新得益州不久,赶上元旦行酒的时候李邈见到刘备,大过年的什么不好说,他非要说刘备采取卑鄙手段夺得益州,这州牧做得不太合适。刘备本来很高兴,一听这话脸拉下来了:“你要是认为我取益州不合适,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帮助刘璋?”李邈很滑稽地说,不是我不敢,而是我力量不足,言外之意是要不然我也就帮着刘璋了。刘备当时便想砍了他,后来经诸葛亮求情放了他一马。其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街亭之役马谡犯了重大失误,诸葛亮准备杀掉马谡,李邈用秦穆公赦免孟明视两次伐晋失败的罪过,而后终能称霸西戎;楚国杀掉子玉这样的贤臣,两代人都无法与中原群雄争功这两个典故来劝谏诸葛亮。但诸葛亮心里的弯弯绕怎么是李邈所能探知的呢?李邈因为这事也不受诸葛亮待见,被赶回蜀中。

  后来诸葛亮死了,朝堂上下一片哀恸,李邈又在这时上书了。他说吕禄霍禹不见得就心怀反叛之心,孝宣皇帝也不一定是喜好诛戮大臣的君主。吕禄是高后吕雉的侄儿,高后死后曾短暂地掌握兵权,后在平诸吕时交出兵权而被杀。霍禹是权臣霍光之子,亦因权重被诛。如果这两句话只是铺垫的话,李邈在后文则赤裸裸地指出,诸葛亮在身边集中了强大的军队,时常怀有狼顾虎视之心,不符合古人“五大不在边”之论(五大不在边,指五种大人物不能身在边境,一则安全不能保证,二则他们容易借机犯上作乱),这是对诸葛亮过分集权旗帜鲜明的批评。要说仅仅骂诸葛亮几句也没什么,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李严、廖立、魏延等人都对诸葛亮权力太大颇有微词,而且刘禅本人也并不甘心作傀儡皇帝,他本人也曾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死后,当时有很多人要为他立庙,刘禅以礼制不合为名很长时间都没有批准,也可见到他对诸葛亮抓权的逆反心理。但李邈不该在文中加上一句“主畏其威”,意思就是连你见到他都吓得打哆嗦,这句话可真正触怒了刘禅,成了压死骆驼那最后一根稻草。刘禅肯定想,魏、吴两国没有把我放到国君的高度来看待并不重要,反正这么多年我也过来了,但如今你不仅把这个事实揭露出来,而且还要扯着嗓子大声嚷嚷,唯恐别人不知道我是个傀儡,这我面子往哪里搁?于是刘禅终于下决心诛杀李邈。

  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李邈、刘琰即使有罪也到不了被杀的地步,一切的源头都只怪刘禅长有那片逆鳞,造成刘禅这种性格的原因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文化教育的缺失。刘禅小时候是在万军之中捡得性命,稍微年长一点就跟着刘备东奔西走,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基础教育从何谈起?等刘备安定下来,准备培养接班人的时候,刘禅已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即使有诸葛亮亲自编写教材那也晚了。世人常把曹刘相提并论,那我们就来看看曹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曹操的儿子中,不仅有曹丕这样的文武全才,曹彰这样的领兵将帅,曹植这样的文学之才,还有曹冲这样的少年英俊,可谓是人才济济。曹操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抓得很紧,曹丕成人后曾回忆说,自己在父亲的教导下,六岁就会射箭,八岁就能在马上射箭,而且后来到了能左右开弓的地步。不仅如此,他还跟从剑术名家史阿学得一手好剑法,并且数次击败奋威将军邓展。文化上,曹丕博览五经四部、史汉诸籍、诸子百家,不仅深有体会,还能著书立说,写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综论丛书《典论》。而且他本人也是文采飞扬,《燕歌行》等词章皆有可观之处。反观刘禅,无论哪一层面的教育都没有达到曹丕的高度。教育不达标,个人素质不可避免就低下。个人素质一低下,就很难与理论基础丰富的文臣们交流,即便交流了刘禅也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久而久之他因自卑而心理扭曲也就不足为奇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