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23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西游记》作者的笔下,并不是所有的龙都是至尊至贵之物。龙族有众多的龙子、龙孙、龙婆,只有龙王才是龙中至尊。所以即使皇帝是真龙下凡,也可能只是很普通的一条龙百姓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圣的地方。

  在《西游记》作者的笔下,龙犯了错也会被斩首,一样要将血淋淋的龙头示众。龙也会生病死去。不是所有的龙都是品德高尚的。万圣龙王一族的龙王、龙子、龙女、龙孙被孙悟空一伙人杀个精光,只剩下一个龙婆。这个龙婆没有胆量和骨气随夫君而去,而是选择苟且偷生:“如今被你夺来,弄得我夫死子绝,婿丧女亡,千万饶了我的命罢!……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教我做甚么。”龙婆贪生怕死,连凡间皇帝妻妾的妇节都不如,确实令人嘘唏。

  在《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孙悟空痛骂北海龙王敖顺:“我把你这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你怎么助道士冷龙护住锅底,教他显圣赢我!”将龙骂得如此生动形象又尖酸刻薄,确实令龙族情何以堪。
  日期:2017-02-20 21:44:48
  第四章揭开《西游记》打碎信仰神坛之谜第四章之(三)内容提要: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宗教信仰?
  为什么中国历史各个朝代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宗教狂热?
  什么是中国宗教信仰的功利性?
  中国人宗教功利性的表现是什么地方?
  为什么说皇权是造成中国宗教功利性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西游记》要向皇权开火?

  日期:2017-02-21 21:56:31
  第四章揭开《西游记》打碎信仰神坛之谜(第四章之三)
  因为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皇权,因此《西游记》骂龙,贬龙,实际上就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骂的贬的是皇帝。
  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在明朝骂皇帝,那该得有多大的胆量啊!在那个红太阳时代,骂领袖无非只是一个人或一家人遭罪;而在明朝,那可是诛连九族的事情!

  封建社会时代皇帝的至尊神威,对于生活在今天民主社会的人们来说是难于想象的。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说:天底下的土地都是属于皇帝的,而生活在这土地之上的所有人,也都是隶属于皇帝的臣子。
  中国还有一句古语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它的意思是说,既然土地和人民都是皇帝的附属品,皇帝自然就有任意支配和处置这一切的权力。中国古代历朝从来都不是什么法治社会,即使立了所谓的法或典,也抵不上皇帝的一句话。皇帝说的话便是圣旨,便是金口玉言,是代表上天的旨意,臣民是要跪着听旨的。圣旨任何人都不可违抗和更改。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优秀民族,但是,中国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自己的宗教信仰。即使是佛教、基督教这样外来的宗教传入中国,也从来都没能够在整个社会形成广泛、狂热、虔诚、执着的宗教信仰。
  也可以这样说,中国社会一直有宗教的存在,但从来没有形成宗教信仰。

  道观、寺庙、教堂,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其消遣娱乐的作用远远大于道德说教的作用。人们对待道观、寺庙、教堂的态度,远远不及在宗祠或先人坟墓、神位前跪拜的虔诚。这个中原因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文化和哲学问题。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就是让那些在生老病死和大自然面前感到无助无解的人能得到一个心灵上的避难所,宗教能让人们拥有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安全感和永恒感。就如佛教所说的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如基督教所说的“我赐与你安宁,这种安宁,世界不能给予你,也无法将它从你身上剥夺。”
  难道中国人就没有这种心灵和情感上的的需要吗?不,中国人一样需要。但是,中国人有了一种天然的宗教替代品,这个替代品就是皇权信仰!
  皇帝在中国被视为真龙天子,是天界神仙下凡,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天使呀。皇帝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绝对的、超自然的、神秘的色彩。在现实生活中,皇帝比神灵的威力更加强大。宗教和神灵只能让人下辈子升到天堂或到极乐世界;宗教劝喻世人要积德行善,不要做伤天害利的事,否则将会下地狱。对于善良的人,宗教认为只有唯一的好结果而不会有坏的报应,这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而皇权社会就大不相同,皇帝可以决定一切,而且不需要等到下一辈子,现世现报。而且报的不止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家族甚至是九族。在皇权社会里,好人、忠臣也可能会受到皇帝的严厉惩处,不但自己会掉脑袋,甚至会满门抄斩,更有可能被诛连九族。而如果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赐,则可能封公赐侯,享有自己的领地和领地上的民众,俨然就是一个地方的小皇帝。官衔和封地甚至可以世袭,这真是世代荣耀福泽的事情。只要皇帝高兴,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而如果得罪了皇帝,那就是得罪了阎罗王。因此,宁可得罪菩萨,也不可得罪权贵。对皇帝,只有死忠一条路可走。

  皇权崇拜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中国人的宗教观,那就是中国宗教的功利性。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宗教都是教导人要认识世界的本质,要忍受今生的苦难,多为德善之行,来世便可到天堂享受极乐的幸福生活。而中国式的宗教观却是要神和佛赐给我今生天堂一样的幸福富贵生活,否则我就活不下去了。
  古往今来,中国人往庙宇大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备了鲜果、猪、牛、羊、鸡、酒,烧着香宝蜡烛,跪拜得五体投地,目的无非是求财、求运、求解困厄、求姻缘、求生贵子、求金榜题名、求出人头地、求逢凶化吉……但就是没有求积德行善,求下世能入天堂的。
  中国人在睡梦中梦见有一株老树、一块顽石帮了自己的忙,后来果然遂了愿,这一株老树、一块顽石就是作梦人的贵人、神物。他们对它叩起头来比拜神佛更加虔诚,烧的香比敬神佛的更多。有奶就是娘,只要有求必应,那就是护卫神,管他是什么妖与魔。
  中国人宗教的功利性,还体现在对祖宗的崇拜上。皇帝是一国的至尊,祖宗就是一个家族的至尊。祖宗的或勤劳、或节俭、或功勋,攒下了一份祖业,子孙们便可在祖荫下过着富足的生活。于是祖宗泉下之灵便可享受着子辈们至诚的祭祀、缅怀。这就是中国人认为祖宗能得到永生和到达极乐世界的方式:子孙世代繁衍,族类的生生不息就是祖宗的永生不朽。
  中国人认为,为了子孙的福荫,在今生做点损人缺德的事也无妨。只要子孙后辈给做点法事,给神佛多烧点香,自然就可以保佑自己在阴间免苦厄。子孙后代能给自己烧香祀奉,便可在阴间过上如阳间一样的富足生活,又何须今生积什么德,行什么善!?
  所以在中国,传宗接代,修族谱、认祖归宗总是很自然和很必要的,是不因时代而有所改变的重要事情。只是子孙们在享受着祖荫之余,在清明或者祖宗的诞辰纪念日,还要跪求祖宗地下之灵继续佑荫他们。这真是祖宗生前被啃老,死后还得受子孙们在阳间之托,为他们的幸福奔波,死了还要被子孙们啃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