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13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西天取经途中,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三藏不识好歹,将孙悟空逐走。孙悟空负气回到花果山,重整旗鼓,再聚群猴。此时有一千多猎人来到花果山捕捉猴子。孙悟空叫众猴堆放碎石,他使用神通,招来狂风,顿时飞沙走石,一千多个猎人和马匹全部被石头砸死。孙悟空还叫那些猴子:“把那打死的猎户衣服,剥得来家,洗净血迹,穿了避寒;把死人的尸首,都推在那万丈深潭里。”真是残忍至极!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老杨的儿子不知道齐天大圣的厉害,不自量力带着二三十个盗贼追杀唐三藏师徒,被孙悟空用金箍棒打得死的死伤的伤。这还不算,孙悟空用刀将老杨儿子的头割下来,血淋淋地提在手中向三藏师父炫耀。
  对于孙悟空这种动不动就杀人的强盗行径,鲜见读者发声谴责。人们对孙悟空都是一边倒的喜爱、崇拜。这些颠倒是非的意识,多多少少反映出一些中国人目无法纪的意识。也许很多人会像孙悟空向唐三藏辩解的那样:强盗想动手杀我们,我为什么不可以杀死他们?否则我们就会没命了。
  日期:2017-01-31 22:04:48
  第二章揭开须菩提庸师出劣徒之谜第二章之(五)内容提要:
  孙悟空的缺点之一:嗜杀。
  孙悟空的缺点之二:言而无信。
  孙悟空的缺点之三:贪婪自私。

  日期:2017-02-01 22:24:11
  第二章:揭开须菩提庸师出劣徒之谜(第二章之五)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同在六道里周而复始地轮回,任何一个众生,在无尽的轮回中,彼此都曾互为父母、互为子女。作为人类,应当想办法来拯救那些沦落到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众生,怎么还会忍心杀害他们呢?另外,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所以杀众生也就可能是杀未来的佛,罪行是很大的。
  相比孙悟空,唐三藏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夫,却能很超脱地面对这些危险境地。他屡次教育孙悟空要放下屠刀。《西游记》第十四回,在孙悟空杀死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六个强盗后,唐三藏是这样对孙悟空说的:“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如果从佛教精神这个角度来看,唐三藏的见解是对的。出家人是不能杀生的,何况是杀人?假如能以自己的死来觉悟另一个人,那也是成了正果。死去和活着的这两个人都会成正果。

  来看看如来佛和观音菩萨是何等慈悲为怀的吧!
  孙悟空大逆不道,扰乱三界,图谋篡夺玉皇大帝的宝位,本来是被玉皇大帝判了死罪的。只是孙悟空有金刚不坏之躯,才躲过死劫。当如来佛应玉皇大帝之邀降服孙悟空时,如来佛本来可以轻易将孙悟空置之死地的。但如来佛没有。如来佛只是用五行山将孙悟空压住,而且是“轻轻的压住”。
  《西游记》里的妖精大鹏金翅雕是何等的桀骜难驯,如来佛本来可以一巴掌将它拍死,或一手把它撕碎。但如来佛耐心施教,软硬兼施,终使大鹏金翅雕皈依佛门。

  再来看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观音菩萨出山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布置圈套时需要将号山变做南海。观音菩萨用净瓶装得一个大海的海水,在将海水淹没号山之前,观音菩萨命令土地山神将号山周围打扫干净:“要三百里远近地方,不许一个生灵在地,将那窝中小兽,窟内雏虫,都送在巅峰之上安生。”战情如此紧张激烈,观音菩萨仍心细如发,不愿伤及那怕蝼蚁。连孙悟空也感叹;“果然是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若老孙有此法力,将瓶儿望山一倒,管什么禽兽蛇虫哩!”

  整部《西游记》,如来佛、观音菩萨对所遇的妖精鬼怪,只是采用各种办法降服他们,并没有杀死那怕一个妖精、一个野兽甚至一个蝼蚁。在如来佛、观音菩萨面前,未修成正道时的孙悟空是何等的渺小卑劣啊!
  嗜杀只是孙悟空最致命的一个劣行。作为须菩提祖师的劣徒,孙悟空的劣迹俯拾皆是。

  孙悟空言而无信,喜欢吹嘘自己。记得须菩提祖师在斜月三星洞劝离孙悟空时,严厉警告孙悟空说:“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孙悟空当即发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罢。”这誓言才说了没几天,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杀死了混世魔王,一时兴起便对众猴吹嘘起自己的本领来历:“我当年别汝等,随波逐流,飘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膳部洲,学成人像,着此衣,穿此履,摆摆摇摇,云游了八九年馀,更不曾有道;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孙悟空在这里,已经违背了他对须菩提祖师发下的誓言,当初所发的誓言“只说是我自家会的罢”、“决不提起师父一字”都如同戏言,只差没说出祖师的名字了。

  最要命的是,当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前来救驾时,在阵前如来佛与孙悟空互通姓名来历,齐天大圣孙悟空是这样向如来佛介绍自己的:“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猴。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练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孙悟空口无遮拦,将自己拜师学得的本领向如来佛全盘倾出。即使如来佛的佛眼没能看见他师徒俩的勾当,从孙悟空的口中泄露出来的信息顺藤摸瓜,也能很轻易查出孙悟空师父的来历的。所以,须菩提也即金蝉子被贬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须菩提祖这位庸师害孙悟空不浅,孙悟空这位劣徒又反过来害惨了师父。师徒俩真是半斤八两,彼此扯平了。

  而这只是孙悟空不守诺言的开始,之后在取经的路途中,凡是与妖魔对阵时要互通姓名来历的时候,孙悟空都要夸夸其谈地诉说自己拜师学艺的经过。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学艺,不但沾染上一身的妖气、匪气,还染上了一身的贼气。而且这种贼气是肆无忌惮,贪得无厌的。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后,在天宫终日无所事事,到处晃荡。玉皇大帝恐孙悟空闲中生事,令他掌管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这正好像老鼠掉进米缸里,爽死孙悟空了。孙悟空监守自盗,明里是蟠桃园的一把手,每天准时到蟠桃园坐镇巡视;暗地里却是每天盘算着哪颗树的蟠桃熟了好下手。本来,孙悟空如果懂得分寸,适可而止,偷吃几个蟠桃也许不会东窗事发。偏偏孙悟空却是个极度自私贪婪的人,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有三千六百株桃树,该结多少个蟠桃呀!但孙悟空不知进退之道,蟠桃熟一个吃一个,一个都不放过。到了七衣仙女到蟠桃园为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摘蟠桃时,竟然摘不到几个成熟的,摘下的那几个成熟的蟠桃估计也是孙悟空看漏眼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