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小说:一个孤儿的悲喜人生》
第7节

作者: 守泉山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来到叔叔家之后起初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最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夜晚的来临,因为只有到了晚上,他才可以躺到床上,侧着身子,将脸对着木壁——似乎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隅。这时,他的心灵才能稍稍安顿下来,整个人才不至于那么紧张不安那么无所适从了。
  后来,他才慢慢适应了这种孤独不安的生活,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这个家庭,成了被这个家庭勉强认可勉强接纳的一员。特别是后来,他渐渐发现了一种讨好婶婶的方法,那就是帮她多做些家务,或是从自家老屋的楼上时不时地拿些坛坛罐罐之类的东西白送给她,这样就能看到她对你露出笑脸。他于是每天都担负起挑水劈柴打猪草的任务,雨天或没事干的晴天他便出去抓鱼钓鱼。每当他抓到或者钓到比较多的鱼的时候,婶婶就特别高兴;反之,如果某天他空手而归,那这一天婶婶就会特别的不高兴。哪天他从自家老屋楼上拿来一件用器东西,那这天婶婶便会笑脸对他;而他,因此也能过上一天比较轻松惬意的日子。因此,他也就隔三差五的将父亲遗留下来的那些东西,拿了来讨好婶婶,以求过上一两天能吃饱睡好且相对舒心的日子。

  其实,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最大的委屈莫过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同样是小孩,而且差不多大年纪,吴垠可以在那儿玩耍,而我却必须每天早晚两次到村前去挑来够全家用一天的水,必须斫好足够一天烧的柴,必须扫好整个屋子的地,必须洗好全家人吃饭的碗。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是多么憋屈多么痛苦呀!可憋屈归憋屈,痛苦归痛苦,事情你还得去做,谁叫你寄人篱下呢!
  日期:2017-02-20 13:52:02
  多做点事倒也没有什么,但小孩子就是喜欢攀比,喜欢公平。我就是这样。尽管我当时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内心的某个角落还是奢望能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可现实却是异常残酷的,你不但要做很多的事,而且还要受很多的气。比如说,当你和谁发生摩擦发生口角的时候,哪怕你再有理,结果都是你不对,前来围观的邻居们,也没一个会帮你说话的。这该叫人多么气愤!这该让人多么憋屈!尤其对于一个从小就被娇宠惯了的我来说,则更是如此。在自己家时,只有我欺负几个姐姐的份;现在可好,连三四岁的小孩都可以随便欺负你!当然,凭良心说,叔叔家的几个小孩,其本质还算是相当良善的;不然的话,就更是够我受的。

  唉,说起来,没了爹妈的孩子真是可怜啊!
  记得有一次,他跟同村一个名叫吴泉的同龄男孩在村外关山口不知因什么事情吵了起来,吵着吵着,两人便追打起来,没想到吴泉竟突然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对着他的头部使劲的掷了过来。当时他根本没料到他会突然对他下这样的狠手,因此也就完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等他意识到石头已经飞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太迟了,石头直接击中了他的左太阳穴;顿时,他只感觉“嗡”的一声,眼前便一黑,几个“金星”在眼前飞溅,就像电焊溅出的火花,之后便直挺挺地倒在马路上失去了知觉。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渐渐苏醒过来。此刻,他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自己为什么竟躺在了马路上。就在他昏昏乎乎爬起来立足未稳的当儿,吴泉的母亲竟然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且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挥舞着手中的竹梢,对着尚未完全恢复过来的他,就是一阵狂打乱抽!她就这样一边骂一边下死劲抽打,直到他痛得完全惊醒过来跑开,她还拿着那根竹梢追赶了他很长一段距离,见实在追不上了这才慢慢地走了回去。而这时的他,既惊且累,全身是汗;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纵然有满肚子委屈,也没了诉说的对象,也没有帮他伸冤的亲人。直到这时,他才朦胧意识到了父母亲的重要。

  ……
  日期:2017-02-21 16:18:38
  四
  在叔叔家生活了将近一年时间之后,吴福便到邻社中学去就读初中一年级了。读书期间,吃的米是从叔叔家量去的。他一般是两星期回家一次,背上十来斤米。至于钱吧,那时学费很便宜,只要两块钱一个学期。而他因为是孤儿,可以到大队去开具证明,免除学费;此外,还可以享受到最高甲等即每学期10元的助学金。

  但这点钱是远不够一个学期花的。怎么办?回家又没地方开口要去,只能眼巴巴等待叔叔大发慈悲。若叔叔高兴,那他除了能多量到一点米之外,还能得到叔叔主动给的一两块钱人民币。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只能量到米,而且数量还是有限的。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也会到公社所在地的外婆或姐姐家里,去碰碰运气。他的外婆就曾给过他不少零花钱;他的两个姐姐有时也会给他点钱;他的小姨偶尔也会弄点菜用玻璃瓶装好让他带到学校里去吃。

  但大多数时候,在学校里,他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同学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好菜;而他,则只能吃从学校食堂打来的几分钱一份的煮白菜或用腌菜米汤煮成的酸菜米汤羹了。有时候,他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一分钱用,靠的是跟别的同学借钱吃菜。如果借不到钱,那他就只能吃白饭了,或者讨点别人从家里带来的菜吃。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甚至会尽量少吃点饭,省出一两斤饭票来卖钱买菜吃。

  比较糟糕的是,自打八九岁染上烟瘾开始,他就一直没能戒掉烟。在学校读书时,也还是躲着吸烟,一般都是借上厕所之机吸烟。没钱买烟时,便到处捡人家丢在地上的烟头抽。好在本大队跟他一起来的一位男生也有烟瘾,他们很快便成为烟友。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有烟的时候会给那位男生吸,男生有烟的时候也会给他吸。他们经常躲在一起吸烟。
  当然,这时的他,也非常单纯,读书时也非常专心,可以说,对女生是一点也不感兴趣的。非但不感兴趣,而且还很排斥。偏偏老师又安排了一个女生跟他同桌。他记得那时他们俩就像冤家似的,在桌子中间画好一条界线,谁也不许越过这条界线,否则就会招来对方的一顿臭骂甚或挤打。

  在这里读书,其他倒也罢了,就是蚊子太多。当时,同学们之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某某山,读书艰,一日三餐米汤羮,晚上还要挨蚊子叮”
  他被这儿的蚊子叮怕了;再说,学校离家又远,背起米来累死人的;更何况每隔两个星期就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砍柴;他于是只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初一,第二年该上初二的时候,便转到本公社中学就读初二(那时初中是两年制)。
  这里离他村只有四公里,离他小姨家则更近,只有不到五百米距离。在这里读书,不仅背起米来相对容易,而且还可以经常跑到小姨家去打点牙祭。毕竟她是他的亲小姨,更何况他的三姐还是她的儿媳妇呢。出于亲情和怜悯,每次他到她家去时,碰到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她一般都会省出点来给他吃;碰到有适合带的菜时,她也会为他弄上一些用玻璃罐装好,让他带到学校里去吃。逢年过节的时候,他还可以到她家吃上一两顿饭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