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小说:一个孤儿的悲喜人生》
第4节

作者: 守泉山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父亲可能是因为太过苦恼太过忧愁的缘故吧,明知自己患的是肺病抽不得烟,也还是一边咳嗽着一边抽黄烟。直到躺倒在床上,自己都无法往烟筒里装烟点烟了,还要叫儿子替他装烟点烟。
  一天上午,父亲乘着吴福为他填烟点火的当儿,问他愿不愿意到一个他管她叫“姨婆娭家”的老妇人家里去搭饭吃。他一听说要到她家去搭饭吃,便很自然地联想到她一个老太婆子,又有几个大儿子,心里着实有点不愿意,便默不作声。父亲见他这样,便解释说“姨婆娭家”这个人相当好,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他“哦”的回应了一声,发现父亲的身体是越来越不行了,抽一口烟便要咳嗽无数声,这才能接着抽第二口。看到父亲这么艰难地抽着黄烟的样子,他的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可又不好劝父亲别抽,因为他自己也有烟瘾,知道烟的难戒以及没烟抽的难过。

  “我都跟你‘姨婆娭家’说妥了,你在她家里一定要听话。俗话说得好,‘父不死,子不乖’,我死之后,你一莫放牛,二要读书,三莫当干部。”父亲利用咳嗽的间隙轻声地一字一顿地对他说。
  他被父亲说得哭了起来,呜咽着说:“不会的……你会好起来的!”
  可父亲并没有真的好起来。
  日期:2017-02-20 13:47:12

  二
  一天下午,吴福正在离家两里来路的一处砖瓦窑上参加大队小学组织的义务劳动,忽然听到有人远远的冲他喊道:“吴福,你家里的人叫你赶快回去!”听到这话,他的心一下子便本能地收紧,有那么一瞬间,脑子也有点晕晕乎乎的,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一个模糊的意识在脑中划过:爸爸就要死了!他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撒腿就跑。边跑脑海中边浮现出父亲躺在床上,床前围着亲人和乡亲的情景。可能是被乡亲们批评怕了的缘故吧,鉴于教训,他便想着:这下回到家里,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看到将死的父亲,自己究竟应当怎样表现呢?

  此刻的他,就像一个正在准备上镜的演员,想着即将到来的表演。他在内心告诫自己:应当迫不及待地扒开围在床前的人或从这些人的身子之间钻进去,然后扑向父亲的身体,哭着高声喊叫:“爸爸!爸爸!”
  他就这样一心只想着刚刚设计好的那套“表演”,直到真正来到自家大厅,脑海中都还在不断地预演着那幅画面,以致于一跨进房间,他便像一个蹩脚的演员,开始按编好的“剧本”进行表演(连他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好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一个好演员。他的这番表演完全迷失了自我,完全失却了真情,给人以强烈的做作感。事实上,当按预先设计好的情节披开人群,扑向父亲并且连喊几声“爸爸”的时候,他却怎么也挤不出一滴眼泪来——这可完全背离了他原先设计好的情节!真不知父亲临终之时面对如此虚伪的一个儿子,会有什么感触。父亲听到他的干嚎声之后,微微睁了睁那原本一直紧闭着的眼睛,略略动了动那原本一直紧抿着的嘴唇,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从此撇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他,独自去面对这个十分凶险的世界。

  父亲到底还是离他而去了!永远地离他而去啦!可他当时却一点儿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知道傻乎乎地站在穿梭忙碌的人群中碍手碍脚,不知道该帮助人们做些什么。看到大人们七手八脚地在那装殓,也不知道哭,也不知道害怕,就只会傻傻地望着。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只是到了晚上看见那停放在大厅里的父亲的棺椁,他才有些害怕。其他的事则什么也不懂,别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比如什么时候该在棺椁前跪拜啦,什么时候该披麻戴孝跪在棺椁旁边跪谢尊长的作揖啦,他就像一樽磨似的,人们怎么推,他就怎么转。
  也难怪,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怎么知道这些呢?好在有姨父帮着主办丧事,丧事才得以有条不紊地举办,否则,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虽说家里除了他这个儿子,还有三个姐姐,但除了大姐刚满十八岁之外,其余两个也都还小,怎么懂得这些呢?
  说起来,那时的他,可真是不懂事啊。父亲死了,要办丧事了,家里养有一头猪,现在正好杀来办丧事,姨父吩咐他帮着记一记卖肉的账,他居然能像没事人似的在那里记肉账!父亲死了,尸骨未寒,他却打开衣厨抽屉,去翻看父亲的钱包!当他发现钱包里还有几块钱,足够用来买他平时做梦都想买的三块多钱一台的装订机时,他是怎样的兴奋啊!他想,现在我可以马上就去买那个装订机了!这可是他早就想得到、想拥有的一件东西啊!他早就到对面村大队代销店里问过价钱了,三块多一点,可惜他一直都没有这么多钱,现在终于有了!他赶紧从皮夹里抽出那五块多钱,飞也似的跑到大队代销店,买回了那台崭新的亮锃锃的装订机,顺便也买回了一合装订子。

  (长大后,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时,他都会不寒而栗: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呀!像我这样一个既恶毒又自私的不孝儿,真是活该过一辈子痛苦的日子!而我也真是过了一辈子痛苦不幸的日子,上天真是报应不爽啊

  日期:2017-02-20 13:47:44
  父亲终于入土为安了。剩下的事就是树倒猢狲散了。大姐即将回夫家去;二姐三姐也将到未婚夫家里去;现在就只剩下他还没有着落。好在这世上还有好人和热心人在。就在举办丧事期间,时任大队书记的吴斌同志就在他家大厅里给他父亲开了一个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除了当时的大队、生产队干部之外,还有他的亲戚和本家。
  正是在这个追悼会上,吴书记为他的未来作了相对妥善的安排。他记得吴书记当时说,由生产队免费供应他口粮直到他长到十八岁时为止,并当众问在坐的他的亲人们,谁愿意收养他。这时,房下的一位叔叔便自告奋勇地说愿意收养他。吴书记于是便对他说:“我知道你父亲想让你到你‘姨婆娭家’家里去搭饭吃,那么,你是愿意到你‘姨婆娭家’家去呢,还是愿意到你叔叔家里去?”他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叔叔家里好,因为叔叔家除了房子是新的之外;最主要的,是叔叔有几个年纪跟他不相上下的儿子。父亲健在时,他几乎每天都到叔叔家里去跟他的几个儿子一起玩耍;而且,叔叔是名篾匠,每逢当街的日子,便会挑土箕竹篮之类到集市上去卖,有活钱花,生活条件比较好(这点,他平时在叔叔家玩时就已知道),相比之下,他对“姨婆娭家”家却知之甚少,而且她的两个儿子又比他大出许多,再说她家的房子也是旧房子,里面阴森森的,看着叫人害怕。

  说来也怪,碰到这个对他来说事关重大的现实问题时,当时还那么不懂事的他,脑子却也转得飞快!很快,他便不假思索地当众回答说愿意到叔叔家里去。当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甚至能感觉到,叔叔似乎还很高兴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