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信任五环》
第36节作者:
寒崖蚀骨 或许是当时小杨喝了口水,顿时口生津液,滋润了他的喉咙,再加上听到陶部长给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又开始按纳不住自己,“对,对对”地打断了陶部长。其实他即使不打断,因为前面的信息类问题、确认类问题给了太多的限定或引导,再加上总是急着接话,这个态度或许已离陶部长的本意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最可怕的,就是小杨还认为陶部长这么透彻地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决定作为实施的重点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陶部长真正关心的问题呢?这个重点,是不是陶部长真正的重点呢?这小杨,有没有挖掘到陶部长真正的概念呢?
日期:2009-10-22 13:28:01
“老寒,你觉得我在得到陶部长的需求之后,接下来的承诺类问题怎么样?”小杨强打精神,问我。或许他想给自己找回一点点面子。
我如果给他面子,就是对他不负责任,就是在害他,所谓恩里生害。
“不怎么样呗!”我直接回答。
“这还不怎么样?怎么样才行啊?”小杨说。
我必须要考虑好怎么和小杨解释,因为这个问题,有着逻辑在里面。我想了想,调慢语速和小杨说:“这个问题现在看起来有些复杂:
第一,你得到的概念,是不是陶部长的概念,都还两说,所你的行动承诺,是真的源于客户概念吗?
第二,即使陶部长和你说了需求,那他有没有和你分享他的想法和目标呢,他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没有!所以你的承诺在他看来,是你的事情,还是他的事情?
第三,你在提出承诺类问题之前,没有一个确认类问题,这到底是不是客户想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你在让客户做出行动承诺之前,客户也没有看到你的什么优势啊,并且你这个优势不优势,跟他的概念根本不着边儿!他有行动的理由吗?
所以,小杨,即使我们准备了几类问题,但并不能完全了解到客户的概念,了解不到客户的概念,我们的态度类问题、行动承诺就无从谈起,你还谈什么承诺类问题?”
小杨默默地开着车,我真为我的安全担心,不知道他的心里是干什么感觉,更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是不是一片空白。
不过,如果这就彻底摧毁了小杨的自信的话,那算是便宜他了。
“小杨,你看陶部长的回答,‘调研和解决方案很有必要,迟早要做的’,说明他对这个项目是支持的。他让你再和宋主任沟通,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推我们了呗!可是他为什么跟我要方案呢?”
“是和你要了吗,他说‘也可以先搞一个方案我们看看’,注意,是‘也可以’!他看你这么辛苦,这么得意,要不给你布置点儿作业,他怎么对得起你呢?那算是行动承诺吗?提交了那个方案,你觉得他会看吗?”
“唉,这么一说,一无是处了!不用说,我的最低承诺类问题也是无效的啦!”
“他说‘等你方案出来以后’,那是行动承诺吗?”
“操!”小杨猛地拍了一下方向盘,脑袋向旁边一甩,万念俱灭的样子。
我看了看,笑了笑,说:“小杨,其实我觉得,你的拜访总结做得非常棒,真的很到位!”
“那有什么用,做了半天无用功,那老家伙竟然骗我!”小杨说完长叹了口气。
我摇摇头,“从现在看来,你觉得是客户在骗你,还是你逼着客户骗你?”
小杨扭过头,看着我。
“你觉得客户不想和你说真话吗?可是,你给他机会了吗?”
小马在后头悄声说:“原来,是小杨逼得客户说慌!”
日期:2009-10-22 21:49:56
提问操纵症
北京的天就像被泼了瓢冷水,一下子凉了下来。
阳光懒洋洋地靠在大地上,犯了秋乏,提不起半点儿精神。
小杨拜访完陶部长,原以为陶部长告诉他了关键需求,准备兴冲冲地回去写方案,结果我们在回来的车上一聊,心情也和北京的天气一样,不仅凉了下来,更提不起半点儿精神。
在他看来,除了受到了打击,更主要的是在这张迷惑的大网上,任凭怎么挣扎,总找不到任何出口,这是让他最郁闷的事情。
“老寒,再和大家小聚一下吧!”平时勤奋的小马给我打来电话。小马目睹了小杨拜访陶部长,以及我们后来解剖麻雀的整个惨案发生,对那样一个结果已经近乎于震惊。小马感觉到自己之前如此勤奋,真不知道逼着客户给他说了多少假话。
“可以啊,是老地方,还是?”我问。
“地方不重要,关键是大家能一起聊聊,请你指点迷津!”小马也挺困惑的。
指点迷津不敢说,我的方案,应该都是源于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的。正是因为他们带来这么多问题,大家分享出来一起探讨,这对我的思考也会有很大帮助。
秋天的傍晚逃得特别快,就像销售离开投标失败的现场一样,带着几股寒意,“嗖”地一下,就从白昼变成了黑夜。
华灯初上的茶馆里,久不聚的几个好哥们,又坐在了一起。与前几次其乐融融的气氛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这次显得有些冷清沉闷,气氛远不如前几次那样热闹。
小杨和小马来得早,身上还带阵几股寒风,屋子里顿时更加冷清。
小牛和小朱倒是散发着些许热量,或许小朱还陶醉在与马尾辫小悠的结识之中,小牛搞的也都是老客户,问题倒不是那么明显,不过也发现了自己之前销售中的很多不足。
最后推门进来的,是那个慢悠悠的小熊,他做销售,从来什么事都不着急,那种心态,那种日子,真让那帮销售羡慕坏了。
“老寒啊,你不够意思!”上来小牛先顶了我一句。
我笑了笑,“呵呵,没办法。多理解,多理解!”我知道他说的是我和小杨去拜访客户,还给小杨上了一课。其实小朱已经告诉我了,他们回来之后就相互聊过,上次小朱告诉小杨,这次小杨与小朱分享,兄弟之间多交流,好事!
小杨直接开口了:“老寒啊,你说那个陶部长怎么就骗我呢?我还是有些想不通。”
“车上不是说你了嘛,是你逼着客户骗你的!”小马记忆犹新。
小牛一听这个名词很感兴趣,好奇地问:“是吗,小杨还有这本事?”
大家的目光都转向小杨。
小杨很困惑,表情尴尬地看了看大家,又看看我。
“小杨,我问你,在你向陶部长提高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那些问题的答案,或者期望的答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有吧,有也不清晰,反正是觉得那些问题是我应该问的。”小杨回答。
我想了想,说:“我们为什么提问呢?其实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当我们向别人提问的时候,心中总有自己的困惑,或者有自己期望的答案但拿不准,希望从对方的回答里得到肯定,或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吗?”
小杨眯着眼,想了有三五秒,然后超级慢地点了两下头,说:“是啊,我问的,肯定是想得到答案的问题……”
“嗯,那就对了。其实我们也好,客户也好,大家都是在根据自己的困惑提出问题,其实并没有放下自己固有的想法,去真正倾听对方所说的话,而只听自己想听的信息,关注自己想要的内容,经常忽略对方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看法!”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况。
大家纷纷点头。
“你的意思是,我们没有真正放下自己固有的想法?”小牛脑子转得快,率先反应过来。
我点点头,然后看着大家说:“对,没有真正放下!而这可能是我们提问的最大问题,总是拿着自己的想法在验证,甚至已经预设了答案,在那儿等着客户回答。一旦得不到自己期望的回答,我们又顺着自己的思路,去提下一个问题,完全忽略了客户的真正想法。”
小杨说:“不应该这样吗?我们以前培训,都是这么说的,通过提问引发客户的思考,让客户回到我们的答案上来,从而我们就建立了客户的期望,控制了客户的想法,从而得到对我们销售有利的结果和答案啊!”
“没错,在很多培训里和销售书里讲到的提问,都是希望引导客户思考销售想让他思考的问题,希望客户按着销售的思路往下想,从而让客户的思想行驶销售的轨道上来。那是真正的提问吗?我们的提问,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又问大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