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暗黑录》
第20节

作者: 老资格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么家世,延州连一个进士都未出现过,就不要说士族了,因此只能比拼财富与家族成员力量大小。有没有大家族,有,党项人李士彬,然而随着三川口之役,这个超然家族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余下的还有一些羌人部族,规模都不是很大,更不要说是汉人。或者比官职,据王巨所知,朱家并没有人当官。因此只能比拼财富。
  赵朱两家财力王巨不知道,但可以看衣着穿戴,赵四娘子穿着的绸衣十分精美,不知道是哪儿的丝帛,头上戴着的玉簪在秋日下更是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泽,想来价格也是不菲。从这上面看,赵家应当也能算是有钱人家。
  难道在宋人眼中,朱俊相貌举世无双,这个赵小四相貌仅是平平,自己审美观相差了那么多?
  “杨大郎,李二郎,尤三郎是我的同砚兄弟,这位乃是王大郎,”朱俊做着介绍。
  同砚兄弟就是同学,还能称呼为同门,同窗,同塾,塾友,同师,同堂,同门友,同砚乃是最文雅的一个称呼。
  书呆子嘛,不要说几天下来,就是几个月下来,也不会马上就改好的。
  “见过几位兄台,”王巨拱了拱手,然后看着朱清与那两个陌生中年人。

  “这是钟铁匠,这是孙铁匠。”朱清做着介绍。
  元黑子虽是王家寨的人,算是自己人,不过手艺终差了一些。只是王巨不大好直说。
  眼下的剑仅是第一步,无论他那个碳化钢小窑,或者百叠与淬火工艺都得要改进,甚至要校正所用的材料。
  实际若是资金充足,条件准许,王巨都能弄出来一个简易的原始水压机,或者利用不同的铁矿石搭配,说不定能提前弄出来某种坚韧的合金,不过在王家寨肯定不可能了,没那条件。而且这个研发费用在这时代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手头的工艺可以改进,这必须得请更高明的铁匠过来帮忙。
  两个铁匠手艺活不错,但也不至于连朱清都敬重了,顶多待遇好一点那就不错啦。
  然而恰恰相反,在王巨心中,他们才是最敬重的人!
  “见过二位,寨中都安排好了,请跟我来。”王巨客气地说。
  这就是时代差距生产的反应。
  朱家对王巨很客气,不仅是妖孽,知书识字的妖孽才是真正的妖孽。但对两个手艺高明的铁匠又不当一回事。
  王巨恰恰相反,明明是朱俊的好友,州学的学子,大户子弟,王巨却敬而远之,对两个铁匠却抱着尊重的态度。
  王巨带着两个铁匠离开。
  杨都看着朱俊,样子有些狼狈,在劳动嘛,面对黄土背朝天,还能指望有什么好样子?衣服上沾满了泥巴,满头大汗,于是他说道:“二郎,你这是何苦?”

  “父亲大人吩咐。”
  “世伯居然有如此奇思妙想……”尤滔不由摇头。
  难道吃吃苦,就能望子成龙了?
  “休要小看了这个少年人。”朱清在边上说道。

  杨都、尤滔,李万元三个青年平时与朱俊关系不错,朱清略有耳闻,不然也不会来看望朱俊。可这三个青年良莠不齐,特别是杨都与李万元比较傲气。
  他害怕杨李二人说出什么不好的话。
  这个少年虽然眼下贫困,同样傲气得很,甚至比杨李二人更傲气,而且出手果决,虽然智慧到了让人惊艳的地步,不过朱清也看出来,王巨绝不是一个大度之辈。
  “小看了他?”杨都不由大笑。
  “大郎,朱伯说得对,此子绝不可小视。”
  大伙儿哈哈一乐。

  杨都着着那个单薄的身影,奇怪地问:“他只是一个孩子。”
  “你也不比他大上几岁。”朱琦继续翘着兰花指道。
  “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朱俊仔细地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
  不是王巨的独立老成懂事与机智,朱俊现在还继续是一个书呆子,很难察觉到这中间的宝贵。
  他看中的就是王巨的学问。
  可能王巨的毛笔字仅能做到有些工整,不入他的法眼,更不及朱俊自己写的字。
  他笔记与自学心得中也有许多错误,至少以朱俊观点是错了的。
  但除此之外,有许多地方依然让朱俊赞叹。甚至偶尔在交流经义文章诗词上,让朱俊受益多多。
  若是王巨是他的“同砚”,那也罢了,可王巨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这所有所有的学问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甚至朱俊怀疑若是给王巨系统性的学习一两年后,至少他的学问要胜过州学里的那些教授。
  因此又郑重地说了一句:“若有可能,他以后说不定就能唱名于东华门。”
  仅是这一句,大家一起呆住。
  朱家三个儿子,小妾生下了朱小三还小,看不出来什么,朱家老大男风,结婚几年,居然没有生出子女,甚至妻子还是一个处……朱小二是书呆子,因此传为延州笑柄。

  但绝不能低估朱二的学问。
  在州学里,他的学问算是比较优秀的,未来有很大机率能考一个举子。
  只是举子。
  至于进士,延州倒是送了许多举子进京赶考,然而那一个中过进士?宋朝立国几十年来,唯独只中了一个诸科生,那已经在延州轰动一时了。
  东华门外唱名?
  谁不想!
  韩琦与狄青在西北时,狄青一个得力大将焦用犯了一点儿小事,韩琦便要杀他,狄青来求情,说此人乃是好男儿,立过许多战功。韩琦轻藐地说了一句,东华门外唱出者为好男儿,他算什么好男儿。话外之音,就连你也不是什么好男儿!然后当着狄青的面就将此人杀了。

  能在东华门外唱名,是几十万宋朝读书人的梦想。
  唱榜之时,便是蛟蛇化龙之日!
  莫要怀疑朱俊的话,以朱俊的学问评价出来,至少七成让人诚服。
  “二郎,你言重了吧。”尤滔怀疑地问。
  “一点也不言重,天色快要接近黄昏,你们今天不会走了。”
  “我们带了帐蓬过来。”敢情一个个当作来休假的。
  “那你们跟我来,我将他的笔记拿给你们看。”
  “好啊。”
  几个人向王巨家走去。
  李万元扭过头问朱清:“朱管事,朱家如何认识这个少年?”

  “机缘,”朱清打了一个哈哈。
  其实他也在好奇。
  论语那不算,那套五经正义,这个小子才得到一个来月,这一个来月能学到什么?
  几个进了王巨的家。
  一个简陋的茅草屋,家中更是四壁空空,能看得上眼的便是王巨揩油买来的五经正义,另外就是朱俊带来的笔墨纸砚,一起放在王嵬替王巨打的那个简易书橱里面。

  所以王巨都懒得锁门。
  难道王家寨还能出窃书贼?
  朱俊在书橱里拿出一叠纸张,从中抽出一张纸。
  上面是王巨学习《中庸》的心得。

  这时候中庸还没有单独抽出来,依然属于礼记的一部分。
  至于经义,有五经,有九经,有十三经的说法,而且时常改动,不过儒家主要的经义就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尚书》,变来变去就是这些经义,无外乎主次轻重的变动。至于老子,庄子,管子,国语,荀子,墨子,韩非子这些书在儒家中地位一直不是很高。但现在没有中庸,没有大学,全属于礼记一部分。

  纸上便是一些中庸里王巨自己揣摩出来的注解。
  然而开始一行字便吸引了大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