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58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15 08:23:20
  NO.107
  苻健的侄子平昌王苻菁趁着皇帝病危之际,带兵杀入东宫,打算杀掉苻生自立。
  然而他的情报工作做得实在太差,此时苻生正在皇宫侍疾,根本就不在家,苻菁扑了个空。但造反这事是条单行道——上了这条路就不可能掉头,他只好一不做二不休,诱骗部下说皇帝已经死了,硬着头皮前去攻打皇宫。
  苻健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句话的意义,之前他已卧床不起多日,但闻之此变后,他居然强撑着病体站了起来,随后带着护卫登上了宫城的门楼。
  见了皇帝,叛军马上就一哄而散。
  梦想称孤道寡的苻菁如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随后被杀。
  不过,就像兴奋剂可以临时提高人的体力却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一样,苻健这次体内超常分泌的肾上腺素虽然让他暂时创造了奇迹,但却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此后他的病情便迅速恶化。

  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颁下遗诏,以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愣、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受任辅政。
  可是,临死前他却又把苻生叫到床前,叮嘱儿子说:六夷酋帅和辅政大臣,如果有谁敢不听你的命令,你就应该把他们铲除。
  这两个命令,看起来就像是一边要让人跳舞一边却同时又要把他的手脚绑起来——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啊。
  可想而知,此时苻健的心情有多么的纠结——一方面,他对年轻的苻生并不放心,所以要尽可能地多设几个辅政大臣,另一方面,他对这些异姓大臣更不放心,毕竟,连自己的亲侄子都会背叛自己,何况这些外人呢?
  公元355年6月15日,苻健带着满腹的疑虑和不安离开了人世,年仅39岁。
  21岁的苻生随即登基,成为前秦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史载苻生从小就是个性情暴烈的犟孩子。

  由于天生就有一只眼睛失明,他没少受到别人的嘲笑,就连祖父苻洪也不例外,有一次对他开玩笑说:我听说瞎眼里是流不出眼泪的,是吗?
  没想到小苻生听了,居然马上用刀在自己那只瞎眼里使劲乱刺,顿时血流如注,热血盈眶。
  他的瞎眼在滴血,他的好眼在喷火,他的嘴巴则发出了这样的怒吼:你看,这难道不是眼泪吗?
  苻洪被这个熊孩子的极端行为激怒了,便拿鞭子抽他。
  苻生大叫:我天性不怕刀枪,却不耐鞭打!——言下之意是,你要么就干脆用刀枪杀了我,拿鞭子打我算什么本事!

  苻洪更加恼火:你以后要是不改这种坏脾气,我就把你贬为奴隶!
  但苻生的口气却依然像茅坑板上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那我可不就和石勒一样了!
  当时还是后赵石虎统治时期,苻生居然张嘴就敢直呼后赵高祖石勒的名字,毫不避讳,如果让外人听见,这还了得!
  苻洪吓坏了,连忙把苻生的嘴巴捂起来。
  随后,他找到了苻健:你这个儿子狂悖无比,大逆不道,应该早点除掉他,否则,等他长大后必然会坏我们家的大事!
  父亲的话,苻健本来不敢不听,但其弟苻雄却劝阻他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改,何至于现在就这么做!

  苻生这才得以活了下来。
  也许正是那股天生的狠劲,让长大后的苻生有了万夫不当之勇,他力大无穷,能徒手杀死猛兽,走路快如奔马,无论是骑射还是击刺,均冠绝一时,在战场上他经常身先士卒,为前秦建了不少功勋,也为自己赢得了继承人的位子。
  苻生上任后的第一个举动,就充分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日期:2016-04-16 14:32:23
  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译:桓公(桓温)年轻时和殷侯(殷浩)齐名,他心里一直不服气。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更出色?”殷浩说:“我和我自己交往,我宁愿作我。”
  日期:2016-04-17 11:54:35
  桓温自江陵北伐,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自帅大兵继进。与寮属登平乘楼望中原,叹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 人不得不任其责!”记室陈郡袁宏曰:“运有兴废,岂必诸人之过!”温作色曰:“昔刘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魏武入荆州,杀以享军。”

  东晋桓温自江陵出发北伐,派督护高武占据鲁阳,派辅国将军戴施驻扎在大河岸边,自己则率领大军随后进发。他与同僚们登上大船的高楼,遥望中原,深有感慨地说:“使神州大地沉沦,百年基业变为废墟,王衍等人不能不承担责任!”记室、陈郡人袁宏说:“时运有兴有废,难道一定是这几个人的过错!”桓温脸色一变说:“过去刘表有一头千斤重的大牛,吃进去的草料豆饼比一般的牛多十倍,然而拉车赶路时,竟不如一头瘦弱有病的母牛。魏武帝曹操进入荆州后,就把它杀掉让士兵吃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