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18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9-21 08:19:55
  NO.31
  刘琨请拓拔猗卢继续进军,一鼓作气,直捣平阳。
  但猗卢却拒绝了:我来得太晚了,致使你的父母被害,我很惭愧。如今你的失地已经收复,我的部下也已经很疲劳了,需要休整,我看刘聪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咱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随后,拓拔猗卢留下部将段繁等人协助刘琨戍守晋阳,自己则率军返回漠北。

  此时晋阳已成了一片废墟,刘琨只好徙居阳曲(今山西阳曲),在那里招集散兵和流民。
  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刘聪把主要的精力用来对付西边长安的晋愍帝司马邺,刘琨才获得了少许喘息之机,得以生存下来。
  虽然屡经磨难,但顽强的刘琨依然不改志向。
  对他来说,他的面前从来都没有选择题,只有必答题——无论如何,他都一定要平定汉国、收复国土!
  只要还有呼吸,他就绝不会放弃这个目标!
  公元313年6月,刘琨再次邀请拓拔猗卢与他一起攻打汉国,但由于刘聪早有准备,早已派刘粲等人扼守险要之处,无懈可击,无空子可钻,最后刘琨等人只能无可奈何,无功而返。
  之后仅过了半年多,石勒就攻灭了王浚,实力愈发强大。
  毫无疑问,石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苦守并州多年的刘琨。
  刘琨深知自己的处境,在给晋愍帝司马邺(当时长安还没陷落)的上表中,他悲愤地说道:东北八州,勒灭其七;先朝所授,存者惟臣。勒据襄国,与臣隔山,朝发夕至,城坞骇惧,虽怀忠愤,力不从愿耳!——晋朝东北地区八个州,石勒灭掉了七个,先帝所授的八个州刺史,如今仅剩我一个。石勒占据襄国,与我只隔了一座太行山,早上出兵晚上就能到达,每个城堡都很害怕,我虽满怀忠心和仇恨,但却力不从心啊!

  他明白,自己要在刘聪和石勒两强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只有更加依靠拓跋鲜卑,便表奏晋愍帝封拓拔猗卢为代王。
  凭借拓拔猗卢的鼎力相助,他才在并州又坚持了两年的时间。
  然而,靠墙,墙可能会塌;靠山,山可能会倒;靠别人,别人也总有逝去的那一天。
  公元316年初,拓跋鲜卑发生内乱,拓拔猗卢被其子拓跋六修所杀,之后拓跋六修的堂兄拓跋普根又灭掉了拓跋六修自立,没过几个月拓跋普根也死了,其子拓跋始生被拥立……
  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首领的变换比季节的变换还快。
  一时间,漠北乱成一团。

  但刘琨却因祸得福,他的儿子刘遵之前一直在拓跋部当质子,在那里颇有人望,鲜卑大将箕澹、卫雄与他关系不错,为了避乱,两人便带着三万部众与刘遵一起南下并州,投奔了刘琨。
  这样一支能征惯战的鲜卑生力军的意外加入,让刘琨如中了彩票大奖一样热血沸腾。
  不过,据说中大奖对很多人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很多穷光蛋一旦中了大奖,往往会患上“三高”——高估自己的财力、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控制力,大肆挥霍,到处投资,最后甚至导致破产。
  很不幸,刘琨也没能摆脱这样的命运。
  之前一直被动挨打,刘琨憋气都快要憋出内伤来了,现在他实力大增,信心大增,肾上腺素大增,不免有些飘飘然,产生了与刘聪、石勒一较短长、一决高下的念头。
  正好此时石勒率军攻打乐平(今山西昔阳),太守韩据向刘琨求救。

  正在兴头上的刘琨当即答应,命箕澹等人率军前去讨伐石勒,救援乐平。
  日期:2015-09-23 08:24:23
  NO.32
  箕澹劝谏他说:我部下的这些人久在异域,未习明公恩信,恐怕现在难以使用。我觉得还是应该先闭关守险,积蓄实力,等他们受到您的感化后,再用他们不迟。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平心而论,这个建议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生活告诉我们,道理往往赢不了情绪。
  此时的刘琨早已情绪高涨,头脑发热。
  如果说箕澹的话是一盆冷水,那么刘琨热昏到爆表的脑袋就是一块烧红的铁板——冷水浇上去马上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
  他把这样的忠告完全当成了空气。
  刘琨命令全军出动,让箕澹率军二万为先锋,自己则驻军于广牧(今山西寿阳),以为声援。
  见箕澹军来势汹汹,石勒的部下也有人胆怯了,多年前的“恐鲜症”又犯了,有人对石勒说:箕澹士马精强,锐不可当,咱们应暂且避其锋芒,深沟高垒,不要与之交战。
  石勒勃然大怒:箕澹军远来疲惫,号令不齐,何强之有!敌军转眼将至,此时怎可退避?若箕澹乘我退兵的时候乘势进逼,岂不是自取灭亡!
  他立即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进言者处死,同时传令三军:后出者斩!——有出击不及时的,斩!
  不过,他也知道,对付这些剽悍的鲜卑军,要像钓大鱼一样——绝对不能硬来,只能用巧劲。
  石勒命大将孔苌率轻骑兵迎战箕澹军,同时在山上的险要之处设下了两支伏兵。

  战不多时,孔苌就假装不支,向后败逃。
  箕澹不知有诈,紧追不舍,追到山谷处时,石勒的伏兵从两边山上突然杀出,箭如飞蝗,杀声震天。
  在石勒军的四面夹击之下,箕澹几乎全军覆没,只剩千余人突围而出。
  消息传来,并州大地一片震恐,刘琨的部下军心离散,其长史李弘献出晋阳城,投降了石勒。

  这样一来,刘琨无家可归,无路可走,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几乎陷入了绝境。
  幸好这时占据蓟城的段匹磾向他发出了邀请。
  段匹磾是段部鲜卑首领段疾陆眷的弟弟,当初石勒灭掉王浚返回襄国的时候,任命当地人刘翰为幽州刺史,驻守蓟城,但刘翰对石勒并无好感,石勒一走,他就投靠了段匹磾。
  蓟城自此为段匹磾所有。
  接到段匹磾的信后,刘琨立即率残部出发,到蓟城投奔了段匹磾。
  段匹磾对刘琨颇为敬重,不仅与他结为兄弟,还推举他为大都督。
  两人歃血为盟,约定要共襄义举,复兴晋室。

  公元317年初,段匹磾和刘琨率军进屯固安(今河北易县),随后段匹磾又写檄书给其兄长段部鲜卑首领段疾陆眷以及叔父段涉复辰、堂弟段末柸等人,请他们带兵前来汇合,共讨石勒。
  然而,段末柸却和他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在段部鲜卑内部,如果说段匹磾算是“亲晋派”的话,段末柸就是彻底的“亲石派”。他之前曾经认石勒为干爹,后来石勒对他也非常不错,经常派人给他送各种厚礼——从美食到美酒,从美金到美女,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现在他觉得回报石勒的机会来了。
  他对段疾陆眷、段涉复辰说:您二位作为段匹磾的父辈和兄长,听一个小辈的,那不是耻辱吗?何况,打石勒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就算成功了,还不是他段匹磾一个人的功劳!

  段疾陆眷等人觉得有理,便没有出兵。
  这样一来,段匹磾孤掌难鸣,也只能撤军。
  第二年,段疾陆眷病死,段末柸杀死段涉复辰,占据了辽西,自称单于。
  段匹磾率军回去奔丧,却被段末柸认为是来争位的,率军阻截。
  两军因此大战了一场,段匹磾大败,损失惨重,退回了蓟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