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3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显然这枪手水平还是不错的,旁征博引,各种典故,各种成语,各种名人名言,各种比喻排比,洋洋洒洒,文采飞扬。
  旁边有个随从赶紧提醒贾南风:不行啊。太子向来就不爱看书。这么写的话,皇帝肯定知道有问题,不如就事论事,有什么答什么,语句只要通顺就好了。
  贾南风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要不,你来写吧,我将来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这个随从颇有些小才,很快就模仿司马衷的语气写了一份答卷,文字虽然朴实无华,偶尔还有几个错别字,但也算是答得有根有据,像模像样。
  接着,贾南风又马上让司马衷照着抄了一遍,随即交给使者。
  司马炎看了这封答卷非常满意,还特意把它给卫瓘看,很有点显摆的意思:老卫啊,你看看,你看看,我儿子好像也没你说的那么差吧?
  日期:2015-07-17 09:16:30
  NO.4
  除此以外,司马衷之所以能顺利保住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也与他的儿子有关。
  虽然司马衷的能力不行,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性能力不行——在他不到20岁的时候,谢才人就给他生了儿子司马遹。
  司马遹和父亲截然不同,从小就聪慧过人,祖父司马炎非常喜欢,经常把他带在身边。
  有一次夜里宫中突然失火,司马炎想要登楼观看火情,当时才5岁的司马遹却拉住了他,说:突然起火,应该防备意外,陛下您不应该站在那么显眼的地方,这不安全。
  一个还在尿床的小屁孩竟然考虑得比自己还要周密,司马炎不由得大为惊奇:这简直是天才!
  从此,他对司马遹更是刮目相看,甚至还当着群臣的面把他与晋朝的实际开创者司马懿相提并论。
  也许,在司马炎的设想里,司马衷只是个过渡人物,司马遹才是他真正的接班人。
  当然,他也知道司马衷毕竟难堪大任,因此在病重的时候,他为自己的儿子煞费苦心地挑选了两个辅臣——汝南王司马亮和车骑将军杨骏。
  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炎的叔父,历任军政要职,是皇族宗室中年龄最大、威望最高的人物。
  杨骏是杨皇后之父,凭借这一身份而备受重用,是司马炎在后期最信任的得力助手。
  这两个人,一个是司马衷的叔祖父,一个是司马衷的外祖父,忠诚度都是不容置疑的,且两人可以相互牵制,不至于一家独大。
  司马炎觉得,有他们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自己应该可以放心了。
  可惜的是,设想虽然绝妙,现实却令他绝望!
  杨骏借自己在宫中侍疾的机会,居然把司马炎命自己和司马亮共同辅政的诏书给藏了起来,接着杨皇后又趁司马炎临死前昏昏沉沉的时候,召来了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监华廙和中书令何劭,口头宣布皇帝遗诏,任命杨骏为太尉、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总领朝政。
  之后,杨皇后当着华廙、何劭的面,把写好的诏书给躺在床上的司马炎看,司马炎什么也没说——估计他这时要么是已经病得说不出话来了,要么是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既然皇帝没发表意见,那当然就可以认为是默许了。
  就这样,按照这个所谓的“遗诏”,在司马衷继位后,杨骏就成了整个帝国说一不二的主宰。
  杨骏专横跋扈,刚愎自用,且为人刻薄,做事苛刻,朝中的大臣们都对他怨声载道,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王对他更是不服。
  野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从中看到了机会。
  她决心发动政变,除掉杨骏。
  但她深知自己实力不够,且居住在深宫之中,不便出面,需要找个有实力的帮手。

  她找的人,是时任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是司马炎的第五子,司马衷的弟弟,当时才21岁,此人的头脑像十以内加减法一样简单,胆子像十的一百次方一样大,如果生在现在,肯定是骗子的超级VIP客户。
  这样的人,显然是拿来当枪使的最佳人选。
  果然如贾后所料,司马玮听说后不仅欣然答应,还叫上了自己的弟弟淮南王司马允(司马炎第十子)作为帮手,两人随即申请入朝。
  杨骏本来就担心司马玮等人在地方上手握重兵,会对自己不利,见他们主动要入朝,当然立即同意。
  公元591年3月8日,在贾后的精心策划下,政变正式发动。
  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八王之乱”自此拉开了序幕。
  凭借手中掌握的司马衷这个橡皮图章,贾后轻易地取得了将杨骏免职的诏书,给杨骏安的罪名很老套——谋反。
  司马玮负责执行,他亲自驻守司马门(皇宫外门),派东安公司马繇率军拿着诏书前去捉拿杨骏。
  日期:2015-07-20 09:18:32
  NO.5
  暴雨面前,城市下水道的好坏一览无余;生死关头,杨骏豆腐渣的本质顿时呈现。
  当时有部下建议他烧掉禁宫中的云龙门放手一搏,他犹豫了半天,最后居然说:云龙门是魏明帝时所建,花了一大笔钱,怎么舍得就这样烧掉呢?——为了保护公物,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最终,坐以待毙的杨骏被杀于马厩之中,其家人、党羽全都被诛。
  颇有心计的贾后并没有立即走上前台,而是推出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共同执政——两人都是功勋卓著的老臣,在这样一场动乱后,由他们出面稳定局势,可谓是众望所归。
  不过,对贾后来说,这一切只是不得以的做法——自己要想独揽大权,像司马亮这样名高望重的人是必须除掉的。
  仅仅三个月后,贾后又暗中指使司马玮杀掉了司马亮和卫瓘,接着又嫁祸于他,以“擅杀大臣”的罪名将司马玮这个愣头青斩首。
  司马亮等人死后,贾后终于再无任何顾忌,开始为所欲为。

  她荒淫无度,不仅和太医令程据等人私通,甚至还让人四处物色美男,供她淫乱。
  不过,贾后还是有点头脑的,虽然私生活够乱,在政事上却一点不乱——这几年,她重用庶族出身的老臣张华,使朝政保持了相对安定。
  然而,春风得意的贾后此时仍有心病,那就是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司马遹。
  当年的神童司马遹现在已经逐渐长大了,对贾后的专权,他非常不满。
  贾后对此心知肚明,遂决心废掉太子。
  公元299年底,贾后设计诬陷太子谋反,将司马遹废为庶人,次年又将其杀害。
  贾后的这一举动,就像一碗水被倒入看似平静的油锅,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司马遹是晋武帝司马炎看好的继承人,向来被寄予厚望!
  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乘机以“贾后谋害太子”为罪名起事,一举诛杀了贾后和贾氏一党,自任相国,控制了朝政。

  但贪婪的司马伦对此并不满足,没过多久就把司马衷一脚踢开,篡位做了皇帝。
  这可让其他诸侯王找到了口实。
  镇守许昌(今河南许昌)的齐王司马冏(司马炎弟弟司马攸之子)首先举起大旗,宣布讨伐司马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