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误读——撕开野史面纱,直面历史真相》
第8节

作者: 九孔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以上来看,这阿房宫真是可以用此宫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如果这座宫殿能够保留下来,这将是多么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啊,项王你的罪过可真是大呀!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陕西考古研究所成立联合考察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考察,却得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消息!

  日期:2014-02-18 20:46:2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毓芳研究员领队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组成的阿房宫考古研究队对秦代阿房宫遗址进行地毯式的考古勘察,由于其面积之大,考古人员甚至对现在已经被村庄、民居覆盖的地方也没有放过,对村寨中的菜地、花园、猪圈、厕所的底下都进行的勘探,结果发现光是阿房宫一座前殿的遗址面积达3000平方米,他们进行勘察的面积达3.5万平方米。考古人员试图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千年前那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被熊熊大火淹没在滚滚黄沙之下的古代最美建筑找出来,看看史书中记载的那种美轮美奂是否真实?

  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勘察,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现场出土的秦国时代的城墙、瓦当、夯土上并没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怎么可能?难道说阿房宫没有被项王烧毁?难道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流传了千年的故事没有发生过?我们实在难以接受!让专家学者最接受不了的是在《史记》中明明记载了这件事,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严谨的史学家,他的《史记》向来被奉为研究西汉之前所有历史的圭臬,难道说《史记》记载错了?!

  考古人员不敢轻易下此结论,会不会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的风云变换,那些被焚毁的痕迹消失在滚滚烟尘之中?也会不会是我们勘察的面积还不够大,因为据记载阿房宫的规模可是空前绝后的?
  于是考古队做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继续扩大对阿房宫遗址的勘察面积,并且用了新的勘察方法,对其一平米的面积打5个勘探孔,这样一来能迅速了解地面以下数十厘米的土层状况。另一方面,考古队对同样是在陕西的汉代长乐宫遗址进行分析,长乐宫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当年的女强人吕雉就在此处把韩信拿下。后来长乐宫改为太后的专门住所,那个著名的“金屋藏娇”的故事也在这里演绎。但是和大部分古代的宫殿群一样,这样一座在当时的西汉王朝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宫殿也免不了被大火吞噬的悲惨命运。所以考古人员打算做一个对比,看看是不是因为时间的洗礼能冲刷掉那个时代的印记。看来考古人员是想错了,现在长乐宫出土的遗址虽然经过了千年,但是依然不能掩盖其在当面受过的那场大火留下的创伤。

  看来是该说出真相了,阿房宫根本就没有被烧毁过!我们让项王背负了2000多年的骂名!
  那《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明确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发现有什么不对之处,没错,就是这里!“烧秦宫室”只是说烧了秦朝的宫殿,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阿房宫!那会是烧了那座宫殿?又是谁玩了移花接木的把戏?

  考古人员进过对比研究,在清理古时咸阳城的遗留物时,确实有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是咸阳宫!也就是说项王当年烧毁的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那个把移花接木的把戏玩的最好的大家也一定知道是谁了——杜牧,他的那篇《阿房宫赋》的魅力实在太大,让人们相信了一个历经千年的神话。
  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进行,一个更让世人震惊的信息逐渐浮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是不是有勇气宣布而我们是不是有勇气接受呢?
  阿房宫其实根本就没有建成!
  考古队员在清理阿房宫遗址时发现,无论他们怎样努力的发掘,他们只发掘到大量的墙体,砖块,瓦当,但是却没有发现宫殿必须有的梁柱、廊道以及必要的排水系统等,连最起码的宫殿的遗址都没有。说明阿房宫真是没有建成,可能连前殿都没有完成。那为什么会这样?秦王怎么会突然放弃了这座伟大的宫殿?
  原来在修阿房宫的同时,秦始皇也在紧锣密鼓的为自己修建以后驾鹤西游之后的永久的家——秦始皇陵墓。他当时把七十余万的修建者分成两拨,一拨修造阿房宫,一拨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是后来随着秦始皇的突然死亡,只好把在修造阿房宫的人都掉去修建秦始皇陵,这样阿房宫工程就停下来了,虽然后来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但是随着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爆发,秦朝二世而亡,终其一朝都未能完成这个遥远的梦。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大家现在习惯都把阿房宫三个字念成(e、pang、gong),但是其实当时这座宫殿秦始皇根本就没有来的及为其取名,只是象征性的随便先叫了个名字阿房,所以应该念成(a、fang、gong),也就是那座宫殿的意思。
  项王终于可以沉冤得雪了!
  最近还听闻一个消息,本来陕西西安打算投资380亿重新建造阿房宫景区,因为这事情还惊动了我们习主席,在这个全民不铺张、不浪费的时代,只好拆除,不许建!
  日期:2014-02-19 15:40:52
  008 讳疾忌医——一个充满谜团的神医
  在公元前385年到357年这一段时间内,一位医生来到了齐国,因为这位医生在当时声名远播,所以齐国当时的国君齐桓侯就将他请入宫中作客,想一起探讨探讨如何发展提高整个齐国的医疗水平。这位医生当然也是欣然同意,当他在宫中第一次见到蔡桓公的时候,就说的第一句话就给齐桓侯一当头捧喝,“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说大王您有病在腠理,不治要加深的。桓侯听此晴天霹雳,当然十分不爽,想我让你来不是触我的眉头,讽刺挖苦我的,看我现在脸色红润,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像是有病的样子么!随即说道:“寡人无疾!”待医生退去后,齐桓侯对左右说:“这些神医就喜欢故弄玄虚,把没病的人说成有病,然后假装将其治好,这下功劳可就大了。”居有间,等这位医生第二次见到桓侯的时候,又进行了劝告,说您的病现在已经发展到血脉了,不治将益深,桓公又没听。等到他第三次见到桓侯,再一次警告,说这下已经到在肠胃了,不治还会加深,可惜桓公还是没听。等到第四次他远远见到桓公,转身就跑了。这次桓公感到奇怪了,说这小子这次怎么不说了啊,去把他抓回来问问清楚。桓侯手下回来禀报:神医说病在腠理的时候用药料来熨烫按摩就能治好,在血脉的时候用针灸就能治好,在肠胃的时候用汤药也能治好,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骨髓,那归司命神管了,没救了,必死无疑。桓侯听罢无言以对,果然几天后桓侯就疼痛难忍,一命呜呼了。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这位神医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正史名册的医生——扁鹊,太史公在《史记》中专门为其立了一篇传记——《扁鹊仓公列传》,以示对其高超医术的肯定和赞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