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45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21 09:49:37
  连载39
  第九章 除旧布新
  玄武门之变不只震动了大唐帝国,还惊动了突厥人。武德九年八月末,时距李世民即位还不到二十天,颉利可汗便率重兵一路打到了长安城外,驻扎于渭水便桥之北。
  颉利这是干嘛来了呢?
  没别的,听说大唐高层有变,新皇即位,政局不稳,赶来混水摸鱼,趁火打劫,狠狠敲一回竹杠,当然你要认为人家是来贺喜的也可以。

  狼又来了。一头反复无常的草原狼,说点啥好呢?
  说啥也没用,啥也不必说。
  但长安是大唐京师,绝不是颉利想啃就能啃得动的,所以他驻兵于渭水北岸后,随即按兵不动,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为使节,去拜谒李世民,一面观察虚实,一面试图敲诈。
  (元代陈及之《渭水会盟图》局部,图为渭水便桥。)
  一、渭水之盟
  执失思力很快见到了唐天子李世民。为圆满完成讹诈任务,一见面他便口出狂言炫耀实力:“颉利、突利两位可汗已率百万大军打过来了!”
  唉哟,百万大军是够唬人的,乍一听人家这样说,好怕怕。
  但实际上,突厥兵至多也不过十来万人,执失思力可真能瞎掰。
  只可惜唐天子不吃这一套,他话音刚落,便遭到了李世民连珠炮式的一顿痛斥:“我大唐与突厥缔结盟约,前前后后给过你们多少金帛?你家可汗背盟弃约,又来犯我,能不惭愧么?你还跟我炫耀什么?我先砍掉你头颅再说!”
  执失思力一见势头不对,脑袋要掉,赶紧磕头服软求饶。

  常言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见此情形,旁边萧瑀、封德彝急忙出来圆场,请皇帝能放执失思力一马,李世民说道:
  “我如果放他回去,突厥必定会以为我害怕他们,越发嚣张,不行!”
  不能杀也不能放,那该怎么办?
  折衷一下,当场扣留,关了他禁闭!

  看来讹诈别人也要分对象,碰上硬茬子,就只能自讨苦吃了。
  扣留了突厥使者,李世民随即调兵遣将,做好了应战准备。一切就绪后,他又先行出发,亲率萧瑀、房玄龄、高士廉等六人策马径赴渭水,去见颉利。
  只有六人六骑!真不知萧、房、高这些个文臣怎么就敢跟他去。
  每临大敌,李世民总是这样出现在最危险的位置上,给全军将士以信心!

  李世民很快见到了颉利。他在渭水南岸与颉利隔水而语,大声责备对方背盟弃约,对方千军万马黑压压一大片,他自视若无物,义正辞严。颉利手下突厥各部首领没料到李世民居然不顾身份挺身而出,大惊之下,不由得崇拜之极,纷纷下马罗拜。正在此时,唐军大部队从后面赶来,一时盔甲耀目,旌旗蔽野,一望便知其军容强盛!
  颉利,你不是要试探我的虚实吗?拿来给你看!
  颉利在渭水北岸等候多时,不见执失思力,却只见到唐天子的身影,说我负约就说吧,反正这个我也不在乎。不过唐军军容之强盛他也始料未及,一时脸色凝重起来。
  唉,看来硬拼也不划算,还是拿些好处走人吧。
  其时唐军众将纷纷向李世民请战,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跟突厥人干一仗,谁知李世民却命令全军后撤布阵,独自留下来与颉利交涉。萧瑀大人觉得这个太冒险了,拉住马缰苦劝,李世民只好跟他解释了一番:
  萧爱卿,这你就不懂了。突厥人欺软怕硬,对付这种人,我们必须耍横!
  如今突厥深入唐境,又见我大军出动,必然会感到害怕,肯定不愿意硬拼,我留在这里,正是要等他们前来请和的。制服突厥,在此一举,你且看来!
  萧爱卿明白了吗?
  还是没明白。
  没明白不要紧,事后再向领导讨教。
  不出李世民所料,颉利随后果然派人请和来了。
  当然了,颉利所谓的请和,无非是来商谈撤兵的条件。

  唐朝再穷也比俺们富得多,不能再匀给俺们一些好东西么?金银布帛啥的,啥都不嫌,只要给了俺,俺拍拍屁股就走,绝对没二话!
  李世民没有犹豫,痛痛快快答应了颉利,然后驱马回宫。
  隔了一天,双方挪了个地儿再次谈判,李世民亲临长安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誓于渭水便桥之上,唐朝许以突厥金帛等物,双方就此罢兵言和。
  其时,颉利独自留在渭水西岸,而其麾下各部突厥首领则纷纷由便桥来到东岸,拜谒唐天子,于是唐天子大摆宴席,设酒款待。
  望着宴会上举杯畅饮的突厥各部首领们,李世民不由得心念暗转,试想,如果他装作酒醉而突然下令,命唐军把突厥首领们统统捆起来,再出其不意,乘势挥军攻击渭水西岸的敌人,突厥各部群龙无首,唐军定能摧枯拉朽,大败突厥!
  然而默想片刻,李世民还是强自压下了这个念头。
  这之后,唐天子与突厥各部首领尽欢而罢,而突厥兵也就此退去。
  颉利这一趟又没白跑。这个太划算了,一仗没打,就捞了一笔,何乐而不为?
  颉利且莫高兴得太早,这是你最后一回敲竹杠了。

  回去之后,萧瑀实在忍不住了,又去找领导讨教。
  萧大人是个直肠子,不给他个说法他睡不着觉。
  李世民笑了笑,只好给萧瑀一一道来:“此番突厥虽然倾国而来,但是我却发现,他们的阵形十分松懈,颉利与各部首领只想捞些好处便走,并不愿意真打,所以才会跟我们讲和。”
  “双方讲和之时,颉利独自留在渭水西岸,而突厥各部首领却齐集唐营,如果我一声令下,将他们一网打尽,并乘势袭击突厥各部,必能一举破敌!”
  “等他们逃跑时,如果我再安排一支伏兵,断掉他们的退路,并以大军追击,如此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两军夹击,我们定能大获全胜。”
  是啊,原来您啥都知道,那您为啥不打呢?
  萧大人更困惑了。
  (元代陈及之《渭水会盟图》局部。)
  萧大人好学不倦,打破砂锅问到底,领导也只好跟他继续交底:“之所以不打,是因为我刚刚即位,国家不宁,百姓贫穷,一旦与敌人开战,我们的损失也小不了。”
  “而一旦这样做了,就意味着我们撕毁了盟约,敌人对我们的毁约怀恨在心,一定会团结一致,扩军备战,如此一来,我们要想彻底消灭敌人,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所以我才按兵不动,拿出金帛跟他们讲和,如此一来,敌人就会以为我们害怕他们,必然会因此而骄傲,放松戒备。而我们却可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然后趁虚而入,一举消灭敌人。这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卿知之乎?”
  萧爱卿你这回明白了吗?
  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骄敌之计!

  李世民谋得很大,他不是想击败突厥,而是想彻底消灭突厥,击败突厥只是暂解燃眉之急,是蝇头小利,只有消灭突厥,才是长远利益,是宏观大局!
  为了长远利益,只能牺牲眼前利益,为了宏观大局,只能暂时忍辱负重!
  欲擒而故纵,欲取而先与。其志不在小,所以必须先忍,忍辱待机!
  有道是,忍者终昌!
  听完领导的教诲,萧大人叹口气说道:“非所及也。”
  领导呵,我不如您!

  以上便是李世民与颉利缔结“渭水之盟”的全过程。
  从表面上看来,“渭水之盟”与后世著名的“澶渊之盟”并无不同,都是给敌人送一份大礼,以财物换和平。
  但实际上,二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
  “澶渊之盟”只是单纯的求和,而缔结“渭水之盟”中,李世民还暗伏了一招骄敌之计,一个是忍辱偷生,一个是忍辱待机!
  通过“渭水之盟”,李世民化解了他即位之后的第一个危机,此后数年,唐朝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养精蓄锐,最终大破突厥,生俘颉利,彻底解决了不可一世的草原帝国!
  当然这一切都有待后来的实践证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