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第47节

作者: 赤脚踏沧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15 14:03:02
  【085】
  第九章 绝地反击(5)
  ▲▲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对内阁大学士姜曰广,马士英怨毒已深。
  当初刘宗周激烈猛攻时,马士英就感到纳闷:刘宗周远在千里之外,为什么对朝廷的事情会如此门儿清?阮大铖私下告诉他,肯定是姜曰广老贼在背后使坏。

  如今,用中旨起用张有誉,姜曰广又煞费苦心地写了这么长一篇文章加以阻挠,真是岂有此理!
  为了铺平起用阮大铖的道路,马士英决定拔掉姜曰广这颗钉子。
  马士英麾下甘愿充当枪手的奴才不少,第一名自然是东平伯刘泽清,但刘泽清在地方上太忙,马士英觉得还是浊流派的小同志、太常寺少卿李沾最好使。当刘宗周老先生风尘仆仆抵达南京的当晚,南京城大街小巷就贴满了诽谤、辱骂刘宗周的大字报和小字报。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都是李沾同志的杰作。
  并且,最近马士英又收买了一个新枪手,竟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这孙子堂堂的皇族宗室,却来给马士英捧臭脚,心甘情愿受其驱使,不知这是他本人的悲哀,还是老祖宗朱元璋的耻辱。
  老朱家是一个奇特的家族,在朱元璋成名以前,朱家给孩子取名都非常随意和简明扼要,比如朱元璋的高祖叫朱百六、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可自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给儿孙取名可就煞费苦心了。
  也不知朱皇帝从哪里搜罗来如此多佶屈聱牙、冷涩不通的生僻字,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还必须包含“金木水火土”偏旁,比如朱祐樘(明孝宗)、朱厚熜(明世宗嘉靖帝)、朱载垕(明穆宗)、朱翊钧(明神宗万历帝),还有什么朱慈烺、朱慈炤、朱慈炯(崇祯的三个皇子)等,摆明了就是不让地球人认识。

  马士英新收买的这个奇特枪手“朱统○”,名字更是典型的冷僻拗口,最后这个字乃左右结构,左边部首为“钅”,右边偏旁为“類”(现代简写为“类”),我横竖端详了半天,又翻遍手边的字典、辞书,竟没搞清楚这是个什么字,读什么,什么意思。请朋友们恕我孤陋寡闻,干脆“秀才识字读半边”,叫他“朱统类”吧。
  对待子孙后人,朱元璋无疑是相当仁慈的,因为自己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所以不忍心再让老朱家的后世子孙遭受哪怕一丁点儿罪,于是规定:所有皇族成员,一律不准出门打工干活,都必须宅在家里吃喝玩乐,尽情地享受人间的富贵荣华。
  与其他王朝不同,明朝的皇族成员,是享有终身福禄的,他们举行过成年礼后,就被授予一定的爵位,并分封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包括一些佃户与仆人。
  朱元璋制定的爵位制度,有异姓和宗室两种。对立有大功的异姓功臣,爵位的等级只有公、侯、伯三种;而对于老朱家自己的后世子孙,爵位却慷慨地划分成八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朱元璋的安排是如此周密,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些宝贝儿孙们每天无所事事,只能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一个个都变得肥头大耳,庸碌无能。他们唯一拥有的能力就是惊人的繁殖,有一位王爷几十年工夫竟生养出一百六十多个儿子(女儿不算),但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生育纪录很快又被另外的王爷一次次刷新。到了明朝末年,据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繁衍到了近百万人。
  皇室人口呈几何级速度膨胀,致使国家对他们的供应已经成为一种不堪承受之重。据明史专家统计,到十六世纪时,供养皇室男性成员的开支已经超过了大明帝国全部官吏俸禄的总和。
  于是许多宗室成员的禄米不得不被削减或缓供,有些爵位稍低的人员入不敷出,只好借贷,逐渐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有的宗室成员甚至因为不能出来做事,坐吃山空,竟被活活地饿死在家里。
  到了万历年间,朱元璋的祖规不得不开始松动。为了谋生,宗室成员中地位较低者,可允许从事一些农工商职业,或参加科举考试担任地方上的小官。
  朱统类属于南昌建安王一系,受封镇国中尉,跟崇祯帝朱由检、弘光帝朱由崧的支派已经疏远得八竿子都打不着了。他从江西北漂到南京,目的就是寻找发展的机会,他的最大愿望,是在吏部候选,好赖谋求个能来钱的官职。
  可怜巴巴的南昌建安王府镇国中尉朱统类在南京一出现,就被眼光敏锐的马士英捕捉到了。他派人找到朱统类,说你只要乖乖听话,我保证给你个京官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