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58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11 17:50:54
  【更新】第二十七章 拿圣人开刀
  讲完了柴荣“限佛”这件大事之后,我们下面要讲的是他所做的一件小事。
  与“限佛”这场轰轰烈烈并且为他换取了千夫所指骂名的运动相比,这件小事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无人知晓的事情,但就是这件无人知晓的小事,其意义却非同凡响,这件小事就是征税。
  税收本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之一,怎么就变成小事了呢?因为这一次柴荣所要收的税并不是普天之下、全部老百姓的税,而是一小撮特殊人群的税。
  一千多年来,官府征税,百姓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是农民种地,商人经商,还是渔民捕鱼,猎户狩猎,屠户养猪,只要你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有产出,有交易,有收入,就必须要缴纳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这些税也是自古以来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一般来说,纳税是全体公民的义务,除了享有税收减免优惠权的皇室宗亲、王公贵族和国家高级公务员外,都得乖乖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当然,在搞特殊十分普遍的中国,例外总是存在的,有一般的,就有一般之外的。除了上面所讲的部分特权阶层外,还有一小部分群体也是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那就是孔老夫子的后代,确切的说是生活在曲阜的孔氏家族。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老夫子就被戴上了圣贤的桂冠,后来的历代帝王,不管有没有文化,喜不喜欢孔子那一套学说,大多都对孔圣人尊敬有加,毕竟人家经过了官方认证,已经被正式确立为圣贤,不管大家认不认识这位老夫子,听没听说过他的学说,一律都对他顶礼膜拜,你要是偏偏来个特立独行,对圣贤稍有不敬,小心被孔圣人的忠实粉丝们(简称“孔粉”)口诛笔伐,光是口水都能淹死你。

  所以,就算你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不喜欢也不能表现出来,就算装装样子也得装下去,皇帝也不例外,别人暂且不说,就连行伍出身的郭威都多次祭拜孔子,以表示自己对孔老圣人的敬仰之情,犹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决口,一发不可收拾。
  除了授予荣誉称号、大搞祭祀仪式、悬挂圣人海报、甚至追封为王等等这类象征性、礼仪性的精神激励外,对孔圣人的物质激励也是不可或缺的,你总得给老人家些实惠的不是?
  这类实质性激励手段也很多,比如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录取孔氏后人为官;赐予孔氏后人科举进士出身,也就具备了做官资格;划拨“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景区的专项维护经费等等,而最为实惠的手段莫过于享受税收免除的优惠政策了。
  免除曲阜孔氏家族的赋税,这是历朝历代的惯例(至于从哪个朝代开始,恕本人无知,我也不知道),主要是为了表示对孔圣人的尊敬之情,由于孔圣人本人早已超脱,无福享受,这些丰富的物质精神激励就由圣人的子孙后代来继承享受了。

  孔圣人的后人们显然没有他们先人圣贤的道德水平,他们毫无惭愧的坦然接受了官方的各项优待政策,特别是税收免除政策更是让他们受益匪浅。
  由于国家的尊重和保护,曲阜孔氏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所以孔圣人的后代人丁也非常兴旺,朝廷一般不会直接给他们发放工资和生活补贴,白白养活着他们,但却会免费拨给他们更有价值的东西——土地,以便让他们能够养活家庭中的众多丁口,历代帝王赐给孔氏家族的土地数目,我没有掌握详细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少。
  就这样,曲阜孔氏家族在历代王朝庇护下,成为了一个拥有大量土地而又免于纳税的特权地主集团,几百年来都是如此。
  日期:2014-07-11 17:52:15
  【更新】

  曲阜家族享有几乎所有优惠政策,这一现象在古代所有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包括皇帝、大臣、普通百姓和孔氏家族,大家都对此都见怪不怪,毕竟人家是圣人之后,搞搞特殊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你还真别不服气,也别眼红,想埋怨就只能埋怨你投错了胎,没能当上孔老圣人的嫡传子孙。
  不过,凡事都会有变化,事情到了后周显德年间就发生变化了,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周世宗柴荣决定改变这一数百年来的惯例,废除孔氏家族的免税权,他要让孔氏家族像其他百姓一样向国家纳税。
  这可是一个需要极大勇气的举动,其艰难程度更甚于他的限佛运动。柴荣限佛虽然得罪了无数佛教信徒,在佛教史上留下了骂名,但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支持和赞成的,后来的史书在这件事上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
  相比而言,向孔氏后人开征赋税就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世之举了。撇开孔子他老人家超凡入圣的个人身份地位不说,就算孔氏家族全额足额缴税,其税收额度相对全国而言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这一政策引起了那些饱读孔圣人诗书的大臣们极力反对,他们认为不值得为了扩大赋税收入,去和孔圣人争抢这些许“小钱”,实在是太不尊重他老人家了。

  对于这些道理,柴荣当然十分清楚,也曾经考虑犹豫过,然而他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孔氏后人的税必须要收。
  在柴荣看来,你们是圣人之后,更是我大周子民,与其他百姓并无二致,朕理应一视同仁,你们也应该自觉、足额缴纳赋税,争做一个合法纳税人,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特权阶层,在我大周是不允许存在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你们除了每天自称是圣人之后外,什么都不是。
  其实,柴荣向孔氏后人征税,并不是计较那些“小钱”,他更重要的深层用意是拿孔圣人的后人开刀,征猴子的税给鸡们看,让那些享受税收减免特权的阶层们看看我柴荣的决心,连孔圣人的后代我都不给面子,都不怕得罪,你们最好给我放聪明点,擦亮眼睛做好准备,好好地给国家做贡献。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柴荣便接连出招,下诏免除了退休官员和贵族们的税收减免权,要求他们按照普通老百姓一样缴税,同时严禁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相互勾结,把本应由他们自己承担的赋税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
  为了加强对税源的管理和对税收征缴工作的监督检查,朝廷还专门派出许多使者,到各地核定民田,均定赋税,查处了许多地主豪绅们隐瞒土地财产、偷税漏税的违法现象。
  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扩大税源,严控税收”的专项税收整顿行动,偷税漏税的地主豪强被依法加以惩治,后周国家财政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加,普通百姓的赋税负担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真是一举三得的完美策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