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43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24 19:40:01
  【更新】第二十章 一战成名 (中)
  皇甫晖来到城头,对着城下的赵匡胤喊了一句话:“人各为其主,愿容成列而战。”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你我战场相逢,都是各为其主,不如大家来个君子协定,你让我领兵出城,给我时间排好阵列,拉好架势,咱们正大光明的打上一仗,你赵匡胤可千万别耍什么阴谋诡计。
  要说这位皇甫晖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虽说他没有读过太多兵书,也算不上当时名将,但好歹也是身经百战,没有战绩也有资历的沙场老将,总应该懂得兵不厌诈这个最基本的军事原理吧?而他居然天真幼稚到与敌人商量如何开打,难不成指望对方会答应你的请求,真的让你从容布好阵列,然后等你大军挥进,把自己消灭个一干二净?
  事实上,皇甫晖虽然提出了这个不可思议的要求,就连他自己也没指望对方会答应,但对方的回应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赵匡胤居然答应了,而且是“笑而许之”。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赵匡胤的笑容绝对会有些许诡异和狡诈,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皇甫晖的这一要求正中他的下怀,要是不答应岂不是自己的脑子进水了吗?

  皇甫晖却没有考虑太多,他的想法是自己上一次败的实在是窝囊,只要赵匡胤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一次光明正大的机会,让自己好整以暇,从容出击,后周军队必败无疑,自己也可以一雪前耻。
  怀着对胜利的无限憧憬,皇甫晖率领全部主力走出了滁州城,这个本来可以保护他甚至帮助他取得胜利的“乌龟壳”,开始从容指挥部队在城下背城列阵。
  与预期一样,赵匡胤并没有发动突然袭击,而是率领部队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看来他是打算好好履行双方的君子约定了。
  不过,当南唐军队的阵型刚刚摆好,皇甫晖还没有发布攻击命令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原本保持沉默的后周军队突然杀出一骑,马上将领手抱马颈,身体紧紧伏在马背之上,双腿夹击,催动战马,风驰电掣般地向南唐军队对冲了过去,后周将士们定睛一看,马上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统领赵匡胤。

  这可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冲锋动作,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见英雄们的如此壮举,往往还冒着枪林弹雨,勇敢纵马冲锋,场面十分拉风。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只要对方万箭齐发,只要冲锋的人和马没有穿着传说中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甲,这位拉风的骑士和他的坐骑就得瞬间变成刺猬。
  但是所有的电影电视剧中关于这种危险的表演也都有相似的情节,战场上的子弹虽然十分稠密,却像长了眼睛一样从来不往人身和马身上招呼,全部都从身边呼啸而过,所以场景虽然万分危险,主角往往有惊无险,最多受个皮外伤,绝对不会影响他精彩的表演。
  赵匡胤的这次冲锋却不是骑士表演,也不是军事演习,而是实实在在的战场搏杀,他受伤倒地甚至壮烈牺牲的概率应该是比较大的吗,但令人奇怪的是,在整个冲锋过程中,赵匡胤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甚至连受伤的威胁都没有,南唐那边居然也没有人放冷箭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发动的冲锋十分顺利,他一边向前狂冲,一边还高声喊起了冲锋口号:“我只取皇甫晖的脑袋,与他人无干!”
  说书人常说一句话,叫“说时迟那时快”,我们刚才的描述也是如此,虽然描述的话语多了一些,但战场上的变化却是电光火石之间,根本容不得大家多想。
  赵匡胤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加上他冲锋速度极快,转眼之间就冲到了皇甫晖的面前,皇甫晖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只觉眼前一闪,就被赵匡胤势大力沉的一剑击中头盔,狼狈栽下马来。
  后周的数千骑兵见到主帅如此英勇表现,军心大为振奋,二话不说,立刻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百,奋力杀敌,反观南唐军队,看见仗还没正式开打,对方主将就如同天将下凡,自己的主帅就中招落马,顿时胆战心惊,斗志全无,一击即溃,在后周军队的追击砍杀中死伤无数,剩下的非逃即降,而逃不掉的那些士兵应该还记得赵匡胤那句“与他人无干”的口号,乖乖缴械投降。主帅已经成了人家的俘虏,我又何必拼命抵抗呢?

  是役,周军大胜,赵匡胤以五千人马击溃南唐十万大军,以一己之力生擒对方主帅皇甫晖,南唐另一位主帅姚凤也在混战中被擒,周军顺利进占滁州城。
  清流关和滁州之战让赵匡胤声名鹊起,他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了的军事能力让人叹为观止,面对南唐十万大军,他毫不畏惧,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机智谋划,出奇制胜,战斗过程中,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不畏死亡,英勇无比,实在是一名极具天赋、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
  对赵匡胤的表现,就连成为他手下败将的皇甫晖也彻底心服口服,向柴荣当面盛赞赵匡胤的智谋英勇。能够获得对手的认可,实在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位皇甫晖一位久经沙场的著名老将,大风大浪经历得多了,当世将领大部分都入不得他的法眼,要知道他皇甫晖带头搞兵变的时候,赵匡胤还没出娘胎呢。
  不过,如果你认为赵匡胤只是一名擅长打仗的将领,那就未免低估了他。事实上,论起治军施政、为人行事,赵匡胤的态度和能力在后周当时的中高级将领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攻破滁州之后的两件事情就说明了这一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