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深圳》
第14节

作者: 独孤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我迟迟没有行动.我和小鬼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是文化层次,我虽然只比她多读了几年书,但我们相处的话题会很少.我已经被社会污染了,而她还是璞玉,未经雕琢,我怕玷污了她.
  还有很多方面,总之我和她不是一类人,我宁愿她暂时孤独也不愿去打搅她平静的生活.既然无法谈情说爱,那只有寄情工作了.新客户是越来越难缠了,三天两头来验厂,忙得我不亦乐乎,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连络感情,还要亲自下产线自行稽核一遍,以免到时出纰漏.
  送走了客户,又要为它准备报表,还要时常嘘寒问暖,这就叫服务,贴心周到,比三陪有过之无不及.一个好的客服人员,是要有大忍让的.新客户的不断入主,把我推到了风头浪尖,美其名曰"窗口".客户可以不认识我的老板,但不能不认识我,任何事都要找我;各个部门也可以不理会客户,因为他们把所有的事都推给我.

  我有时的工作状态可以说是上蹿下跳,左冲右突,奔波于各个单位,沟通协调.没办法,谁叫我是桥梁是纽带是window.富士康是可以加班的,加班是有钱的,但我经常忙得忘了报加班,那就成义务加班了,白干.
  大公司什么事都讲究个打卡,自从智能卡发明后,为老板省了不少心,却桎梏了员工,不怎么人性化.电子企业不但有智能卡系统,还有警卫每天拿着个金属探测环,在门口扫来扫去,防止员工偷窃.这一切,跟坐牢确实很相似.最烦的就是出入门口警卫要扫你一下,什么硬币,手机,打火机乃至板装的药片全得掏出来,人少还好,遇到下班高峰期,后面的庞大人群会推死你,口水淹死你:不要挡着别人下班!

  日期:2005-10-28 17:42:17
  我们课长老张是个爱喝酒的人,每次部门聚餐都免不了干它几斤白酒,也就一两箱吧.课长也分三六九等,师级越高,课长越大.比如我们的检测部门有很多课长,但是有一个课长最大,他就管检测所有的课长.这好比古代朝廷的官位制,巡抚,总督只是官职,还有一品,二品的级别在.
  老张做过老师,在各种工厂都做过,人生阅历很丰富,老婆也换过,孩子也两个,现在又是品管的老大,可以说人生得意需尽酒,所以经常拉我们喝酒.老张酒量是不错的,经常和兄弟们干得昏天暗地,席间也常爆出豪言状语,比如说给我们加薪什么的,我们也没当真.老张对部属还是不错的,有能力的他会尽量提拔,他曾将一个员一的小姑娘连提三级到师一做了组长,组长可是比线长有的地方叫拉长还高一级.因此人力资源部对我们品管非常不满:就你们品管不按规矩做事,哪有这样提拔干部的.

  但是老张据理力争,最后还是达成了他的意愿,说明他还是很爱才的.但是老张也是很严厉的,有时候做错事他会骂死你,做老师的本来就会骂人,加上他飞扬跋扈的神态,被骂的甭提有多难受.我经常看到小旋被骂得伤心落泪,楚楚动人,我看了都心疼.而且老张他不管人员是不是他的部属,他逮到谁就开骂,整个产线都叫他张协理,因为他谁都敢骂.

  我也被骂过,那是一定的.有一次我主持会议,没来得及备齐资料,就仓促开始了.结果会议开一段就要停下来去找一下资料,连停3次后,老张发彪了,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要是照这样下去,下个月就不用来上班了!当时大多数的部门老大都在场,还好我淡定,我想要是换了小旋,那要泪流满面了.
  第二天开早会,老张又拿我说事,他说:"我们这里没有高科技,如果你连这些鸡毛蒜皮的事都干不好,那我这里没有你可以做的.你是高级知识分子,不用我教你怎么做这些杂活儿吧?"有了这次教训,到第二次我主持会议,我搞得像模像样,各部门都很满意,老张更是一面红光.散会后,老张有些得意的问我:"这次怎么搞得这么好啊?"我回了他一句:"不搞好一点,是不是不想混了?"于是我看到老张得意的踱步而去.

  日期:2005-11-5 19:22:37
  品质管理是门很高深的学问,对企业来说,质量就是生命,是在商业竞争中必胜的法宝。小日本的东西往往价格很贵,但是很多人愿意买,因为它质量好。
  比如一个电视机,在国内可以用几十年甚至还不落伍,还有很具代表性的walkman,谋杀了多少年轻人的腰包。现在都流行抵制日货,但是日货的质量摆在哪里,仔细算算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所以很多时候抵制日货只是一句口号。
  日货为什么质量好?这里涉及到质量工程的发展。知道品质管理的都认识戴明,他可以说是质量管理的鼻祖。
  二战后,戴明在美国推行质量管理理念,但是没有受到重视,于是他老人家一气之下来到日本继续自己的理念。战后的日本,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日本人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把戴明奉为上宾,并把质量管理深入到骨子里,忠诚的执行各项品管政策。

  直到丰田汽车杀入美国,美国人才追悔莫及,连忙把戴明请回国,但是此时的日本,已流淌着质量管理的澎湃血液,以钻石般的品质傲视全球,独步天下。戴明是美国人,却帮日本人打下天下,好比当今国内很多知识分子,国家培养了他们,他们却到国外为外国建设添砖加瓦。
  这其中并非全是因为人的贪婪特性,而是祖国不能给他们发展的沃土,埋没了他们的天才,在国内钩心斗角,而在外国可以专注于学术还受到很高的尊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质量管理虽起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发扬光大。
  日本人虽与中国人民不共戴天,但是大和民族有其优秀的一面,特别是对待工作,我共事过的日本人中,没有一个怠慢工作,兢兢业业,很值得中国人学习。台湾企业里很多日本人,台湾的飞速发展一部分也得益于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
  纵观全球,我们不难发现,殖民地基本上都不落后。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品质,让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称霸全球。
  身为品管人员,我可以说只懂得质量管理的皮毛,因为质量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尤其是高层的重视。在中国企业里包括港台公司很能推行质量工程,因为初期是要巨额投入的,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眼前利益会蒙蔽一切。

  做到全面品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就算一个清洁工,都要知道质量的重要性,并亲身做起。这好比推行计划生育,一定要上升到国策的层面。
  质量和产量开始有一个制衡关系,提升质量必定要牺牲部分产量。质量管理发展到最高境界,质量和产量已没有关联,产量高质量也好。
  这也可以参照日本企业,满世界都是日货,但日货质量还是一如既往坚挺。很多人会误解,提升质量必定会提高成本,因为一分钱一分货嘛。
  其实质量上升到一定高度,是会降低成本的。质量差的东西维护成本会很高,现在都是三包,质量出了问题,最后还是企业自己掏钱解决,为何不从一开始就抓好质量呢,可以省却很多后顾之忧。
  我喜欢买廉价的东西,虽然质量没什么保障,但是它廉价,质量也还可以接受。很多人就以为我不重视质量,我常跟别人说:其实,我是一个品管。

  好比当年周星驰常跟别人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很无奈,我也想买高档货,但我的收入不足以支撑,我是个穷人。
  我穷,但我不喜欢哭穷,人都有虚荣心。我常幻想,什么时候我也充回阔佬,做回凯子。
  我深深的记得,肖包子来广州时,我陪她逛街,她看中了一件衣服,我无法替她买单,我站在一旁默默无语,她自己刷了卡。男人,能为自己心爱的女人买单,也是一种幸福。
  我的收入,在深圳仅够温饱,但我还得忍,守住云开见日月。这种辛酸的历程,来深圳奋斗过的人们应该都有体会。
  跳槽是个发展的手段,但我不会轻易跳,我必须学到相当多的东西,才可能跳得成功。我不是喜欢漂泊,而是不能稳定。
  假如一个公司给我优裕的生活,要我把青春奉献给它又有什么所谓,当然,我也没什么青春了。不是我不知足,生活让我盲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