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的君子袁世凯》
第11节

作者: 龙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估计袁世凯也是这么想,不成想,说着说着,沈氏竟然表示这次出演爱情动作片女主角不仅不要钱,还可以资助袁世凯打点各种关系的费用。只要他不嫌弃,袁世凯走后就自己赎身,就是给别人洗衣做饭、当老妈子,也不再接客,一心等着他回来。

  这种事儿,尤其是对一个心情正无比郁闷的男人来说,诱惑程度,对内心的安慰程度,都是无法形容的。所以,日后袁世凯刚刚在朝鲜站稳脚跟,就派人把沈氏接到了身边。因为那时正房于氏远在项城老家,这大姨太太就名正言顺的当起了家。
  日期:2014-05-09 21:41:58
  沈氏的赌博,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是赢了。当时的她虽然押了宝,可连袁世凯自己都不知道输赢的结果。南方也不行,又不能再次空着手回家,他决定再次北上碰碰运气。这次他先到了天津,这时被李鸿章委以负责旅顺军港建造任务的堂叔袁保龄刚好在家。
  虽然分了家,而且所有俸禄加起来一个月仅仅一百两银子,要支付幕僚的工资,家里十来口人的花销,袁保龄还是热情的接待了自己的侄子。就在爷俩商量着是要再回去准备乡试,还是尝试着托托李鸿章的门路时,一份来自山东的信解了袁世凯的燃眉之急。
  来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目前负责登州海防,兼管山东全省军务的一品大员吴长庆。吴长庆之所以写信给袁保龄,是听说了袁世凯目前正在他这里,而且不太得志。他觉得有义务帮助帮助这个后辈。而这份义务,源自他与袁世凯嗣父袁保庆的八拜之交。
  日期:2014-05-11 14:37:14
  因为这个吴长庆是正是提携袁世凯走入仕途的人,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代的详细一些。想当年,吴长庆的老爹也搞团练,在庐江被太平军围困。吴长庆单骑杀出,向不远处的袁甲三求援。当时正面正遇劲敌的袁甲三与儿子袁保恒、侄子袁保庆商量,是否应当分兵支援。袁保恒从军事角度考虑,主张不能分兵,因为一旦分兵不但可能救不了吴长庆父子,自己也可能会被正面捻军击垮。袁保庆则主张出于道义的考虑,既然大家都是搞团练来保家卫国,目标一致、手段相似,还是应当不惜风险的尝试营救的。

  就在他们仨争论不休,举棋不定的时候,传来消息庐江城破,吴长庆老爸战死。自此之后,吴长庆与袁保恒割袍断义,不再往来,而感激袁保庆在关键时候仗义执言,与他结成八拜之交。当然,就像很多晚清笔记小说记载的那样,这种官场结拜还不如**间以姐妹相称来的可信,但日后袁保庆死在南京任上,当时已经投靠淮军,领兵驻守在附近的吴长庆看着已经没了权势支撑的一门孤儿寡母,倾尽全力的帮着料理后事,就不能不说这人人品不错了。

  据吴长庆女儿回忆,袁世凯不仅与自己父亲有上面提到的这层关系,还早就拜了吴长庆做义父。不过从日后袁世凯给家中写信对他的称呼看,似乎还是这个盟叔的称号更贴切一些。无论怎样,正在人生低谷的袁世凯,在接到这样一位实权人物的信件时,那份喜悦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官三代,山穷水复的时候,总能遇到贵人。其实这些贵人都是用时间、金钱砸出来的,只不过咱们草民没有那样的先祖,只能以一己之力与别人几代的合力相比拼罢了。

  日期:2014-05-11 17:02:53
  袁世凯决定去试一下,有人罩着总比自己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来的靠谱。更何况,吴长庆身在军营,身边事务都以统兵为核心,这也正是自己兴趣所在。当时的他肯定不曾想到,自己这一去,开辟了一番惊天辟地的伟大事业出来。
  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袁世凯因为自己热心军务,当初投奔吴长庆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要弃文从武。其实,这与实情相差甚远。且不说作为出身名门望族的袁世凯,要是放弃科举需要多大的勇气,克服多大的阻力。更重要的,个人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自身的观点虽然可以因世事而有所超脱,但总是逃不脱大的历史局限。
  袁世凯就是这样,与同时代很多多次科考不中的读书人一样,谋划着在吴长庆这边混个差事以有份口粮,等日后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不想这个盟叔更够意思,直接将他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日常作息方面,不仅不用他因杂事儿分心,还安排了两个勤务兵供其驱使。当然,成年男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花销,所以还给他挂了一个文案的虚职,每月白白领四十两银子的俸禄。想那袁保龄作为道员,一家上上下下、幕友雇员的费用都是他支付,一个月也仅仅一百两。由此可看出吴长庆对世侄袁小四真是够慷慨的。

  日期:2014-05-12 09:33:18
  袁慰庭也是个爱恨分明、知书达理的人,吴长庆对自己的好,他看在眼里,感激于心。这一时期,他写给老家陈州当家二姐的信中,多次表达了对这位盟叔的感激之情。我想在初尝人间世态炎凉的他,这份感情应当是真的。他感到自己又一次驶入了可以避风的港口。
  虽然袁世凯对吴长庆很感激,但是对另一个人很是头疼。这就是吴长庆特意为他延请的塾师——张謇。对,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南通张謇。这个时候的张謇,刚刚中了秀才,在吴长庆军中做幕友。吴长庆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盟兄弟照顾好子嗣,让袁世凯同自己的儿子一同就学于张謇。
  这不能不说他的一番苦心,但是却狠狠的害了袁世凯。有人说男人的才情与他的心胸是成反比的。这话对错姑且不论,但是恃才傲物的人却比比皆是。这时期的张謇虽然仅仅一届幕友,但是作为儒将的吴长庆对他很是倚重,根本不把他当作下人看待。很多事情,张謇都有很大的发言权,而且一些重大的事情往往因为他的一两句话改变这位吴将军的看法。
  日期:2014-05-12 15:02:11
  就是这样一位位不高权重的才子,对袁世凯进行了一番彻底的心灵摧残。因为据说,张謇面对着袁世凯的文章,竟然无可下笔批改之处——不是因为写得太好,而是他写的实在太糟糕,这位老师觉得无一字可取!呵呵,只要是个好强的正常人肯定都受不了。这哪儿是批改文章,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羞辱。更绝的是张謇实在是个比较“懒”的老师,面对这样“蠢笨”的学生,没有耐心循循善教,多次向吴长庆表示教不了袁世凯。最后发展到,以辞馆为要挟——要是再让我教袁世凯,老子不干了!

  作为曾经被陈州文人公推为文采第一的袁世凯,也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羞辱。而且,加上他本身对军事、实务的兴趣,就想好了一套说词去找了吴长庆,他对盟叔说。大人,我家中有田,有老婆孩子。不缺一口可以糊口的饭吃。之所以不远千里的来投靠您,是因为目前中法战争正酣,海防日益严峻、重要。而您正在负责山东海防,这山东地处中国海防中间,起着重要的连接南北的作用。所以,我不是来做八股文的,是来帮您做事的!您尊敬读书人,这肯定值得称道,但是您见过哪位伟人是靠着之乎者也成就事业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