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57节

作者: 士兵突击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03 21:06:01

  我国是强制结汇的国家,结汇需要大量的人民币!美国不存在结汇问题。
  -----------------
  这句话也给我很大启发。我确实没想到这点,谢谢你的提醒。我要再好好想想。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说中国的货币肯定就比美国超发。道理很简单,美国没有结汇的问题,即没有结汇必然会产生的货币(或流动性)增量,但是美国有量化宽松,有超低利率,就是说,其实美国现在的政策就是要多发票子,立场非常明确,这一点,中国可和美国大不同。你想,如果中国现在实行零利率,会是什么后果?
  反之,结汇产生的被动流动性增量也不是完全不可控,毕竟中国实行的是资本封闭以及固定汇率政策,就是说,按照蒙代尔三元悖论理论,中国是可以拥有独立金融政策的。所以,理论上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政策或采用其他的金融或行政手段来冲销多余的货币增量。就是说,这个东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更加不是不可控的。
  而且,即便是结汇产生的货币增量,也不是央行凭空印票子印刷出来的,这些钱也是“有主”的,只不过区别在于是否“进入了实体经济”而已。只要流动性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就会对通胀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乖乖呆在银行里就可以了。央行的金融政策,不是“印钞票”,而是决定“钞票到底是呆在银行里,还是释放出去,让她进入实体经济”。这个东西,一定要说清楚。
  退一万步讲,即便央行印钞票,但是利率水准很高,钱全呆在银行里,对通胀还是不会起到什么实质作用。
  一句话,大家不要迷信砖家叫兽的话,看问题,一定要看本质。不要被看似“合理”的表象所迷惑。
日期:2012-09-03 21:11:22

  退一万步讲,即便央行印钞票,但是利率水准很高,钱全呆在银行里,对通胀还是不会起到什么实质作用。
  ----------
  但是,也许会有人说,银行里的钱(流动性)多了,自然进入实体经济的钱也会多,因为银行只有把钱贷出去,才能赢利,这是银行的本性。
  没错,是这样。一般从理论上讲,银行里的票子一多,释放到实体经济中的流动性也会随着增长。但是,这个东西,只要央行想控制,还是能够控制住的。比如说提高利率,增加贷款成本与存款收益,这就会迫使钱待在银行。比如说提升存准率,就是强行把银行手里的钱拿走。再比如说进行票据操作,强行吸走银行手里的流动性。或者干脆直接下命令 --- 贷款增加率不能超过多少多少。实际上就等于“贷款禁令”。总之,治银行的方法很多,中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这样的手段就更多,更有效。

日期:2012-09-03 21:19:17

  我国人民币是否超发?,超发多少?问题较复杂!!!和美国很难比较!
  楼主说的有些道理,但在量上应继续思考,以便把问题弄得更清楚!
  ----------------
  这个问题你想复杂了,看来是中那些砖家叫兽们的毒太深了,呵呵,开个玩笑。
  其实,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货币超发,是个伪命题,道理,我说了无数遍,不再重复了。但是,我知道你指的所谓“超发”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没有呆在银行,而是流进了实体经济的票子过多了”的意思。

  这个东西是靠谱的,所以,你只需关注“贷款总量”以及“贷款总量的增减比率”这两个数据就可以了。
  我再重复一遍,中国的贷款总量确实不少,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房地产靠“投资”,基础设施靠“投资”,甚至于,连中国的股市都得靠“投资”,即银行贷款来支撑。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研究“货币超发”这个命题实在是半毛钱意义都没有,道理很简单,你说的“货币超发”,始终给人一种这些钱是“没主”的,是凭空印刷出来的这样的错觉。事实上不是,这些钱都是“有主”的,是某个具体的经济主体拥有绝对所有权的财富,因此,趁早打消这个无聊的“研究货币超发”的念头为好。因为真正该研究的,是如何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
  另外,利率控制、贷款总量控制、坏账率控制、贷款去向以及贷款质量的监管,等等,这些课题,是需要大力研究的。
  否则,中国经济将越来越畸形,最终自食其果。
日期:2012-09-03 21:23:15

  我再重复一遍,中国的贷款总量确实不少,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房地产靠“投资”,基础设施靠“投资”,甚至于,连中国的股市都得靠“投资”,即银行贷款来支撑。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调整投资和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了,相对的降低(而不是彻底消灭)投资的比重,相对的提升消费的比重。这才是解决你所谓“货币超发”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但即便这样,打个比方,如果有一天中国的消费不是靠自有资金,而是靠信用卡透支之类的贷款消费,其实还是会发生你所谓“货币超发”的现象,会带来通胀压力与金融风险双升的局面,这个东西,美国韩国台湾都吃了不少亏,值得我们研究。
日期:2012-09-03 21:28:45

  我知道你对“货币超发”这个伪命题如此感兴趣,是出于想研究“中国严重的通胀问题”的目的。
  但是,听我一句劝,别让那些白痴砖家叫兽忽悠了,别老从“货币超发”这么幼稚的角度看问题,多从其他方面想想,老百姓的通胀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打个比方,鸡蛋涨价了,和“货币超发”有半毛钱关系吗?猪肉涨价了,又和“货币超发”有什么联系?
  与其从“货币超发”的角度想问题,不如从其他角度想想。
  但是,必须承认,房价升了,钢铁水泥之类的东西涨价(顺便提一句,现在是降价),确实和你所谓的“货币超发”有关,道理很简单,银行贷款去哪里了?去投资了。投资干什么了?盖房子修路修机场了。所以,房价,钢筋水泥之类的东西涨价,一定和“超发”有关。
  这是从最简单的逻辑和常识上就能想明白的事情,即便你没有经济学知识也能想明白的事情。
  所以,不要刻意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有些事真的很单纯。很多人就是喜欢把单纯的事儿想复杂来附庸风雅,好像显得自己很“专业”,或者,利用知识的不对称性,欺骗老百姓来满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私欲。
  这些事情,你要擦亮眼睛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