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18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0 06:45:36
  【更新】第八章 皇二代的手腕
  这个阴谋的策划者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出场多次的后汉皇帝刘承祐。
  要说刘承祐的运气,比他的老爹还要好上好几倍。刘知远虽然不是靠自己动手打下来的皇位江山,毕竟也是苦心经营、隐忍不发将近十年,年过半百才当上皇帝,而且是典型的过把瘾就死。相比而来,刘承祐作为一个皇二代、纨绔子弟,一不带兵打仗,二不专心向学,只做了一年的预备皇帝就转了正,时年刚满十八岁,可谓是少年得志不言愁,前途一片远大光明,值得所有同辈之人羡慕不已。

  可是,少年继位的刘承祐却一点也没有得志,我们这位中原王朝的皇帝虽然已经露过好几次脸儿,却基本上都是充当龙套演员,没有几句像样的台词。这也怪不得他自己,实在是因为别人,确切的说是他的下属太过威猛,把他这位顶头上司大老板的戏份全都给抢去了,比如郭威这位戏霸,几乎霸占了我们90%的戏份,自从他一出场,就是我们本书的领衔主角赵匡胤同志都被抢去光环,没有多少台词,大多数都是内心独白。

  赵匡胤同志毕竟是刚刚出道,一无背景,二无运气,连份正式工作都没有,以积累经验、锻炼演技为主,在历史大舞台的中央,还远远不到他登台表演的时候,没戏份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刘承祐不一样,在他看来,我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无数人对我俯首称臣,三拜九叩,众星捧月,唯我独尊才是我应有的地位,现在怎么沦为了一个龙套?实在是太过可气!
  刘承祐同学您先别着急,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导演和编剧的安排嘛,您要是发飙就去找导演和编剧呗!
  刘承祐同学却清醒得很,找导演和编剧?我去哪里找?难不成要我去找老天爷,找编写史书的人去?别蒙我了!我堂堂一朝天子,大汉皇帝,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全都是你们这些抢戏的戏霸们的错!
  在确定了这个基本原则之后,刘承祐便把一腔怒火和不满发泄到了以郭威为首的顾命大臣兼戏霸集团身上。

  说到顾命大臣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令人羡慕的特殊群体,也算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了,一般的皇帝只要临终前还能张嘴说话的,都会在遗嘱中留下话,给自己的接班人指定几名有资历、有威望、有能力、够忠诚、信得过的文武大臣作为左辅右弼,然后不忘叮嘱新皇帝几句“凡国家大事,俱咨之而后行”诸如此类的话,对那些年幼无知或懦弱无能的接班人尤其如此。
  在刘知远看来,自己刚满十八岁的独生儿子刘承祐很明显十分符合需要有人辅佐照顾的条件,于是在临终之前他就很贴心的为自己的儿子精心挑选了他认为值得委以重任的四个顾命大臣,他们分别是史弘肇、杨邠、王章和郭威。
  单从这份名单来看,这几乎是刘知远能够排出来的最强阵容了。这四个人是刘知远最可靠的亲信将佐,跟随他多年,在其盘踞河东、建立后汉的过程中,无不尽心竭力,出谋划策,都是极为重要的开国元勋。四个人中,杨邠、郭威时任后汉正、副枢密使,王章时任三司使,史弘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同平章事,全面掌握着后汉的军、政、财大权,堪称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四大天王”。

  刘知远留下如此强大阵容辅佐自己的儿子,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这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很不放心,也包含了他对顾命大臣们的信任和重托。只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死后的形势变化发展会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之外。刘知远不但高估了顾命大臣们的忠诚度,也低估了自己儿子的理想和决心魄力。
  在他死后不到三年,这四位顾命大臣就有三位连自己的命都没能顾得住,夺走他们性命的就是自己那位需要“顾命”的儿子,硕果仅存的那一位顾命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却反过来要了自己儿子的命,而引起这一切的源头则是来自于对权力的争夺。
  由于老爹留下的顾命大臣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他们牢牢地掌控着这个国家的几乎全部权力,身为皇帝的刘承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被操控的感觉,自己虽然年轻,却不是幼稚儿,十八岁的年龄已经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由人了,可是在朝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受这几个所谓顾命大臣的半大老头子们约束,实在难以让他大展身手,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能力。最可恶的是顾命大臣中的郭威,此人不但能征善战,功勋卓著,而且富有谋略,能与将士同甘共苦,惯于收买人心,深得部下爱戴,加上他功不独揽,赏必同当,朝廷上下对其无不敬重,威望极高,反观自己这个皇帝,却似乎没有人把自己当回事,实在是自己独揽大权的最大障碍。

  一般来说,做臣子的做到这种地步,离死也就不远了。
  不过,这些顾命大臣们却似乎并不知晓这位年轻人的真实想法,不管是为了不负先帝重托,恪尽职守,还是不愿放弃眼前位高权重的现实利益,总之,他们依然紧紧掌握着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依然陶醉在顾命大臣的美好感觉里,并没有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正在一步步逼近。
  要想摆除顾命大臣的控制,依靠刘承祐自己的力量绝对是办不到的。这些顾命大臣都是武将出身,又是多年的战友兼同事,就算没有亲如兄弟的感情,共同的利益还是有的。一旦谋划不周导致泄密或者不能一网打尽,他们随时可以反戈一击,甚至堂而皇之造反,到时候刘承祐就是想做活的木偶和傀儡都不可能了。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绝对可信可靠的人,制定一个绝对周全缜密的计划,才能保证大事可成。

  经过一番思忖,刘承祐很快就找到了这个人,自己的舅舅李业。
  李业并非一个特别杰出的人才,刘承祐之所以找到他来策划这种大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业是自己的舅舅,亲密关系和忠诚度还是可以信任的。被选中的李业也被皇帝外甥这种高度信任所感动了,事实上对于顾命大臣控制年轻皇帝的做法,他一直很有想法,却不敢公开发表意见,这种事情,连当事人九五之尊的皇帝都敢怒不敢言,他自己更没有这个胆子了,只能利用各种进言接触的机会,向自己的外甥旁敲侧击,以此来试探皇帝的态度。所以这次皇帝主动向自己透露想法并委以重任后,李业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涨的工作热情,还有高度的胆大妄为,他和自己的外甥日夜密谋,不辞劳苦,终于出炉了一套他们自认为完美无缺的杀人计划。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镇守邺都的后汉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得知了一个令他万分震惊的消息:在京的史弘肇、杨邠、王章等三位顾命大臣一日之间全部被诛杀,三家遭到满门抄斩,而干出如此暴力血腥之事的不是别人,竟是那位看似年轻无能、被自己为首的顾命大臣们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二代刘承祐!
  到了这里,隐帝刘承祐和李业制定的密谋计策正式曝光,他们要以雷霆之势,铁血手腕,将顾命大臣集团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斩除,正所谓不做则已,做就做绝。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他们几乎就要成功了。计划的实施非常顺利,顾命大臣中的三大巨头已经伏诛,剩下的只有最棘手的郭威,但郭威现在也是势单力孤,他虽然握有军队,但绝不敢主动造反。退一步讲,就算郭威敢于谋反,朝廷的禁军主力还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即便双方兵戎相见,朝廷也未必会落于下风,更何况自己手中还掌握着一件足以让郭威投鼠忌器的秘密武器。
  想到这招秘密武器,刘承祐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